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0-08-15

天中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大众化理论课

史 历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史 历

(黄淮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创新;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在校大学生已达两千多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大学生既是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象,也是实践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只有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做到真信、真学、真懂、真用这些理论,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实践、传播这些理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

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提高当代大学生“德性”知识的需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即涉及实用和利益的“实利性知识”和涉及人的德性即关于道德的“德性知识”。然而现代高校把对人才培养的关注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对青年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深层次问题解决,即“德性知识”的教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德性知识”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德性知识”形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辩证地对待社会生活世界,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洞察社会发展的机理、把握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马克思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对青年学生的文化素养、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和引导。

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其教育工作既承担着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运用“实利性知识”,使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重任,又承担着指导青年学生选择“德性知识”,使学生树立以德为先的思想观念的重任。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指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毁灭。”[1]35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若不能很好地利用意识形态来灌输、教化人民,行使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就不能长时期地掌握国家政权。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由于受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利益多样化、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青年学生包括其他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他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强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内容到形式被青年学生所理解和认同,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高校的一些人甚至是领导干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文件上,讲在会议上,搞形式,走过场,很难落实在行动上,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自觉行动,这样就很难达到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的目的。二是“两课”教师自身的问题。“两课”教师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总认为,学校、学生对“两课”不重视,从事“两课”教学没地位、待遇低,授课难度大,从而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在:他们业余时间忽视对政治理论的系统学习,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的学习,不注重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教书不育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做人的培养,缺乏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和沟通。三是学生对学习的认识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校学习主要是学习科学知识,而政治理论课可学可不学。因而,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兴趣,热情不高。其直接后果是,他们的政治信仰、政治热情、政治参与、政治关切度、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愈来愈淡薄。这些都已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2. 制度保障被忽视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辛过程,需要制度保障。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很难从制度建设上保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的建构。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连续扩招,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基建任务依然繁重,制度建设不健全,基本管理不规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建设工作被忽视。

3. 经费投入不足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但是经费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新建本专科院校发展的瓶颈因素。高校在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很难为思想政治理论宣传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经费保障。

4.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研究不够,不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内外大局、联系社会实际、联系个人实际,使理论本身相对于实践具有滞后性;另一方面不注重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了解不够,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时,只注重理论讲授,不能把深奥抽象的理论通俗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枯燥乏味的抽象概念,不能融会贯通地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精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 教学手段落后

由于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长官意志、行政命令,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灌输”,而且在形式上一味地采用让学生看电影、纪录片,给学生讲名人轶事、野史内幕等不当做法,存在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说教化等弊病。这种不顾客观实际、不注重学生需求的做法必须予以彻底纠正。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对理论宣传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教育活动,努力完成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1. 更新教育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支配行动。新形势、新任务、新实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坚定信仰者、深入学习者、模范实践者和誓死捍卫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聚焦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富有创造力的解读和阐释,并准确及时地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总之,要走出书斋、走出校园,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学生的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2. 更新教育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另一方面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其中第二方面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高校开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其实质就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设置的重要课程,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准确系统地阐述了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两课”教师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意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知识性和创新性,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另外,更新教育内容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写进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是全面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与活的社会实践相联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创新。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最前沿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并编写相应的辅助教材作为补充教材。

3. 创新教育方式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列宁曾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通俗化。”[2]468因此,只有创新教育方式,才能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普及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及辐射面,才能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兴趣和理论信仰,增强他们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方式,就要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途径,发挥音像资料感性教育的功能,通过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网站,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园地专栏,引导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在线答疑解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捕捉大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用通俗易懂,大众化的语言形式来回答和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学生所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所创造的鲜活事例和丰富经验以及大学生所看、所思、所想的切身感受,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

4. 创新教学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使其成为指导自己社会实践的指南。因此,高校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和途径,创建独具特色的系统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尝试模块教学法,即课堂教学采用理论讲述模块、课堂讨论模块、案例分析模块、参观实践模块、自学和研究探索模块、影像模块等,并通过教学实现五个结合,即,把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把掌握教材内容与学习原著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对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分析思考研究结合起来、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主讲教师的系统讲授与聘请相关知名专家的专题讲授结合起来,要通过采取“读(原著)”、“听(专题报告)”、“讲(讲授)”、“谈(讨论交流)”、“看(音像制品)”、“走(社会实践)”、“写(读书心得等)”等教学途径,真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网络、进学生头脑,使学生达到知、信、行,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创新教育机制

在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和学生管理部门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广大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形成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左右联系、上下互动的有效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效果。因此,高校应积极创新教育机制,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以及考核与评价机制。通过设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等途径,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优惠措施,积极扶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其次,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思想的引导”、“学习的辅导”、“生活的帮导”、“心理的疏导”、“就业的指导”、“成才的向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中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再次,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与英雄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及辐射作用。实践证明,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和群众的楷模,用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教育学生比单纯理论说教更具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只有讲先进、树先进、创先进、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营造“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引领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责任编辑 叶厚隽〕

G641

A

1006-5261(2010)06-0138-03

2010-03-25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立项项目[教高2010(268)15号]

史历(1969―),男,河南汝南人,教授。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大众化理论课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