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0-08-15凌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6期
关键词:养心稳定型冠脉

凌云

作者用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4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 9月至 2009年 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6例,其中男 24例,女22例,年龄 41~90岁,平均(52.23±6.94)岁,随机分为 2组,观察组男 13例,女 10例,对照组男 12例,女 11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 2007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确立,并排除伴有严重急、慢性病(如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严重疾病)冠心病患者不列入研究对象。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加服用养心氏片(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片,3次/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他丁类、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 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做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1.5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①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②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心电图改善;③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④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心电图检查无明显改善。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观察组 23例中显效 12例(52%),有效 8例(35%),无效 2例(9%),加重 1例(4%),总有效率 87%。对照组 23例中显效 7例(30%),有效 8例(35%),无效 7例(30%),加重 1例(4%),总有效率 6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缺血心电图改变 23例中,显效 7例(30%),有效 11例(48%),无效 4例(18%),加重 1例(4%),总有效率 78%。对照组有缺血心电图改变者23例中,显效 5例(22%),有效 6例 (26%),无效 9例(39%),加重 3例(13%),总有效率 48%。2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2组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现对肝肾及造血系统功能的损害。

3 讨论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是指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心绞痛,其发病基础主要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养心氏片主要成份由黄芪、灵芝、淫羊藿、当归、葛根、丹参、党参等药物组成。黄芪[2]可直接扩张外周血管,起到降压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灵芝所含灵芝多糖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可减慢心率,使间期延长,T波倒置或双相、ST段压低得以改善;淫羊藿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外周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当归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作用,可增加心肌血液供应;葛根中的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有明显的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使正常和痉挛状态的冠脉扩张,改善冠状循环,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缺血反应。同时还能改善心肌氧代谢和乳酸代谢,提高心肌工作效率。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丹参素可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而不增加心室作功及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血液黏度的降低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3,4]。养心氏能使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全血黏度高切、低切降低,恢复冠状动脉的弹性,改变血小板凝固,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功能。养心氏片在改善临床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方面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养心稳定型冠脉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夏至养心喝“三茶”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夏季穴位养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