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做好新时期天津土肥水工作

2010-08-15刘志杰郑育锁郭云峰王文文

天津农林科技 2010年3期
关键词:土肥天津市现代农业

刘志杰,郑育锁,郭云峰 ,张 颖 ,王文文

(1天津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天津 300061;2大港区土肥站,天津 大港 300270)

近年来,随着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新设施培肥等技术项目的深入实施,天津市土肥水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当前,全市土肥水技术推广体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当进一步调整思路,坚持以土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增加单位面积效益为目的,集成改造升级传统土肥水技术,提高技术管理综合服务能力。

1 土肥水工作的内涵

土肥水工作是种植业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工作分支,主要承担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以及体系建设、行业管理和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 “土”是指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规划;“肥”是指增加肥料、合理施肥;“水”是指发展水利、合理用水。由于土肥水工作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的重视和认可,职能不断深化扩展,进而将农田节水并入土肥部门工作职能,形成了土肥水工作新格局。具体包括了土壤(耕地、基本农田)调查监测、分等定级与评价、中低产田改良、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肥料新品种试验示范、肥料行政审批、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农田用水资源调查、土壤墒情监测、农田用水、节水、保水和灌溉施肥技术以及抗旱减灾技术的集成、示范与推广;耕地与肥料质量监管等。

2 土肥水工作与现代农业

2.1 土肥水工作的重要性

土肥水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因子,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提高粮食及其它作物单产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通过土肥水技术应用,提高耕地地力、肥料利用率和土壤水生产效率,才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产,为实现农产品自给提供保障。

2.2 土肥水工作与现代农业关系

2.2.1 土肥水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土肥水工作核心是研究土壤、肥料、农田用水等资源高效利用。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土肥水新技术,培育优良肥沃的土壤,提供全面、丰富、均衡的营养,最大程度发挥水分生产效率,创建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现代农业强劲的发展势头需要高水平的土肥水技术和出色的土肥水工作成效作后盾。卓有成效的土肥水工作更是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时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2.2 现代农业是土肥水工作发展的方向

当前,农业向高效、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诸如立体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对土肥水工作也提出了技术升级革新的高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土肥水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层出不穷,土肥水技术必须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方向。

3 天津土肥水工作主要成效 面临挑战与存在问题

3.1 主要成效

3.1.1 耕地质量建设

一是耕地保护法规建设与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2007年颁布实施了 《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二是开展了天津市基本农田地力与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三是开展了26年的耕地地力与肥效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四是实施了以土壤农化化验室建设、土肥新技术研发中心、667 hm2(万亩)综合示范场建设为内容的沃土工程;五是初步建立了市县两级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区县级土肥水检测化验室11个;六是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大力推广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实用技术,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提高耕地生产力。

3.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2006年以来,全市已在12个区县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94.2万hm2,累计覆盖7 272村1 541 448户,总减不合理施肥量 (纯量)1.16万t,667 m2均增产节支 47.1元,总增产41.7万t,实现节本增效6.66亿元。

3.1.3 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

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承担了农业部优势农产品重大旱作节水技术项目,开展设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在静海、宝坻、武清、西青、宁河、北辰、汉沽、大港和津南等区县实施,累计示范606.7 hm2,辐射带动 1 743.3 hm2,涉及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甜瓜、葡萄、冬枣等蔬菜瓜果。与传统灌溉施肥相比,平均节水30%~40%、节肥35%~40%、增产15%,667 m2节本增收1 200元。

3.1.4 肥料行政审批与市场监管

全市五年累计登记肥料品种1 231个,开展肥料市场监督检查达85次,出动785人次,有效地打击了肥料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肥料合格率明显上升,确保肥料市场的规范、有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防范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净化了肥料市场。

3.1.5 土肥水自身能力与推广体系建设

通过加强各种技术业务学习,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提高了土肥系统为农、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肥料行业自我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土肥水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土肥水机构13个,从业人员82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有24人,占29%;中级以上职称的有50人,占61%;本科以上学历39人,占48%;检测手段明显改善,体系功能得到加强。

3.1.6 依法监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耕地、肥料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行业标准,依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相继出台实施了 《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天津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天津市肥料管理条例》。

3.2 面临挑战

3.2.1 耕地面积锐减 质量整体较低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城镇扩张、交通建设以及非农产业发展用地速度的加快,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据统计,2008年,全市常用耕地面积40.4万hm2,比2000年减少1.99万hm2,平均每年减少0.25万hm2。且中低产田占耕地比例较大,现有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一是土壤贫瘠,养分含量中等较低水平;二是耕地土壤物理性状较差,保水保肥能力差,作物根系难以利用土壤深层养分和水分;三是土壤盐渍化面积大,约占中低产田面积的70%。

3.2.2 肥料用量不断增大 科学施用水平不高

据统计,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由1973年的15.26万t增加到2008年的25.88万t,肥料施用量逐年增加,耕地化肥施用量为639.9 kg/hm2,比1973年增加了1.1倍。但肥料施用还不科学。一是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用地轻养地,重产出轻投入的倾向;二是氮磷钾肥料施用粗放,比例搭配不尽合理,肥料施用分布极不平衡;三是施肥方法不科学,肥效不高,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四是科学施肥意识不强,特别是蔬菜施肥,只考虑短期效益,盲目大肥投入,出现了高成本、低收入现象。

3.2.3 农田水资源紧张 浪费严重 水肥投入方式粗放

天津市属于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50%以上,农业仍然是地下水的第一用水大户。目前,农业灌溉开采地下水占地下水总开采量的一半,对工业、生活用水形成很大压力。遭遇连续枯水年时,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没有保障,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区域性、季节性、水质性缺水特点尤为突出。地下水水资源较少,且多为咸水,地表水资源又严重缺乏,农业用水十分紧张;年平均降水量500mm左右,且降水、地表径流时空分布不均,春季干旱少雨,冬季少雪,旱灾时有发生,春旱较严重;农业水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受到影响,直接污灌面积有相当比例。农业生产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低,仅为0.60左右,水分生产效率低,粮食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也仅1.0kg/m3左右,天津市每立方米农业用水的综合经济效益约是发达国家的1/5;随水冲施肥方式较为粗放,养分随水流失浪费问题突出,虽然微咸水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3.3 存在问题

3.3.1 传统观念制约着工作开展

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农民的各种有利因素,发挥土肥水职能部门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与应用等多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3.2 长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

土肥水事业需要常规工作的开展来不断丰富发展,间断式发展方式不利于土肥水事业持续发展,阻碍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土肥水各项工作发展不能仅看眼前,应重视基础和中长期规划建设工作,探索建立以公益行政管理为主体、以技术服务为载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土肥水科学长远发展。

3.3.3 工作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土肥水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土肥水行业“因土而立”,顺应新时期要求,土肥水要均衡发展。实际上,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土肥水工作多年失衡发展,从行业部门角度,出现了“重土肥、轻农水”。另一方面各区县土肥水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区县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工作基础、能力差异很大,导致整体发展受限。

3.3.4 队伍人员素质不适应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土肥水工作重视不够,出现了机构名存实亡、队伍网散线断,人员转行现象。随着土肥水工作的整体推进,尽管人员得到一定补充,但人员专业素质、业务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4 下大力气做好天津市土肥水工作

4.1 明确工作思路 统筹工作发展

注重以下六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与现代农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是与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相结合;三是与高产创建、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利用相结合;四是与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相结合;五是与基层农技组织建设、土肥体系的改善和加强相结合;六是与土肥体系日常工作相结合。

4.2 突出工作重点 抓出成效

全市土肥水工作应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三年内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使全市土肥水工作明显上升一个台阶。切实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惠农政策,提高设施种植科学施肥水平;切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新建设施耕地地力水平;切实做好《天津市肥料管理条例》宣贯,提高肥料市场管理水平,保障农民利益;切实拓展农田节水工作内涵,探索节水主推模式,加大设施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模式示范规模,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4.3 工作措施和对策

4.3.1 狠抓体系建设 夯实工作基础

要以改善和加强基层推广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强体系建设,加强人员素质培训,全面搞好土肥水能力建设,改善检测、试验示范等设施设备条件,提高土肥水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4.3.2 强化管理服务职能 探索长效机制

以耕地与肥料质量管理,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公益性职能为主,强化技术服务,探索新时期土肥水长效工作机制。

4.3.3 树立规划先行意识

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以土壤、肥料、农田用水等资源调查与信息统计为基础,结合国家和全市农业发展方向,抓好《高标准农田质量建设规划》、《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规划》、《有机肥产业化及推广机制建设规划》、《农田节水技术体系建设规划》等中长期规划建设。

4.3.4 抓好耕地与肥料质量执法能力建设

以 《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天津市肥料管理条例》为依据,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耕地与肥料质量监管执法水平。

猜你喜欢

土肥天津市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有趣的云
理事长新语:为有土肥可说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第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简谈造林苗圃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