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能力指标与老年病的康复护理
2010-08-15毕强刘娟张清莲
毕强 刘娟 张清莲
随着国民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在不断地增长。椐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7%,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中[1],如何实现老年人口的健康化是医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老年病患者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其生理功能独立,提高其生活质量。老年人康复应从两方面考虑:一要采取措施延缓或减轻生理功能的衰退,二要预防、减轻或逆转疾病造成的残疾。为了保证这个过程的顺利进行,正确地评估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基本上在家庭、社区、医疗或疗养机构内进行,在评定其生活活动能力时要全面、准确和细致。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指老年人自理衣、食、住、行和在社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分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两种基本活动。
1.1 BADL评定量表 应用较广泛的评定量表有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①Barthel指数是Mahoney和Barthel于1955年开始使用,1965年首次发表并正式命名。评定内容共10项,每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或帮助程度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四个等级,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独立能力越好;可分为良、中、差3个级别。大于60分者为良,该组老年人有轻度功能障碍,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帮助;60~41分者为中,该组老年人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碍,需要大量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小于或等于40分者为差,该组老年人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Barthel指数是临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评定方法,其可信度和有效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②FIM是1987年由美国纽约州功能评估中心提出,并列入美国医学康复统一资料系统之中。该方法不仅评定了躯体功能,而且还评定了语言、认知和社会功能,已经在我国等世界多个国家应用。评定内容共18项,其中躯体功能13项、语言功能2项、社会功能1项和认知功能2项。采取7分制评分,FIM评分最低为18分,最高为126分,共分8个级别。126分为完全独立;108~125分为基本独立;90~107分为有条件的独立;72~89分为轻度依赖;54~71分为中度依赖;36~53分为重度依赖;19~35分为极重度依赖;18分为完全依赖。前两级可列为独立,最后3级可列为完全依赖,中间3级可列为有条件的依赖。
1.2 IADL评定量表 常用的IADL评定量表有快速残疾评定量表(a 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功能活动问卷(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和我国IADL量表等[2]。①RDRS是Linn于1967年提出,可用于住院和社区中的老年患者。其评定内容包括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程度、残疾的程度、特殊问题的严重程度3个方面,共18个评定项目,按其程度分0~3分4个级别打分,最高分54分,分数越高表示残疾越重,完全正常为0分;②FAQ是Pfefer于1982年提出,1984年进行了修订,可用于社区老年人和轻症老年性痴呆患者。共10项内容,各项内容按其能力分0~3分,分数越高障碍越重,正常标准为低于5分,大于或等于5分为异常;③我国IADL量表是陶寿熙等于1992年制定的供脑卒中患者使用的ADL量表,共20项考核内容。按1~4分评分,小于或等于20分为基本正常,21~59分为轻度障碍,60~79分为重度障碍,80分为能力丧失。单纯评定BADL宜首先选用Barthel指数,除了解BADL情况外,还需要了解认知功能时,可选用 FIM。若单纯了解 IADL,应首选 FAQ。需要了解BADL及IADL时,可采用我国IADL量表。
2 老年病康复治疗与护理
2.1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 目前适合于老年病康复的医疗机构有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和社区康复。急性期老年病患者可选择在综合医院中的进行早期康复,亚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可在专业化康复机构中进行综合性康复,恢复中后期患者在社区康复[3]。有些恢复的中后期老年病患者需要进入护理之家、日间医院或长期照顾单位,则在相应的康复医疗单位进行康复治疗。
2.2 老年病康复护理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老年病康复要与急诊抢救同步开始,并贯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因此,在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调动老年人的治疗欲望和积极性,向老年人宣传健康、疾病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康复医疗的目的和意义,把老年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治病、防病上来,主动配合和接受康复治疗;②配合康复治疗,选择合理的康复计划。制定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时要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状态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床上活动逐渐过度到离床活动[4];③进行规范康复训练,对病情较稳定者可让其进入康复俱乐部,根据病症和体力等安排训练科目。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的康复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按规定辅助患者训练,康复治疗时间为1~2次/d。运动强度弱些,每次30~45 min,训练时注意劳逸结合,以心率不超过110~120 min 为宜[5,6];④每隔1 个月应进行1 次康复评定,总结康复治疗全过程,为进一步训练提出指导性意见;⑤老年病患者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调节饮食,摄入全面营养、科学搭配的谷物果蔬蛋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控制油脂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尽量减少和避免感冒;⑥加强对老年人心理的调整,老年人由于社会、家庭、疾病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可发生情绪、性格、意志、认知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影响疾病的康复,应及时注意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宣传健康人生的道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1]曲镭.老年病的康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3(1):4-6.
[2]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8-352.
[3]于普林.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1-277.
[4]曲镭.老年病的康复.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89-91.
[5]莫选菊.老年人运动及其运动处方.护理医学杂志,2005,20(8):76-78.
[6]张新英,李爽.老年人健身运动处方.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