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2010-08-15赵江暤
赵江暤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 45岁以上的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胸或经腹手术[1]。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蓬勃发展,腹腔镜手术因图像放大、光照良好、可在狭小间隙内操作的突出优势而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首选术式。我院在 2007年 2月至 2010年 6月腹腔镜下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其中男 12例,女 18例;年龄 45~ 68岁,病程3个月 ~2年。经食管和钡餐造影和 24 h食管 pH检测,经硫酸钡造影剂透视明确诊断;Ⅰ型滑动性食管裂孔疝 2例,Ⅱ型食管旁裂孔疝 10例,Ⅲ型混合型食管裂孔疝 18例;有胸痛、吞咽困难和咽下疼痛,时有胸骨后及背部烧灼感,经内科治疗无效,接受外科手术;无凝血障碍,无上腹部手术史,术前用抗凝药物;手术均为全麻,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2 结果
30例术后即可拔出尿管,拔除尿管后 2~4 h开始排尿;6~12h下床活动;2~12h恶心症状消失;留置腹腔引流 3~4 d;留置胃管 12~24 h;术后 24 h开始进食;术后 3 d食管稀钡造影显示,食管通畅,钡剂顺利快速通过贲门处;3~6 d出院;1~3个月后恢复到普通饮食。30例均得到随访,时间 3个月 ~4年,无疝复发,进食无异常。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不能进食,营养缺乏,身体虚弱,以及对本病手术的不了解等,造成焦虑、恐惧心理[2]。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对食管裂孔疝的认知程度,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制定详尽的护理措施,讲解实施手术的必要性及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以减轻心理负担,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3.2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手术前日访视患者: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讲解手术麻醉方法与配合,介绍手术室环境,注意事项,并发放手术患者健康指南。评估患者认知程度,直到其真正掌握宣教内容并主动配合;术前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安置合适体位并给予保暖,建立静脉通道。术前 2 d进流质饮食,术前 12 h禁食水。术前保证充足睡眠。术前留置胃、尿管,协助麻醉师进行全麻诱导及麻醉。
3.3 器械准备 巡回护士配合:选择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确保输液通畅无渗漏;取仰卧位,双腿外展;手术开始后,根据术者需要,及时调节电刀、超声刀的输出功率及气腹机压力和流速;将超声刀、电刀脚踏摆放在术者右脚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和患者生命体征;器械护士配合:准备碘伏,用于擦镜头,避免镜头气雾产生;协助固定各种导线及管道;根据手术步骤,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及用物[3]。
3.4 术后一般护理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常规护理,返回病房,即可拔除尿管。确保腹腔引流管有效引流。持续胃肠减压,出现大量血性胃液时,应警惕出血或应激性溃疡。若胃管内无任何液体引出,怀疑其不通畅时,报告医生,根据情况给予调整。术后 12~24 h可拔除胃管。
3.5 术后引流 严密观察腹腔引流液。引流出的液体速度最初较快,逐渐减慢、减少,最后停止,此多为术中冲洗液,继续密切观察即可,无需处置。如果引流液为新鲜血液,量较多,或长时间有血液引出,持续不止,若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快而弱,考虑内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术后 3~4 d无引流液引出可拔除引流管。密切观察排便情况,少量黑便、次数较少属于正常,若出现柏油样便且次数逐渐增多,且患者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及血压下降,应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6 饮食护理 术后第 1天,用水溶性造影剂进行胃、食管造影,检查无胃、食管漏,无腹胀,遵医嘱进清流饮食,第 2天可进全流饮食,术后 1周进半流食,术后 1个月进普食[4]。开始进食速度不宜过快、吃得过饱、可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生硬、颗粒大、粗纤维饮食。恢复期以细腻、温和、易消化饮食为原则。
3.7 出院指导 生活有规律、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不吃坚硬、粗糙、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1~2周后,恢复日常活动。手术后 1~3个月期间内可逐渐根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咳嗽,术后4~10 d易引起食管裂孔旁疝的发生。术后 1~3周若有不适,如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立即就诊。出院后出现吞咽困难,3周后可以逐渐缓解,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持续出现吞咽困难症状不缓解,立即复诊。
[1] 王秋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和责门失弛缓症.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6):458.
[2] 蔡秀军.腹腔镜食管裂孔疲修补、胃底折叠术的综合评价.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
[3] 康俊风.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1024.
[4] 蔡秀军.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的综合评价.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