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职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0-08-15李涌霞王民湘

铁道通信信号 2010年6期
关键词:职教班组车间

李涌霞 王民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早已成为人们广泛认同的不争事实。铁路基层站段如何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如何适应 “高铁时代”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最关键的无疑还是要靠人才来支撑。然而,人才何来?他们往往诞生于职工综合素质整体攀升的沃土中。由此可见,不断加强与改善职教工作,在培育人才、造就人才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面,结合郑州电务段近年来职教工作的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改善职教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 职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围绕段职教工作目标,我们虽做了不少努力,但在具体实施和执行中有时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执行上的偏差、措施上的偏废。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职工学习热情不高。表现在对业务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追求;缺乏钻劲和韧劲,满足于一知半解、完成任务;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激励制度不完善、典型宣传示范作用不明显等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职工业务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工学矛盾仍然突出。铁路大面积提速后,设备维修时间减少、作业任务增大,现场要在有限的 “天窗”时间内完成大量检修及配合作业,特别是春秋两季的 “集中修”施工任务繁重,牵扯了车间、工区较大的人力和精力,造成现场送培困难,工学矛盾十分突出。

三是实做能力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设备故障抢修查找速度慢、畏难情绪重、抢修不到位,对一些简单的设备故障不知道如何判断故障原因,或者盲目查找、或者无所适从,往往需要车间甚至段上技术人员到场处理,以至于出现故障延时过长、故障升级等情况。

四是业务技术骨干短缺。段三级教学网络虽已搭起骨架,但作用发挥还很不足,车间、班组将主要精力放在抓安全生产上,职教工作流于形式,造成段职教部门承担压力过大,抓基础教育工作较多,对业务骨干培养方面投入精力较少,致使现场工区缺少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的技术型职工。

2 加强和改善职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09年以来,围绕上述问题,在建设施工与维修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下,郑州电务段职教部门健全培训体系,规范教学管理,以新设备管理、新技术应用和安全关键为主要内容,突出实际、实用、实效,为稳步提升职工队伍素质,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积极的探索。

2.1 强化基础能力,创新工作机制

2.1.1 规范职工培训三级网络

1.段级抓管理制度完善。将段 《职工教育管理制度》《职工培训质量管理办法》《职工教育奖励考核办法》和 《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等文件进行修改、整合,制定下发了 《郑州电务段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职工教育机构、人员及其职责要求;完善了新职工培训、周期轮训、工班长培训、持证上岗培训、日常学习培训、适应性培训等培训规定;健全了脱产培训、定职上岗、职业技能竞赛、学历教育、培训基地、设施、图书、资料等管理办法,为职工教育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车间抓兼职师资建设。选好配强车间兼职教师作为搞好车间职工培训工作的关键,选聘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对现场工作实际、人员素质和设备状况熟悉,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教学需求变化动态的人员担当车间兼职教师,发挥他们的优势;妥善安排车间培训重点,制定培训计划,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开展职工业务培训。目前,我段管内19个车间共选聘 59名兼职教师,全年共组织车间级培训 232次。焦作车间还根据实际情况排定兼职教师培训计划,每月坚持到不少于管内 1/3的班组开展现场教学。

3.班组抓骨干作用发挥。把班组培训的重点定位在作业程序、操作方法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上。在选题上,强调抓住一个 “点”,扩展分析,让大部分人都能够消化吸收;在方法上,注重发挥技术业务能力强和有专项特长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总结个人经验并在班组内部进行交流,直接提升了班组教学 “含金量”。

2.1.2 提升培训基地 “二个实力”

1.更新演练设备,增强 “硬实力”。近年来,在路局职教处、电务处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段先后共投入 130万元,对原有培训演练设备进行不断更新。目前,基地已拥有 ZYJ7液压道岔、S700K提速道岔、97型 25Hz轨道电路、6502电气集中、EI32-JD计算机联锁、LKD1-T型车站列控中心、TDCS调度指挥系统、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微机监测终端、智能化电源屏等铁路信号设备,囊括了既有线常用设备,实现了培训设备与现场设备同步。

2.优化职教队伍,打造 “软实力”。选拔和配备足够、精干的管理干部及专兼职教员,优化和改善职教队伍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依托高素质的职教队伍力促基地作用的发挥。我段现有专职职教人员 11人,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工程师 6人、助工 3人、技师 2人。2009年以来,先后组织全体职教人员,分期分批参加部、局举办的 RBC、CTC、GSM-R等新设备学习班,组织教师参加郑西高铁施工和联调联试工作,改善教职工的知识结构,增强实践经验。

2009年,我段依托培训基地先后组织举办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骨干培训班,培训 15人;为期一个半月的复转军人培训班,培训 29人;为期一个月的新职工培训班,培训 19人;26期电务值班员班,共培训 395人。为确保郑西高铁顺利开通,段教育和技术部门共同编印了郑西高铁相关培训教材4册,组织举办了 2期高铁安全和设备专业知识的理论培训班,共有 90人参加了培训。

优越的软硬件条件,也使我段教育基地成为高校和兄弟路局学习培训交流的平台。北京交通大学多次到我段教育基地实地考察,把我段教育基地首选为该校的生产实习基地,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成为全路校企联姻的典范。乌鲁木齐铁路局委派电务系统干部职工 36人来我段教育基地参加了电气化知识、25Hz轨道电路、提速道岔、CTC、CTCS-2级列控系统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质量受到兄弟局的高度评价。

2.1.3 创新激励约束四项机制

1.技能岗位分等级。坚持职工技能岗位等级年度评定制度,并将职工的业务技能、工作业绩及从事的岗位与津贴待遇挂钩。技能岗位等级的考核由技能考试成绩和业绩考核成绩 2部分组成,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40%,技能考试中,理论和实作所占比例由车间根据人员结构、素质结构和设备结构确定。2009年我段共注入 203万元建立工人技能岗位分等资金,全段 19个车间的2132名在岗信号工均纳入了技能岗位分等。

2.技能人才重激励。对各级技能竞赛优胜单位和个人,不仅在物质上给予重奖,而且获得段级第一名、局级前三名、省级前五名、部级前十名、国家级前二十名的选手,还可享受段 “四先”待遇。隆重的颁奖仪式,大张旗鼓的宣传,树立了一大批技术典型。他们的有名有利有发展,极大地激发了全段职工岗位成才、实现价值的动力。

3.津贴补助促全员。为鼓励广大职工全员参与教学,主动将各自的特长在职工中推广,进一步完善各类津贴及奖励政策,对制作教学课件、单点课教案或其他形式参与授课的职工,进行津贴补助或奖励,调动职工人人争当 “小先生”的积极性,进一步补强完善段教学培训网络。段按人均每年30元的标准下拔职工教育经费由车间自主使用,用以支付车间班组职工培训的津贴补助。

4.考核联创抓常态。按照段 “五级联创”检查考核标准,段每季度对车间进行业务抽考和职工教育工作检查,检查抽考的结果纳入对车间的季度“一体化”考核和 “五级联创”考核,以促进职工加强日常学习,并将日常检查抽考结果纳入职工业务素质综合评定,作为评先、工人晋升技师及高级技师,干部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2009年,组织抽考 4次,参考 608人,组织对车间班组检查指导152次,发现并解决问题 478个,对车间考核奖励3350元。通过季度抽考和检查制度的落实,有效调动了车间抓职工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2.2 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培训实效

1.“下订单”按需施教。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收集现场培训需求,对现场反应强烈、工作急需以及车间无力解决的项目,纳入段职工培训计划 “按需施教”,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针对性强、易于接受的 “菜单式”培训。

2.“送上门”现场帮教。对长垣、商北等施工任务十分繁重的车间、工区,采取 “送课上门”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地讲授现场急需的电化改造方面的业务技术知识,既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又及时满足了生产需求。

3.“请进来”专题辅导。多次聘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设备生产厂家的有关专家来我段举办微机联锁等高、新技术专题性讲座和辅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4.“走出去”充电提高。为尽快、全面掌握郑西高铁电务设备的原理和使用、维修,先后选送3批 13人分别到设备生产厂家接受了微机监测、CTC调度集中系统、智能信号电源屏、EI32-JD计算机联锁系统和 ATP等设备的学习培训。

5.“晒绝活”施展才艺。以班组为重点,鼓励业务技能精湛和有专长项目的职工,认真总结个人工作经验,将自己所掌握的 “独门绝技”制作成内容实在的教学教案,在班组范围内讲解辅导,对优秀的教学成果,逐步推广到车间及全段。

6.“随工学”干中积累。在高铁设备实作培训中,采取 “随工学”的方式,让职工在设备检查验收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段技术科和车间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先后有 28人参加了高铁 RBC设备学习,36人参加了高铁现场设备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2.3 搭建互动平台,激活成才动力

1.搭建竞赛平台,促职工岗位成才。坚持日常岗位练兵与年度技能竞赛相结合,突出全岗位覆盖,鼓励全员参与,注重车间对自己业务尖子的培养,促进了以练功比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在车间、班组的层层深入。对于局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把目标定位于 “出成绩,展作为,树形象”。无论是赛前一个月的封闭式强化培训,集中提高技能战术水平,还是赛后的总结得失、论功行赏,品味成败、交流感想,受当能手启发、被学技术鼓舞的,不仅仅是参赛选手,而是全段职工。2009年9月,我段对在河南省铁路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进入前十名的 8位选手分别给予了 10000元、4000元、1000元的重奖,在职工中再掀学技高潮。

2.搭建交流平台,促全员学习提高。为进一步鼓励职工积极钻研业务,提高理论水平、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给全段干部职工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在师资力量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专人创办了《电务设备管理与维护》杂志。该杂志内容适用性强、通俗易懂,受到了干部职工的普遍欢迎。2009年,先后编发 4期,共发表段内干部职工论文 82篇。同时,以《电务设备管理与维护》杂志为媒介,加强同《郑铁电务通讯》和《铁道通信信号》杂志的联络。1年内,我段先后在局级《郑铁电务通讯》上发表论文 21篇,在部级《铁道通信信号》杂志上发表论文 14篇。

3.搭建展示平台,促个人专长发挥。为提高培训效果,段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将职工自身维修技能专长开发制作成教学课件,应用于职工培训工作中,并采用声像、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向全段干部职工进行展示,推广全段职工在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方面的技能。2009年,组织全段 19个车间和教育科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1个,并聘请路局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其中,《移位接触器检修工艺》等 13个优秀课件脱颖而出。这些课件被广泛应用到段、车间和班组教学中,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

以上是我段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职教工作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为全面落实行车主要工种队伍建设三年工程,迎接 “高铁时代”的到来,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陈宝安)

猜你喜欢

职教班组车间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招工啦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扶贫车间”拔穷根
把农业搬进车间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