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2010-08-15刘汉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6期
关键词:消毒剂疱疹口病

刘汉风

手足口病是由 20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1],夏秋季节多发,本病儿童普遍易感,以 6岁以下多见,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带毒的唾液、疱疹液和被患者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饮具、被褥、衣服等都可以造成疾病的传播,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造成传播。带毒的咽喉分泌物、唾液可局限性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般感染病毒后 2~10d发病,平均 3~5d,病程一般 7~10 d,临床上以发热、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皮疹、疱疹等表现为主,极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现将我科自 2010年 5月 1日至 6月 1日 6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特点 本科 6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年龄最大的 6岁,最小的 10个月,患儿均突然发病,37例有发热症状,体温在 37.8℃~38.5℃之间,发病当天或者第 2天出疹,1~2d出齐,呈玫瑰色疹,1d后有部分皮疹或疱疹。多在手掌、脚掌和臀部,皮疹出现的同时或 1~2 d后,在唇边、舌边和两腮黏膜上出现疱疹,咀嚼时疼痛,流口水。12例患儿出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2例患儿自诉头痛,并出现肌肉抽搐症状。

1.2 治疗原则 常规用药:利巴韦林、双黄连服用,可配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喷剂。发热时可服用退热药物,可以口服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中医预防用药如大青叶、板蓝根冲剂口服;出现头痛、抽搐症状时应立即遵医嘱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治疗,并送儿科重症监护室,且隔离治疗。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及护理 68例患儿就诊前 1~3 d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根据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病情可分为 5个阶段:①潜伏期:一般 2~7 d,无明显前驱症状;②手足口病期:表现为手足口皮疹、疱疹;③神经受累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脑干、脑脊髓受累;④心肺衰竭期:早期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表现,出冷汗、四肢冰冷、高血压、高血糖、呼吸急促、心跳过速,严重者发生肺水肿或肺出血,晚期表现为血压降低、心力衰竭;⑤恢复期:心衰纠正,病情逐步好转,部分病例遗留后遗症。

2.2 皮肤护理 以外用药为主,擦药前清洗局部,然后用呋芦水擦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用药5 d,擦药期间嘱患者勿洗澡,第 6天用温水擦澡,慎防损伤皮肤及水疱。勤剪指甲,嘱患者不要抓挠皮肤和水疱,以免引起疼痛和继发感染。

2.3 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溃疡、疼痛、张口困难,可用吸管给予朵贝氏液漱口,每两小时一次,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擦拭,拭去坏死组织,再涂以锡类散,以促进溃疡愈合。口腔涂药后,嘱患者闭口 10 min,不可马上漱口及饮水、进食,以保证疗效,避免刺激性、腐蚀性溶液漱口。口唇溃疡用红霉素软膏涂布,以软化结痂,减轻疼痛。

2.4 饮食护理 患儿需进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要保持营养均衡,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每次进食前后,嘱患者饮用少量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促进创面愈合,吃饭要定时定量,少吃零食,因吃零食能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减少唾液分泌。对于因口腔溃疡疼痛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的患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5 消毒隔离 ①患儿应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隔离期限为自觉症状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 7 d;②对患儿用过的毛巾、水杯、玩具等日常用品要经常消毒(5%的 84消毒剂兑水按 1:100比例配置),患儿的衣服、被褥也要经常清洗、暴晒;③便器:采用0.2%过氧乙酸或用含 1000 mg/L有效氯浸泡,作用时间 30 min,需完全浸没便器。使用前,清水冲洗残留消毒剂(座便器用 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④患儿产生的垃圾:用双层垃圾袋收集后,以 1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 120 min;⑤家长和患儿都要勤洗手,勤换衣服,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搞好居室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⑥为做好手足口病的控制,防止发生扩散,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搞好调查工作。

2.6 并发症的护理

2.6.1 高热护理 ①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②体温在39℃以上者,应予物理降温。方法有冰袋、冰帽、冷敷、温水擦浴(注意避开皮疹),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30 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③密切观察患儿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在患儿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2.6.2 脑干脑炎的护理 患儿如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颈项强直、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立即遵医嘱给予甘露醇 3~5 mg/kg快速静脉滴注,以降低颅内压。观察患儿腹部是否膨隆,有无尿潴留的发生,必要时导尿,严禁按压排尿,以防脑压增高引起脑疝。

2.6.3 肺水肿的护理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到 48 h内,若其症状得不到有效遏制,患儿出现呼吸急促,两肺开始可闻及水泡音,此时 X线胸片多示右下肺渗出影,但可于几小时内迅速进展为两侧肺渗出影及弥漫性渗出影,此为肺水肿表现,患儿可突然口鼻中涌出大量血性泡沫样液体,出现肺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患儿多迅速死亡。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②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通畅,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③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建议小儿患者呼吸机初调参数:fio280% ~100%,cpap20~3cmH2O,f20~40次/min,潮气量 6~8 ml/kg左右。以后根据血气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④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⑤头肩抬高 15°~30°,保持中凹卧位;插胃管、导尿(禁止压迫膀胱排尿)。

3 小结

手足口病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而手足口症状不明显的患儿应高度警惕,做好消毒隔离,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大多预后良好。

[1] 李兰娟,总论李兰娟.手足口病.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

猜你喜欢

消毒剂疱疹口病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