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本科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陈鹏李斌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章节生化

陈鹏,李斌

(1.西安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21;2.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77)

PBL教学法在本科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陈鹏1,李斌2

(1.西安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21;2.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肿瘤科,陕西西安710077)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就学期间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授课中使用了PBL教学法。发现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临床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值得推广。

生物化学;教学;PBL教学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但由于其知识体系隐晦、知识要点费解不少学生对生化产生畏惧感甚至有厌学情绪。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已成为目前生物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获得需要的知识并最终解决问题[1]。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2008级临床本科学生进行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通过不断提问介绍医学知识,最后要求学生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提问内容多样化

1.1 根据临床专业特点以病例为问题

1.1.1 某些章节以大病例为主要为题,辅助穿插小病例提问。

比如在糖代谢学习开始前先给同学们一个典型糖尿病病例,

找出主要的症状:“三多一少”,主要化验检查:“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产生“三多一少”的症状和

“血糖升高”、“糖代谢障碍”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怎样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呢,均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有的学生主动请教临床医生,积极查阅相关临床资料;有的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获得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课后自习时间分组充分讨论,课堂上每小组出代表发言,让同学们分析。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糖代谢这一章节。学习完主要的糖代谢内容后,让同学们讨论血糖升高的原因以及产生主要症状的生化基础。

1.1.2 某些章节不断以小病例问问题引出部分内容。比如氨基酸代谢章节,开篇以临床患者为什么要输氨基酸液,又以必需氨基酸为主引出氮平衡的概念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高血氨病例引出氨基酸分解代谢;以肝昏迷病例引出氨代谢;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引出一碳单位代谢。

1.1.3 某些内容可以先讲授然后提出病案。比如讲完蛋白质结构后提出镰刀红细胞性贫血;讲完维生素后提出各种缺乏症;讲完酶原激活后提出急性胰腺炎;讲完呼吸链后提出各种毒物药物死亡原因等。三大代谢讲完后可以让同学分析糖尿病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紊乱过程。讲完胆红素代谢后让同学们分析黄疸病例[2]。

1.2 以日常生活中现象为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问同学们为什么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然后过一段时间不疼了引出糖酵解和乳酸循环,分析其原因。讲到蛋白质的营养互补作用时,让同学们分析为什么古人说:“宁可一日食无肉,不可一日食无豆”。如“熟鸡蛋为什么比生鸡蛋易于消化”、“蛋白质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为什么有些人很少吃肉,以面食为主,血胆固醇也会偏高”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就在学生身边,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1.3 以一些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为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蛋白质是体内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如果平铺直叙地列出蛋白质的几十种功能,学生可能印象不深,但如果以前几年安徽阜阳发生的劣质奶粉引起的“大头婴”事件为例来讲述蛋白质在体内功能的重要性并展示图片,学生印象深刻,简单易懂。讲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时让学生解释“三鹿奶粉”事件。讲三大代谢整体水平调节时结合汶川大地震让同学们分析当一人被埋禁食12小时、1天、2天、3天乃至更长时间机体血糖调节、物质代谢的变化。这样结合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1.4 以各章节或各内容的联系性为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

生物化学各章节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许多内容前后贯穿、上下衔接,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如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之间有共同的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DNA双螺旋结构是DNA半保留复制的结构基础等。教师在讲述每个章节时,注意章节之间的联系,提示学生注意学习内容的联系性。例如在讲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时,给学生先提出诸如“为什么糖吃多了会发胖”、“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等问题让大家思考,然后再加以阐述,使学生提高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明确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连续性,运用动态、发展的方法来学习生物化学知识。

2 教师主导,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启发、诱导,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可以随时给予纠正,启发学生开阔思路,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们充分表现自己甚至展开辩论,也要适当控制各环节的进行时间、确保教学进程,让学生讨论范围越来越广,最后概括出核心问题。在分析病例时,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认知事物的内在联系,抓住现象的内在规律,深化对现象本质的认知。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确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习知识融会贯通,并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3]。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实践了教师的创新教育。

3 PBL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PBL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PBL模式下的问题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提问,它要求能够构建一个临床工作的实际情景,并且是开放性的、可讨论的、可操作的、最后可解决的问题[4]。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知识和经验。其次,PBL模式的讨论是开放式的,学生经过发散思维必然得到各不相同的答案。教师要对他们的解答进行总结评价也必须经过全面分析和充足准备,这对教师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教师的引导作用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

4 问卷调查显示教学效果良好

课程结束后,在同样的问卷中,认为生化比生理、免疫等学科容易的回答竟占了52%,30%的同学认为难度相当,只有18%的同学认为生化更难些,这和前一学年的调查结果24%、36%、40%相比,至少在学生的主观认识上降低了对生化的畏惧心理,说明PBL教学法是有一定效果的。有85%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80%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88%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以后临床工作有利。

5 体会

心理学家指出,有助于在学生的记忆中巩固材料的一些条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事对所掌握的知识发生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高度兴趣时,学习和记忆更加主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抽象难学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PBL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以问题为切入进行学习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5],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体验豁然开朗的学习乐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技能,如科学思维、问题解决、矛盾化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对临床专业的学生以临床病例为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临床分析能力,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强基础才能强临床的道理”,从而重视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学生在学习生化时还未接触任何临床课程,对疾病没有感性的认识,生化又是一门典型的基础课程。在分析病案时不能等同于临床课,其重点在于疾病的生化机制方面的紊乱、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和相应的生化检查。其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只简单讲解与生化有关的内容。

学生能力水平是PBL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能力水平包括知识水平、分析能力、文献查阅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各方面。少部分基础知识比较差、准备不够充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程度则相对较低,收获也相对较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性比较大,还不能很好适应自主性很强的PBL模式。

总体来讲,对我校2008级临床本科学生进行PBL教学法,认为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稳固而持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临床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值得推广。

[1]Koh GC,Khoo HE,Wong ML,et al.The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uring medical school on physician competency:a systematic review[J].CMAJ,2008,178(1):34-41.

[2]田京,陈鹤立.以疾病主题为起点的PBL与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2(17):164-166.

[3]曾静,左川,卿平.试论PBL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和技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31-33.

[4]Svinicki MD.Moving Beyond“It worked”:the ongoing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J].Educ Psychol Rev,2007,(19):49-61.

[5]Yalcin BM,Karahan TF,Karadenizli D,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um on students'selfdirected skills development[J].Croat Med J,2006,(47):491-498.

G642

C

1673-7210(2010)08(a)-170-02

2010-05-05)

陈鹏(1976-),女,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大药理学专业,硕士,现于西安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任教,讲师。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章节生化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