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学者研究”开栏絮语

2010-08-15

天中学刊 2010年6期
关键词:絮语新文化运动范式

“当代学者研究”开栏絮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现代学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显著成就之一,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不但学术的学科建设蔚然成风,而且也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基本格局和基本范式。对“五四”以来学者的研究,固然值得重视,但研究的目的,乃在于对其继承、批判和超越。经过百年的历史,学术范式的更新换代已是迫在眉睫、大势所趋,发现推出新世纪学术创新人物和创新范式,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突出工作和历史责任。基于此,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设“当代学者研究”专栏,鼓励学界对当今学者有创造性、突破性的研究给予深度关注,关注的目的,在于信息的交流、方法的研讨、成果的鉴别,以期真正完成学术史的超越和更新换代。欢迎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借助“当代学者研究”专栏这一平台发表真知灼见。

本期刊发的龚斌先生对木斋先生学术的评价新颖独特,既符合古人“知人论世”的学术传统,又显得贴近人物的内在生命,为人们了解木斋先生学术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也为当代学者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和角度。焦宝先生对韩国著名汉学家柳晟俊的评价,展示了一位域外学者对中国学问的执著精神和丰硕成果,它昭示的潜在意义是,当代中国的学术已经不仅仅是大陆学者自身的事情,而应该在一个与国际学界交流互动的平台上来完成,中国学术不仅要吸吮国际学术的营养,它更应该反过来为其注入活力和内容。张纹华先生对左鹏军先生的学术评价,为读者清晰地呈现了左鹏军先生学术研究中的三个关键词:开荒、执著、超越,这种做人和做学问的风格成就了左鹏军先生具有浓烈生命意识的学术品格。

猜你喜欢

絮语新文化运动范式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总编絮语】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总编絮语
【总编絮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