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大肠癌 30例临床分析

2010-08-15薛伟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6期
关键词:误诊率结肠镜大肠癌

薛伟红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好发于中老年人,但青年(<35岁)大肠癌作为大肠癌的特定类型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由于种种原因,临床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较高,待确诊时多已属中晚期。我院自 2002年 5月至 2009年 5月共收治青年大肠癌 30例,占本院同期大肠癌的14.56%,其中开始临床误诊 19例,误诊率 53.33%。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男 16例,女 14例,男女比 1.14∶1;年龄 18~35岁,平均 26.7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 2月 ~2.5年,其中 3个月以内 4例(13.33%),3~6个月 12例(40%),7~12个月 10例(33.33%),12个月以上 4例(13.33%),平均病程 8.2个月。便血及黏液便 24例(80%),腹痛 17例(56.66%),排便习惯改变 22例(73.33%),便形状改变 17例(56.66%),腹胀 16例(53.33%),腹部包块 6例(20%),贫血、消瘦 6例(20%),不全肠梗阻 4例(13.33%)。癌肿部位:直肠 13例(43.33%),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6例(20%),乙状结肠 6例(20%),结肠脾曲 1例(3.33%),横结肠近肝曲侧 1例(3.33%),结肠肝曲近升结肠侧 3例(10%)。直肠和左半结肠 26例(86.66%),右半结肠 4例(13.33%)。癌肿侵全周 10例(33.33%),超过肠周径一半 13例(43.33%),不超过肠周径一半 7例(23.33%)。大肠癌伴转移 3例。

1.2 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 本组均经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为大肠癌,其中黏液腺癌 13例(343.33%),管状腺癌 5例(16.66%),低分化腺癌 10例(33.33%),未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各 2例(6.66%)。Duckes分期:A期零,B期 7例(23.33%),C期 15例(50%),D期 8例(26.66%),C、D期共23例(76.66%),。

1.3 诊断和误诊 临床诊断为大肠癌 11例,误诊 19例,误诊率 63.33%,其中误诊为痔疮 8例(26.66%),炎性肠病和息肉 6例(20%),普通不全性肠梗阻 2例(6.66%),慢性阑尾炎 2例(6.66%)。

1.6 治疗结果 直肠癌行根治术 1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 1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 2例,姑息性手术 2例,仅行剖腹探查 2例。根治术 5年生存率为 39.56%,4例晚期患者仅行姑息性手术或剖腹探查后,生存期未超过 8个月,8例在 1年内死亡。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 我国青年大肠癌占大肠癌发病率的 9.9%~15.3%[1],本组与其相符。癌肿好部位直肠及乙状结肠乙状结肠,右半结肠少。青年大肠癌确诊晚,误诊率高,本组误诊率为 63.33%。本组病例青年大肠癌确诊时无早期大肠癌,均为中晚期,绝大多数病例病理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病程短、预后差。实践证明,确诊晚是造成青年大肠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年龄越小,预后越差[2]。近年由于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环境因素、工作压力大等,大肠癌包括青年型大肠癌有增多趋势,为了提高其治疗效果,应警惕大肠癌疼特别是青年大肠癌,注意用肠镜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青年大肠癌非常重要。

2.2 误诊分析 大肠癌开始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或无任何症状,如排血便、易与内痔、肛裂等混淆,排脓血便、下坠感易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混淆,右下腹痛易与阑尾炎等混淆,腹部肿块易与阑尾脓肿、大肠内粪块等混淆。如遇上述患者,2周内治疗后无好转者,应想到大肠癌的可能性,及早劝说进行相关的检查;青年大肠癌常隐匿性生长,青年人自认为自己一向身体很棒,非特异性不适未引起患者本人的重视。同时,医生过分强调年龄因素,认为年轻人一般问题不大,青年人患癌症少,只想到痔疮、肠炎、痢疾、阑尾炎、肠梗阻等常见病多发病,医生要充分认识到增多的趋势和青年大肠癌存在可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其是否便血、大便变形、有或自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史、息肉或大肠癌家族史,既要全面体检,又要有针对性作直肠指检和结肠镜等检查;患者看病不要过分地依赖熟人,注意要选对科室,患者就诊科室不合适有可能误诊漏诊。此类患者适合到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就诊。肛肠科医生检查患者发现却是有痔疮,但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犯了程序上的错误,就先按痔疮治疗吧。对于有便血的患者,就是有痔疮,也应该先作结肠镜检查等后,检查结果无其他疾病,再按痔疮治疗也不迟。直肠指检可以发现 80%的直肠癌[2],不重视或仅靠直肠指检均有可能误诊漏诊;如大肠癌有伴发病时,尤其是伴发病突出时更易误诊。如血便患者到肛肠科体检确实伴痔疮,贫血者确实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等;在青年人中要注意普及肿瘤知识大肠癌知识,警惕早期信号,有可疑症状及早就医,建议其到正规医院就诊,对青年大肠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3 早期诊断 近年大肠癌其中包括青年大肠癌有增加的趋势。因其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病程的隐匿性及早期表现不明显等不是特征的特点,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实践证明,确诊晚是造成青年大肠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年龄越小,预后越差[3]。因此提高青年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使其得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应普及肿瘤知识的教育,特别要纠正青年人不易患癌症的偏见。医生要增强责任感,养成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习惯,积极动员即使无特异性症状者、年龄在 40岁以上者、高危人群等做结肠镜检查,需要者行无痛结肠镜,避免误诊漏诊,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和早期治疗的效果。

[1] 陆汉明,邵正才.青年人结直肠癌 83例临床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0,3(4):243-244.

[2] 刘宝善.大肠肛门肿瘤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3.

[3] 齐兆生,刘志明,郭炜.腹部外科临床实践.中国医药技出版社,1996:305.

猜你喜欢

误诊率结肠镜大肠癌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