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宗教意识对艾略特诗学的影响*

2010-08-15

外语与翻译 2010年3期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基督教

万 青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100)

论宗教意识对艾略特诗学的影响*

万 青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100)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熔种种现代观念和技法于一炉,深刻地改变了英美诗歌的传统,成为西方现代派诗歌最精粹的部分。艾略特的宗教文学观,实际上是西方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延续,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

艾略特;宗教;诗歌;基督教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T·S·Eliot),是20世纪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戏剧家。他通过自已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改变了一代人的文学趣味,创立了一整套新的鉴赏标准。他的诗歌熔种种现代观念和技法于一炉,深刻地改变了英美诗歌的传统,成为西方现代派诗歌最精粹的部分;他的戏剧在继承古希腊戏剧传统的基础上,同样注重观念和形式的创新,对西方诗剧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批评和理论是新批评文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现代文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艾略特的生平与创作

艾略特1888年生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城,艾略特在名牌学校读中学,接受了系统、坚实的古典文化教育。1905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西方现代语言和比较文学,毕业后到巴黎游学,受到伯格森直觉主义哲学的影响。1911年,他重返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对印度哲学和但丁的《神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4年,他获国外奖学金到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结识了已成名的庞德,并进入以他为核心的文学圈子。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的“劳绩勋章”。1952年他就任伦敦图书馆馆长,1955年获歌德奖。1965年在伦敦去世,葬于西斯敏教堂“诗人之角”。

艾略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试验的性质,其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变化。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15年至1922年的作品,主要作品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集》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通往《荒原》的历程”。在前一诗集中他模仿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夫格的文风,通过一个“过于敏感、过分内省、胆子太小”的中年男子,在求爱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变化,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青年对人生和西方文明的怀疑和幻灭感。在后一诗集中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西方现代社会卑鄙、下流、萎靡不振的厌恶。第二个时期包括从1922年至1925年的创作,主要有《荒原》和《空心人》,前者是其代表作,后者通常被认为是他描写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重要作品。诗人以“空心人”、“稻草人”来比喻现代人,生动形象,全诗也弥漫着浓郁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气氛。

第三个时期的创作从《灰星期三》开始,一直到晚年的戏剧创作。1930年的《灰星期三》被认为是作者最终转向天主教的标志,表明诗人已从早期那种精神无所依托的荒原状态转向了对宗教的信仰。

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1935-1943)是他后期重要的作品,仿照四重奏音乐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诗作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的精神历程,哲理性最强。诗人在深沉地思考了个人经历、历史事迹和人类命运之后,试图寻找到一种永恒的、普遍的真理,而这种寻找又始终围绕着时间主题来展开。

30年代以后,艾略特主要致力于诗体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大教堂凶杀案》)、《阖家团圆》等,这些剧本的基本主题是基督教教义。另外,在文学批评方面,他是英美新批评的鼻祖,早在1917年撰写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文学批评原则,认为个人不能超越传统,诗歌创作的“非个性化”等主张。在1919年的《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中提出著名的“客观对应物”理论,认为诗人“表达感情的惟一途径”,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

二、艾略特主要作品的思想发展

《杰·阿尔弗列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创作这首诗时,他还是哈佛大学的学生。全诗于1911年完成,1915年首次发表在《诗歌》杂志上。这首诗采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手法表达了一位中年求爱者在激情和胆怯、渴求和畏缩之间的矛盾心理,表达出他对人生,对爱情的态度。全诗无故事情节,没有连贯性的结构也没有时间的推移。诗中人物的思想在行与行之间,段与段之间来回跳跃,在遐想之际偶尔也回到现实中来。诗人有时也用几行诗描写现实的景象,以衬托人物当时的心情。

意识流和内心独白是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此外,作者还别出心裁地用了许多象征、比喻和暗指的手法。例如,诗人把宁静的黄昏比作躺在手术台上被麻醉了的病人,把长长的街道比喻成一场讨厌的用意不良的争论,把窗外黄色烟雾的缭绕比喻成一只欢蹦跳跃的猫。这样新颖的比喻在书中比比皆是。这首诗手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拐弯抹角地借用其它文学作品的句子,在借用时又赋予新的含意,形成强烈的象征。这些引语都用来服务于诗的主题。全诗引用或借用其它作品的句子共十几处之多。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虽是艾略特的早期诗作,但就其内容和技巧而言,都体现了艾略特诗歌的特点。《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本诗新颖的主题和奇特的创作方法引起了西方文学评论界浓厚的兴趣。这首总共434行的长诗由五章组成:《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出死亡》、《雷霆的话》等。

第一章《死者葬仪》,通过多种引喻、典故、暗示和象征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荒原的凄凉景象——荒芜、干涸、死亡的土地,空虚孤独、面临死亡的人们。诗中各种典故,引语和诗行都在暗示全诗这件一个主题:死亡——再生。这正是大战后欧洲一代人凄凉孤独。失望、迹惘的心情的写照。

第二章《对弈》,描写了贵妇人豪华奢侈的生活:“发亮的宝座”、“七枝光烛台”,炫目辉煌的缎盒,闪光的珠宝、奇异的合成香料等等。但在这豪华奢侈的生活背后却是死亡。本章把贵妇人与中下层妇女对比,揭示出在当时那个文明社会里。各阶层人们生活没有目的,没有意义,虽生犹死,最终必然走向死亡,

第三章《火诫》,暗示了“再生”的主题,为以“再生”为中心思想的后两章埋下了伏笔。无论西方或东方的宗教都把火作为毁灭邪恶.拯救灵魂的力量。因而,火是在死亡中再生的象征。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描写了在水里死亡的腓尼基人弗莱巴斯的形象。这里虽然塑造了一个死的形象,但“水”的意象却昭示再生。根据西方宗教,人降生后取名字时需接受洗礼,以示这降生的灵魂在水中得到净化。

第五章《雷霆的话》,作者继续描绘荒原那干涸、枯竭、濒临死亡的惨象。“死亡——再生”是《荒原》的主题。《荒原》的主题是渴望新生,人们需要拯救。上帝是万物的救世主。要拯救世界,要拯救人类,只有信奉宗教。艾略特的这种思想,在当时西方知识界中是普遍的。

三、基督教对艾略特创作的影响

艾略特在1927年接受基督教信仰之后,从基督徒的立场出发。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宗教文学观。艾略特认为。具有伟大价值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表现了基督教思想情感的作品。他自己的诗歌也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基督教拯救思想贯穿于他的宗教诗歌。

艾略特的宗教文学观,实际上是西方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延续,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作为一个有着忧患意识的诗人,艾略特回到基督教传统中。有其必然性。在艾略特看来,西方的艺术正是形成于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欧洲人可以怀疑基督教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必须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

在强调作品的基督教思想感情的同时。艾略特也没有否定作品的文学性。在早期,艾略特非常注重文学的审美性。接受基督教信仰之后,他在表达文学观时,依然强调作品的审美性。因此,艾略特倡导的宗教文学,并不是那种不讲究文学趣味的宣教文学,在他看来,具有伟大价值的文学作品必须也是符合文学标准的。他反对那种纯粹的、蓄意的并具有挑战性的基督教护教文学。艾略特的宗教诗歌融合了文学的审美性和基督教的思想感情。是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基督教思想之结晶。

[1]张剑.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丁子春.欧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新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3]李琪.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J].文学教育,2008, (18).

[4]李金红.论T·S·艾略特哲学思想在其现代主义诗歌《荒原》中的运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

2010-05-28

万青(1975-),女,湖南永州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艾略特荒原基督教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
难忘雪漫荒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