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与典籍英译*
2010-08-15鄢宏福
鄢宏福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互文性与典籍英译*
鄢宏福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通过对典籍文本互文性的考察,指出我国典籍英译过程中应当加强译者交流和典籍译本研究,寻找互文文本之间在语篇类型、语言片段、文化等方面的共性和规律,进而促进典籍英译实践。
互文性;典籍英译;实践
近年来,典籍英译及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有学者就我国典籍英译中如何提高译文质量进行了探讨。陆振慧(2006)认为,要提高我国典籍英译的质量,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认真研读典籍文本;2)充分利用前人的典籍研究成果;3)积极参照国内外成功的前译;4)与汉语典籍专家合作;5)与英语为母语的学者合作[1]。陆振慧女士对典籍英译质量改进提出了几点中肯的建议,但是其建议立足经验、泛泛而谈,既缺乏充分的理据,又没有具体可行的策略。在当前形势下,选取系统性的理论对既成典籍译作进行研究,进而寻找典籍译本的共性以及典籍英译活动的规律,对于指导进一步的翻译实践具有实际意义。正如卓振英教授所说,应当“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地开展典籍英译工作及相关研究”[2]。所谓“计划”、“组织”、“指导”,可理解为典籍译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一致与共识。互文性理论发展和研究业已取得的成果为典籍文本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与此同时,也为也为典籍英译活动的实践操作编制了指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一、互文性与典籍文本的特点
按照互文性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娃和巴特的观点,“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3]。
既然互文性体现于“任何文本”之中,那么对广泛的互涉文本的研究势必有助于翻译活动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这一论断对于典籍英译尤其如此。典籍文本具有其独特的性征,具体表现在:1)年代久远、难于理解;2)译注纷呈、莫衷一是; 2)内涵丰富、再现乏术;4)文体多样,风格迥异。
熊锡源在《互文性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互文性可以分为:1)指语篇类型上的关联性。2)指文本内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联。如语义逻辑上的连贯和句法结构上的衔接。3)不同文本间语言片段之间的关联。用典、戏访、拼贴、改写、引用。4)文本与文化(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联[4]。笔者认为,将互文性理论研究的这一具体分类体系应用到典籍英译研究之中,即有助于探索典籍译本之间的普遍联系和规律。然而,对于第2)点,实际上,译者在处理文本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中操作相对较为简便,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详述。
二、典籍文本互文性分析
下文就不同的典籍文本在语篇类型、语言片断、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进行考察。所引译本多数来自《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典籍译本。
(一)语篇类型
对于语篇类型的分类,我们不妨采用一种朴素的模式。马祖毅(1997)在研究汉籍外译史时将汉籍简要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和自然科学著作。哲学、社会科学著作进而细分为:《四书》《五经》诸子及其他哲学著作、历史书籍、经济学著作、社会学著作、语言学著作、艺术作品和理论、文学作品和其他社科类著作[5]。仅就《大中华文库》目前业已出版的数十种汉语典籍译本来看,语篇类型非常有限,《四书》《五经》诸子及其他哲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占到了绝大多数,而文学作品中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均有涉及。并且,所译作品多以叙事体裁为主,故事性、独立性较强,在译介过程中便于操作。针对目前典籍英译题材有限且相对集中的情况,在翻译过程中对相似文本的语篇特征展开研究,非常必要。
例如,在翻译说理散文时,时代相同、体裁相似的《论语》与《孟子》的对比研究就切实可行。“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6];“《孟子》散文也是语录体,全书不仅记录孟子的只言片语,更有一些章节就一个中心论点反复论述,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6]。在《论语》的众多译本中,韦利所译“文字比较简练,接近原文风格,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力争逼肖原文”,“译本中的引言、注释以及名词解释极有学术价值”[7]。如此,《孟子》的英译或可采韦氏之长。类似地,翻译叙事散文时,时代相近、文风若类的《战国策》与《史记》就可相互借鉴。如前所述,有“计划”、“组织”、“指导”地对汉籍经典进行译介,对于提高译文质量、传播中国文化颇有裨益。
(二)语言片段
不同文本间语言片断之间的关联,体现在用典、戏访、拼贴、改写、引用等形式。在引用方面,以《孟子》为例,经笔者统计,全书大量引用此前的典籍:其中引《诗》多达33处,引《书》18处,引《礼》2处,引《志》2处,引《传》1处。汉语典籍引用其他典籍的频次由此可见一斑。其实,引用的内容还可以扩展至常见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俚语等。典籍文本中这类表达颇为常见。译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或意译,或直接在目的语中寻找对应的表达,通过种种努力,积累了不少好的译文。
对于引用的片断,笔者认为,可以对善译直接引用并注明出处,也可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如此既可以提高典籍英译的质量,又能在译文之间体现出相互联系,在译文中间形成互文,方便读者理解。对于同一表达,若是译得五花八门、质量参差,既不利于提高翻译效率,又势必给读者增添困惑。
(三)文化
汉语典籍共同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生成于相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经历着同样的历史演进,因此,其文本无论指人、言物、说事、论理都有着共同的源泉。然而,文化的内涵丰富似无所不包。仅以汉籍历史人名的翻译为例:
例1:
流共工于幽,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舜典》)
理雅各译:
He banished the Minister of Works to Y island;confined Hwan-tau on mount Khung;drove(the chief of)San-miao (and his people)into San-wei,and kept them there;and held Khwn a prisoner till death on mount Yü.These four criminals being thus dealtwith,all under heaven acknowledged the justice(of Shun’s administration).
Hwan-tau and the Minister ofWorks in the Book as great criminals.Khwn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the father of Yü,who afterwards coped successfully with the inundation.We are told that he was earl of Khung,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nt district of H,in Shen-hs.San-miao was the name of a territory,embracing the present departments ofW-khang in H-pei,Yo-kau in Hu-nan,and Ki-kiang in Kiang-hs.
例2:
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大仁者,修治天下。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大恶者,扰乱天下[8]。
杨宪益、戴乃迭译:
Examples of the first are Yao,Shun,Yu and Tang,King Wen and King Wu,Duke Zhou and Duke Shao,Confucius and Mencius,Dong Zhongshu,Han Yu,Zhou Dunyi,the Cheng brothers,Zhang Zai,and Zhu Xi.Examplesof the second are Chi You,Gong Gong,Jie,Zhou,Qin Shihuang,Wang Mang,Cao Cao,HuanWen,An Lushan and Qin Hui.
Yao and Shun were legendary sage kings of ancient China; Yu,founderof the XiaDynasty(21st-16th centuryB.C.),was the legendary pacifier of flood;Tang founded the Shang Dynasty (16th-11thcentury);KingWen and KingWu founded theWestern Zhou Dynasty(11th century-771 B.C.).
Gong Gong,a legendary figure,was considered a rebel by China’s feudal rulers;Jie and Zhouwere the last rulersof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ies.
例3: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重,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9]。
翟江月译:
Previously,ShenNong attacked Bu Sui.The Yellow emperor launched military operations in Zhuolu to attack Chi You and held him captive.Yao attacked Huan Dou.Shun attacked San Miao. Yu attacked Gong Gong.Tang attacked the Xia Dynasty.King Wen attacked the state of Chong.King Wu attacked Zhou,the last king of the ShangDynasty.
以上所引三例分别出自汉籍经典《尚书》、《红楼梦》和《战国策》,译者分别为理雅各,杨宪益夫妇和翟江月。理雅各为苏格兰译者,杨宪益夫妇可谓中西结合,而翟江月为中国译者,译文发表的时间分别为,1865年于香港,1979年外文出版社和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雅各对于人名采用了意译、音译等不同方法并辅以注释,杨宪益、戴乃迭则采用了汉语拼音音译加注,翟江月主要采用了音译并无注释。显然,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译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比较三者有何意义呢?目前,我国译者对于典籍英译中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普遍采用了汉语拼音音译的方法,这样做无疑在典籍英译中形成了一个共识,有利于翻译的操作同时又便于在译文中间形成照应。但是,又不妨兼为读者考虑,吸收理雅各和杨宪益夫妇音译加注的做法。
实际上,不妨仿效上文对于语言片断的做法,对于优秀译家在人名、地名、称谓、官职、服饰、饮食、建筑、音乐、宗教、教育等文化方面的善译善注进行研究,或直接引用并注明出处,或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互文性对典籍英译的启示
总体上说,互文性理论将我们的视野引领到文本之间的普遍联系上来。这一理论对于汉语典籍英译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我国的典籍英译及文化输出应当形成一个系统,典籍译者应当加强交流,改进孤立自发的翻译行为。正如范岳(2006)所说,“要全面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经典著作没有一个系统也是很难的。目前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五花八门,支离破碎,这不能怨译者。任何一个译者由于专业知识不同,审美观念不同,对一部作品的价值主观判断不同,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却给主导意识和整体结构带来负面效应”[10]。那么,典籍英译究竟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呢?笔者以为,系统应当包括以下方面:1)应当有一个翻译出版的计划体系,也就是译什么;2)应当有一个译者资质的审查体系,即谁来译;3)应当有一个翻译过程的协调体系,也就是怎么译。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相应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之中,选取适当的文化输出策略,用于指导总体的典籍英译实践,迫在眉睫。有了这几个体系组成的系统,典籍英译势必会由自发行为变成自觉行为。第二,针对典籍文本在语篇类型、语言片断及文化之间的广泛联系,有必要建立典籍译本的英汉语对比语料库,并同时建立诸如人名、地名、书名、成语等分类语料库,方便汉语典籍的系统翻译和借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非认为对于同一语言现象务必采取千篇一律的译法,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主体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好的翻译,的确可以借鉴和引用,且似乎这样也不一定会破坏译者翻译的风格。不仅要建立相应的语料库,该语料库系统的建立还应当由国家出资,并作为一项国家文化输出战略将所取得的成果免费发布,如此,既有利于广大典籍译者检索利用,又有利于广大外语学者学习研究。目前,我国既已翻译的典籍译本出版时间跨度大、出版地分布广泛、价格昂贵,只有发挥国家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才能真正惠及最广大的群体。第三,应当对典籍译本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找出典籍英译活动的规律,藉以指导大规模的翻译实践。
[1]陆振慧.从《尚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看典籍英译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4-55.
[2]卓振英.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5.
[3]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78.
[4]熊锡源.互文性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A].罗选民.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C].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5]马祖毅.汉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孔子.论语[M].韦利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8]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9]战国策[M].翟江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范岳.典籍英译应该形成一个系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8-59.
2010-07-13
中南大学2010年度中央高校经费课题项目
鄢宏福(1983-),男,河南光山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