城市区域建筑与景观*
2010-08-15虎戈
虎 戈
(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城市区域建筑与景观*
虎 戈
(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城市生活在于各个区域中,城市区域的景观与建筑是区域组成的基础。如何构思、遴选处理区域内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协调,成为区域建设的重要问题,其解决方案必须遵照在城市区域大的规划下,通过区域-局部-场域层级规划,才能得到建筑与景观合理发展的理想效果。
建筑;景观;设计
如果不论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筑只是砖头、水泥、钢筋、玻璃等的综合构体,景观也只是植树、铺草皮、挖水池等方式的简单集合。但是综合起来以后,建筑与景观的关系就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和更全面细致的交流,这一点是生活在其中的主体——人的需求。
进入21世纪,全国许多城市开始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兴建了许多风格独特的建筑及景观,但是人们在欣赏这些新型建筑及环境的同时,也发现与以前的建筑及环境相比,新建建筑及景观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建筑与景观环境的不协调。城市是一个非农业劳动者工作、娱乐、生活的主要场地。现代城市由于规模的急剧扩张,往往包含着极其广阔的地域,而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往往是局限在某一个具体区域以内,这个城市区域包含有工作设施、住宿设施、生活设施及各种辅助服务机构,作为一个综合了各种建筑、设施、设备的区域,就需要从宏观上进行大规划,从局部进行细致布局,从具体场地上进行功能布置。
建筑与景观互为表里,那么怎样开展建筑与景观设计呢?这需要在进行设计时以整体规划为指导,根据局部规划、具体场地进行整体设计,将建筑和景观都融入考虑之中。
一、树立建筑与景观设计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即一个局部和另一个局部是相互依存而发挥作用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整体思想是全面地考虑景观与建筑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构造、形态、象征的协同关系。在建筑与景观设计中,人们不能够只看重其中的某一方面,而要综合筹划。建筑作为构造体,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而景观往往是通过各种手法规划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往往不是像砖墙、预制板那样形成一个明确的空间,而是人们通过心理暗示和认知经验理解成的空间。建筑形成的空间是实,景观形成的空间是虚,两者结合就是虚实结合。单纯只有虚的空间或单纯只有实的空间只能让人觉得单调、沉闷乃至厌倦。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区域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建筑与景观的有机整合。
二、确定建筑与景观主次关系
建筑需要存在于环境之中,景观是环境的重要构成。建筑是主体,景观让主体融入环境之中,形成锦上添花效果。从建造顺序的先后上,可以分成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和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
1、建筑先入:建筑先建立是现在国内建设的主要方式,对于成片的小区开发时更是如此。建筑先入并不是一切都只考虑建筑本身,忽略周边。而是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分析基地环境、周边环境、区域环境因素,并且提出系统的设计思路。思路中应该包括具体风格、统一色调、环境布设、景观设施等设计建议,当建筑矗立在区域之中时能够既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对周围景观、环境起到美化、提升作用,并确保建筑与环境的统一联系。建筑群体形成后,往往不仅能够跟群体外的空间环境产生互动,而且群体围合成的空间内环境一样会与建筑发生密切联系,比如人们时常提起某个楼盘用环境优雅来形容,这就意味着楼盘不仅建筑外形美观,而且围合空间的美化造景也是非常让人赏心悦目。
2、建筑后入:要在现有的城市区域之中嵌入新建或改建建筑,也就是对现有环境的实施改造,这一过程不再是完全的新建区域环境,而是立足现有环境进行调和,通过建筑自适应已有区域环境达到协调共同生存的双赢局面。新建或改建建筑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形同“缝合”入景观一样,景观在这一过程中发扬着主导建筑的外形、轮廓、色调的作用。同样建筑也对于现有景观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或主动或被动促进景观美化效果的提升。
三、建筑与景观设计手法
建筑与景观设计,首先是确定在场地(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中的地位和关系,然后是对于地面进行处理的手法,最后是确定空间形状,并且手法运用多样。
确定在场地中的地位和关系,需要提到斯坦·艾伦先生,他提出了“场域”概念——主要是描述在当今大城市复杂的物质、人员、信息共处、流动和相互影响下的建筑存在的一种状态,它是“形态的或空间的基底,可将不同的元素统一成整体,同时又尊重各自的个性。”作为构成环境主要要素的景观,因为包含有城市区域中的各个部分,本身就是一个场域,在其中的各种要素没有地位上的主次与轻重,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
地面处理手法,原始的建筑在形态操作上的考虑要朴素而直接,通过开挖土地等手法将建筑与景观联系起来,以便复原原有的状态。当代建筑对于地面的操作则要更加复杂,通过借鉴视觉艺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地面可以被视为一层(或是多层)可以被任意改变的柔性表皮,它可以被隆起、掀开、扭曲、翻折乃至重构,通过这些方法达到重新创造出新的更加自然的状态效果。景观通过错层、抬高、深挖、移景、借景等手法与建筑的屹立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这些处理地面形态变得异常复杂,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种复杂性和流动性与建筑和景观的功能相适应,进一步与人流的复杂性和运动性相呼应。
空间形态上,从古至今,建筑形态的单纯几何形态一直具有鲜明的特质,凝聚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今天由于视觉艺术的发展,其探索和进步很快就被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借鉴吸收。城市景观中的这些单纯几何形态具有“地标”的特质,这是通过其人工造就的单纯特性而与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而达成,并且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均来自于这种相异而产生的吸引力。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发展,城市建筑变得景观化起来。这类城市建筑的共同特点,均将景观设计要素中的材料、形态、周边环境等看做建筑设计要素,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手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融入城市区域规划之中,从而达到立体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对于城市区域而言,建筑景观化更能够提供足够的适应区域的动力,让城市区域日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景观化的城市建筑更加对细节设计要求迫切起来,从整体出发,对细节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称之为细节设计。细节是整体的某一部分,往往是整体中特别需要考虑的一部分。建筑细节设计应符合建筑的整体意向、体现整体风格,使各个细节都能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为整体服务、给整体增色。以景观设计意识来看建筑的细节设计,通常是需要从平面到立面多角度观察,目的在于将细节与人的使用尺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建筑与景观在意识上统一
1、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景观设计过程应是对功能、经济、生态、效应、技术多种因素进行严密分析总结;对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水源、气候、植被、人文、交通、物质输送、垃圾处理、信息交换等进行层次模式的垂直分析;对区域内的“场域—通道—基底”进行水平分析;对场域内适应性、区域功能进行定位;以上论证得出的结论将作为景观设计的科学依据,给景观设计分析、决策过程提供参考。
2、建筑理念运用到景观设计:目前国内景观设计尚在起步阶段,原因在于景观设计属于人们的较高层次需求,是对于解决了住房、温饱等问题后的高级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景观设计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限于目前条件,国内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教授现代景观设计知识的专业。因此运用建筑专业的知识、内容、方法、工艺到景观设计中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3、景观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成熟的建筑设计领域一样需要变革,景观设计中的思路、解决方案在建筑设计中依然可以适用。而且现在的运用不再是仅仅在空间平面上的变化,更是在空间立面上的体现。比如,加以时日,新的“空中花园”式建筑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有效解决了城市区域中道路管网这类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建筑与景观争夺地面、饱和的人口使用空间与环境美化空间矛盾的思路就是景观理念在建筑设计上的运用。
通过在城市区域中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建筑与景观之间可以运用科学的设计手法来加以解决各种矛盾,获得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种建筑与景观设计对于现代城市拥挤不堪的状况能够加以缓解。根本上城市区域中的建筑与景观是相互交流和渗透,并不是简单的建筑设计或者简单的景观设计所能表达,只有在城市区域大的规划下,通过区域-局部-场域层级规划,方能将建筑与景观有效统一起来,给予城市各个区域以最大发展。
2010-04-17
虎戈(1981-),男,湖南长沙人,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