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
2010-08-15王晓飞纪春虹
王晓飞 纪春虹
疼痛是泌尿系结石共有的症状,但由于起病急,止痛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恐惧和睡眠紊乱等。因此对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此方面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07年3月至2009年8月泌尿系结石患者172例,其中男137例,女3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5±4岁。均有剧烈的腰腹绞痛,伴或不伴有肉眼血尿,经彩超、尿常规检查后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其中肾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157例。患者既往均无精神疾患病史。
2 与泌尿系结石疼痛有关的心理因素
疼痛的特点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这个定义强调了个体的疼痛感觉以及对疼痛的正确评价是个复杂的现象,除受伤害感受传导途径活化的影响外,还涉及心理和情感过程。强调经历及社会文化背景对疾病体检的影响[1]。
2.1 与精神因素有关 在我科入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因对疾病和治疗效果的不了解,而产生沮丧、恐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些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因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
2.2 与个性有关 个性外向并稳定的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强,而个性内向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的人对疼痛的忍耐性差。
2.3 与注意力有关 当注意力集中于疼痛刺激时,可加重疼痛。而如果能有效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之转移到其他问题上,则可缓解疼痛。
2.4 与经历和知识层面有关 泌尿系结石第二次发作的患者和了解该疾病相关知识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强。反之,则对疼痛的忍耐性差。
3 心理护理
泌尿系结石疼痛的彻底解决虽然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有效提高止痛治疗的效果。
3.1 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规范有序的医疗环境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2]。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刺激,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睡眠,减轻疼痛。
3.2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护士应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因患者情绪的稳定,良好的心境,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首先要建立互相信赖的护患关系,同情和信任是心理治疗的基础,对结石引起的疼痛护士要有同情心,对待患者要亲切和蔼,尊重其人格,显示出理解患者的痛苦,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
3.3 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的病史,向患者讲解有关泌尿系结石疾病的相关知识,影响疼痛的因素,做相关检查的必要性,例举成功治愈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疼痛的阈值。
3.4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当泌尿系结石患者发作疼痛时,争取随同的家属和朋友的配合,鼓励他们聊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或陪患者适当的活动,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
3.5 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 倾诉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护士应鼓励和引导患者的倾诉,要让其适时发泄出自己被压抑的情感。鼓励患者说出疼痛的感受,减轻焦虑的情绪,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
总之,心理因素直接影响泌尿系结石疼痛的产生、维持和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实现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护理的效果即取决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又取决于护患之间的感情沟通程度。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缓解疼痛,使患者消除顾虑,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骆艳丽,吴文源,张明园.抑郁障碍与疼痛.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123-125.
[2]郑松枝,张彩红.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05,15(11):130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