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外资源收购中歧视性干预风险的规避

2010-08-15刘晓岚吉广林

铜业工程 2010年2期
关键词:石油资源企业

刘晓岚,吉广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0)

论海外资源收购中歧视性干预风险的规避

刘晓岚,吉广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0)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发展的层面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资源收购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但西方国家往往“妖魔化”中国收购行为,中国的这种对储量和资源的追求被误解为掠夺和控制全世界的资源而使得中国海外资源收购之路举步维艰。进入海外石油资源市场,中国也许需要更加智慧、冷静而富于耐心。唯有懂谋略,懂“兵法”,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才会有惊无险,平坦顺利。

海外资源收购;妖魔化;国有印记;误解

0 前言

进入 2009年,中国海外资源并购风起云涌。中国企业不断在海外攻城掠地,屡有斩获。2月 5日,中金岭南收购澳大利亚 PEM公司获得成功;5月 25日,中石油宣布以 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新加坡石油”45%股权的并购;6月 11日,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Minerals公司部分资产的交易取得成功;8月18日,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7月 20日,中海油和中石化以 13亿美元联合收购了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超深水石油区块 20%的权益……[1]如火如荼的中国海外资源并购成为后经济危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令国际资本市场为之侧目。如今,没有哪场收购战役或哪宗资产出售交易在尘埃落定前,外界不会猜测可能有来自中国的竞购者。

但海外并购并不是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买卖,误解和偏见也充斥在中国企业海外资源并购的活动中,西方国家往往“妖魔化”中国收购行为,中国的这种对储量和资源的追求,往往被贴上宏大的“国家能源安全”的标签,被欧美大国置于放大镜下端详。特别是近年来在某些国家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下,中国在石油领域的对外投资与合作越来越强烈地拨动资源国政府或第三国政府敏感的政治神经,惹来他们对收购意图惴惴不安的揣测,中国的不少正常商业举动,都被国际上某些人过度解读。中国收储铜,有的人就说中国控制铜价并推高国际铜价;中国搞石油储备海外就有人说中国要增加国际石油话语权并推高油价,中铝结盟力拓,又有人说是为了政治利益或者是控制铁矿石价格。在他们看来,在境外展开收购的每一家中国企业背后都站着中国政府,他们服务于一个难于测度的目的。而低成本资金则是这种担忧和指责的主要证据。在一些外国人士眼里,“中国公司”是一个由多家国有企业组成、组织严密、运作顺畅、密切合作的统一团体,背后则是拥有详细规划的政府,执行着全球扩张战略[2]。他们将中国积极开拓海外资源来源的商业努力视为是中国“敌意性”的战略扩张,担心中国会因此操控世界资源的价格,危害其国家和资源安全。荣中战略咨询的荣大聂就曾说过[1]:“世界可以应对中国的庞大规模,但无法应对围绕其动机和系统实际运行方式始终存在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资源型企业的海外投资面临更多的歧视性干预风险,让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遭遇挫折。

远则如 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交易披露后,美国政界一片哗然。这场竞购逐步演变为一场浓厚政治色彩的商业活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一些议员以“能源威胁在”、“国家安全”为由对“中海油”国企身份进行了质疑。“空前的政治反对力量”迫使中海油退出竞购。2009年 2月,中国铝业公司与世界矿业巨头力拓集团达成了一项高达 195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协议签署后,澳大利亚不少反对党议员和民众对这项投资公开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如果让中铝控制了力拓,将会损害澳方的利益。于是这项协议始而被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延长审查期限,继而于 6月 5日被力拓集团董事会否决。2008年,中海服油曾打算入股英国 -俄罗斯合资企业 TNK-BP油田服务子公司 STU,当时,入股协议已经通过了俄罗斯反垄断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审查,却因为涉及能源且收购方为中国公司,被普京总统办公室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否决,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能源行业的严格限制和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可见一斑[3]。此外,还有五矿集团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Noranda)时的功亏一篑。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华菱集团收购 FMG和五矿收购OZ矿业都成功了,但是都比初始方案苛刻很多。

“妖魔化”中国收购行为而引发的歧视性干预风险无疑是资源企业的海外收购绕不过的一道关卡。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战略的差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投资特别是资源类企业的投资一向存有较强的戒心,对把自由市场资产出售给共产国家政权心存芥蒂,因此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而且经常是经济利益让位于政治考量。一些国家对中国国企境外资源并购活动普遍实行了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被否决和被附加苛刻条件的情况屡见不鲜,中国海外资源拓展的步伐因此举步维艰。

中国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往往被看做是政府意志的体现,这难免让国外的政府和民众存在潜在的抵触情绪。目前一种普遍的观点:这些交易背后的企业,几乎全由一个热衷详细规划的威权的共产党政府控制,这些投资有时看上去像是有组织的、无情的全球扩张战略,一如某个标题所称的“大红支票簿”(The Big Red Chequebook)[1]。因此,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应突出企业角色,淡化国有公司的印记,尽量打消外国政府的顾虑。

1 从独舞到合作

任何一次收购都是利益的再分配,不让另一方获益的并购是不能进行下去的。收购虽然是投资行为,但是更主要的是合作行为。2009年,油气企业成功进行了 10宗海外资源并购,其中就有 3起是通过联合并购完成的。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股权联合。这样可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更加凸显商业目的,而且易于为东道国所接受,认为中国企业是来“分享”而不是“掠夺”他们的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对方在人员、信息技术、文化及人际关系方面的优势,还可弱化东道国对中国企业收购行为的误解和戒备,大大提高了并购成功的可能性。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能源部长戈雷格·梅金(GregMelchin)说,与当地公司建立合作是一项“聪明的策略”[4]。2006年 8月,中国石化以 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俄罗斯秋明 -英国公司乌德穆尔特油公司 96.86%股份时,就选择俄罗斯石油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竞购,成功避开了政治风险,同时降低了收购成本和风险,顺利进入俄罗斯石油市场[5]。2009-12,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 KazMunai Gas公司联合收购哈萨克斯坦曼格什套油气公司 (Mangistau Munai Gas)的全部股份,中石油将拥有合资公司 50%的股份;因此,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在并购时应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利益和战略,选择适当的竞争策略,寻求机会进行合作和结盟。二是与第三国合作进行并购。由于多种伙伴关系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国家,东道国不太可能为了干预某一公司而得罪多国政府,捆绑式的“集体行动”避免了被收购企业对收购人的敌对情绪,因此降低了政治风险。2007年 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联手成功竞购了价值高达10亿美元的叙利亚油气资产。2009年 6月 30,中石油、英国石油公司联手竞得伊拉克鲁迈拉油田 20年服务合同;2009-12-22,中海油联手泰国国家石油公司 PTTEP获得了阿尔及利亚 HassiBirRekaiz区块的勘探许可权。因此,在海外扩张的进程中,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应当注重合作与联盟,将其作为分享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长期战略,以此更好地应对对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激烈竞争,并确保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2 从央企主导到官民并举

在一波又一波的并购浪潮中,中国大型央企占据了绝对的主流,2009年全年开展海外资源并购的全部都是中铝、中石油、五矿、中海油这些超大央企。央企收购其他国家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公司时,人们会质疑这到底是国家行为,还是一个商业行为。即便中铝在并购前举行了多次新闻发布会,想说明中铝只是一个商业公司。但从澳大利亚媒体的评论和反应看,人们的疑问并没有任何减少。国企到海外去做大金额的并购交易,必然会招致当地的巨大反响,特别是会给当地的政客提供再好不过的靶子。这是最大的问题,除非中国改变由大国企当头的做法,否则,国外的偏见不太可能改变。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曾表示,来自私人产权的任何投资,只要它是合法的和光明正大的实体,澳大利亚都欢迎,但来自国家控制或受国家影响的实体,我们就持保留的态度,因为这些投资,最终可能会受到政治考量的影响,并不单纯是投资方面的考虑[6]。

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能把矿产和能源找回来为我所用,就能够达到殊路同归的效果。可以设想,由能源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的经验战略,资本运作能力,抗风险能力自主的从事投资活动,就可以减少一些外国政府,或者一些机构他们的一种防备,或者是一种反对。所以,为了避免更多失败,实现中国未来的资源需要,民营企业理应在资源能源方面收购方面发挥更大的功效,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资源并购的扶持力度。

3 从混沌到透明

本世纪初,当中国开始鼓励本国企业投资海外时,这通常是一项政府牵头的举措。当时的海外资源并购团通常由中国政府官员、银行高管和国有企业老总组成。如今,为了央企的“做大做强”,国家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央企海外资源并购提供了金融,政策等各方面的便利。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为例,在完成交易谈判的新闻出现之后,中方的政府官员、国家部委、国有银行等纷纷表态支持,而这些支持又都成为反对交易者眼中的证据。事实上,反对方的论点恰恰是因为中海油得到了国有银行和政府的支持,可以获得大量远低于市场价的低息贷款,其资金来源近乎“无限”,因此能开出其他收购方无法开出的高价,是“非市场经济”的行为[1]。政府全力支持的企业并购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难以达到市场机制下产权流动、资源合理配置的经济效果,而且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这种模糊关系还会会削弱人们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因此,在整个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应体现出足够的市场化意识,使用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尤其在并购过程中要尽量撇清和本国政府的关系。

2009年 2月,就在中铝与力拓洽谈高达价值200亿美元资产的关键时刻,中铝掌门人肖亚庆却被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从而完成了从企业高管到政府官员角色的转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中国政府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收购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因此,政府也应该积极配合企业的行为,增强与企业关系的透明度,避免能源合作问题政治化。

4 从直接到迂回

目前我国开展的海外资源并购都是非常直截了当的,其并购主体、并购资金、并购方式让人一目了然,缺乏隐蔽性。如在并购资金问题上,我国都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来提供资金支持,当初中铝收购力拓,国开行当时借给中铝 60亿美元现金,还给了 70亿美元的授信。这种国有银行在资金上的无限量支持反而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并购持批评态度和抵制情绪。因此,我们在并购中要学会采用“以迂为直”的方式曲线救国,这样既达成了目的,又规避了风险。

在并购主体上,资源型国企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隐藏其真实身份,资源类企业先把资金投到境外的私募股权基金,并拥有对这些基金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再通过这些私募基金收购其他国家的资源型企业股权,借此间接控制海外资源型企业。比如,中铝已经持有力拓 9%的股份,再通过投资几家海外私募股权基金,由它们分别持有更多力拓股份,然后配合控制力拓的董事会和管理层[7]。这比起直接由中国资源型国企收购外国资源企业的方式更为隐蔽和高明。在并购资金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做法。日本主要是通过日本政府成立的“国家石油投资基金”来对海外石油投资项目提供支持。2007年 9月 29日,中国投资公司成立,其旗下的主权财富基金应当逐渐替代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中国海外并购中绝对的主力。在并购方式上,我们应当多采用代理并购的方式,由国内或国际大型投资银行来代理完成并购业务。代理并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东道国及被并购企业往往很难把握其并购的真实动因,不让他们产生在投资银行的背后可能就是某些觊觎他们市场的中国行业巨头。

5 从高调到低调

“中国是后来者,是利益洗牌者,这注定不可能得到既得利益者欢迎,也注定太张扬是做不成事情的。”[8]这是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而在中国,往往是在资源收购交易尚未尘埃落定前,中国的网络、报纸、期刊便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对其进行宣传、评说,而且言辞间满溢着民族自豪感和对此交易的志在必得。把一场稀松平常的商业交易弄得喧嚣甚上。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交易案中,其实优尼科美国油气资产的产量只占全美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的不到 1%,但就是由于中国公众的过分关注,使得优尼科资产及其意义被严重夸大,引发了之后的轩然大波。中铝收购力拓也是,媒体高调和过分的渲染将中国正常的能源需求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从而引发了澳大利亚这个对外资很宽容的国家的反感与戒备。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目前,全世界的很多优质矿产和能源企业都有日本人的利益,有些甚至被日本人所控制。之所以从没有被推到风口浪尖,是因为日本选择了低调扩张的策略,做到了“扩张于无形之中”。

马光远博士表示:“国际市场上的跨国并购,一定要低调,最怕事先张扬。”[1]在能源和资源这样的高度政治敏感行业的收购上尤其应该如此。在中国,能高调宣传又把事情做成的海外并购案例实在太少。中国企业应吸取以往华丽登场而最后惨淡收场的经验教训,步伐要快,但应低调行事,不应财大气粗、高调入市。切忌台上太热闹而台下工作不足,要学习水面上的鸭子,表面看起来轻松,水面也依然平静,但水下的脚可是摆动得很激烈。

6 从高歌猛进到循序渐进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实施扩张大多是大手笔,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亿的投资额,雄心勃勃的要么想着收购国外的大宗或核心资产,要么想着谋求控股权。跨国并购特别是跨国资源并购往往会引起很大的经济震动和社会震动,因此,在收购东道国的目标公司时,应当采取温和的渐进的方式。

第一种渐进的方式是先从小股东做起,参股经营而不谋求控股权。多宗海外收购折戈沉沙的事实证明,贪大求多的策略并不可取,选择积少成多的策略可能更为有效。2009年 11月,中海油以大约 1亿美元,收购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四个勘探区块的部分权益。墨西哥湾是美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所以没有引发美国政界过度反应,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次小规模的交易,大大降低了引发高度关注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评述:“每个交易都不大,这样既可以不显山露水,又能积少成多。这比一上来就要收购一个超级大公司更聪明。”[9]因此,中国的海外并购可以不再去把“控制”的概念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并购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了。这样既能享受经营成果又避免了政治风险。

第二种渐进的方式是在并购前最好谋求与东道国的目标公司的合作。有过合作,对这个公司有基本的了解,关系也融洽,就降低了收购的风险。中国石油收购 PK公司,就是建立在双方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在收购之前,中国石油和 PK有着长达 8年的友好合作。中国石化和Addax也并非素昧平生。在中国石化收购Addax前的 2008年,Addax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合作开发区的合资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24500英亩的石油区块,是与中国石化合作钻探的[5]。

第三种渐进的方式是借助资本的纽带温和出手。如“贷款换石油”的能源合作方式。通过对资源国提供金融上的支持使资源国和收购国“相向而行”来换取获取资源的最大可能性,2009年 4月,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达成 50亿美元的“贷款换石油”的协议,12月,中石油就收购了曼格什套油气公司50%的股份。

“得资源者得天下”,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企业发展的层面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资源并购都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选择。进入海外石油资源市场,中国也许需要更加“狡猾”、冷静而富于耐心。唯有懂谋略,懂“兵法”,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才会有惊无险,平坦顺利。

REFERENCES

[1] 胡贲.“走出去”:央企海外集体舞[N].南方周末,2009-08-20.

[2] 陈竹,杨悦.中俄“贷款换石油”未了[N].财经,2008(24).

[3] GeoffDyer,Sundeep Tucker.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真相”[N] .金融时报(英国),2008-01-09.

[4] 骆轶航,袭祥德.中石油:加拿大的诱惑与现实[N].环球企业家,2007-08-02.

[5] 孙艳莉.海外并购制胜之道[N].中国石油石化杂志,2009-07-15.

[6] 中国海外资源大收购因何屡屡受挫?[EB/OL].铝世界网 , 2009-06-13.

[7] 反思中铝力拓并购案[EB/OL].中国环境网,2009-11-04.

[8] 陈竹.低调是大宗海外并购的制胜法宝 [EB/OL].财经网, 2010-01-14.

[9] 詹铃.中海油曲线入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0-23.

A discussion to how to avoid the risk of international discrim inatory force impact Chinese compan ies’overseas resources acquiring

L IU Xiao-lan,J I Guang-lin
(China Geolog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80)

No matter from the level of national interest or company development,Chinese oil companies’overseas resources acquiring policy is a long ter m strategy.Somehow,western countries look at this business actwith discriminatory eyes and consider this act as a mind to s weep and control global resources,which makes it very difficult for Chinese oil companies to proceed with their overseas resource policy.Chinese companies need to be more wire,calm and patient to play in overseas oilmarket.The road is not stable and smooth,it takes great strategies and wisdom to be successful on the road.

Overseas resource acquiring;discriminatory view;state-owned mark;misunderstanding

book=107,ebook=26

F275.5

C

1009-3842(2010)02-0107-04

2010-03-17

刘晓岚(1975-),女,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E-mail:lxl7552@163.com

猜你喜欢

石油资源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