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2010-08-15夏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瞳孔单侧脑血管病

夏云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系因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 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部位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的基底动脉顶端,其中任何两条以上血管闭塞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36例TOB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急性发病,CT及MRI见基底动脉尖所属的五条血管供血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同时出现病灶即可诊断。

1.2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1~85岁,平均65.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6例(72.2%)、糖尿病史8例(31.5%)、心脏病史12例(未改35.29%),其中合并心房纤颤7例(未改20.59%)脑血管病史7例(70.59%)、高血脂22例(64.71%)。

1.3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数字未改)31例(嗜睡15例、浅昏迷9例、中昏迷3例、深昏迷4例);眼球垂直运动障碍25例,外展麻痹8例,外展位2例,双眼睑下垂11例,单眼睑下垂5例,水平眼球震颤7例;双瞳孔散大18例,双瞳孔缩小11例,病侧瞳孔散大4例;同向偏盲9例,同向象限盲3例,皮质盲4例;构音障碍17例;四肢瘫12例;右偏瘫7例,左偏瘫4例;半身投掷症2例,共济失调3例。

1.4 影像学表现 34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3例行MRA检查。双侧病变24例(70.59%)单侧病变10例(29.4%),3处及3处以上病灶18例(52.64%),余为两处病灶。丘脑梗死22例(64.71%,双侧10例、单侧12例),中脑梗死15例(44.12%,双侧2例、单侧9例),颞叶梗死7例(20.59%,双侧4例、单侧3例),小脑梗死8例(23.53%,双侧1例、单侧7例),桥脑梗死3例(8.83%)。3例MRA结果提示脑动脉变细,分支稀疏,其中2例双侧大脑后动脉,1例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流信号降低,模糊,提示血流不畅。

1.5 治疗及预后 本组于入院后均给予脱水、利尿、血液稀释、抗凝、溶栓、活血化淤、脑代谢剂,清除自由基及对症治疗等综合疗法。病程21~62 d。治愈11例(注意数字),好转18例,持续性植物状态1例,死亡6例。

2 讨论

TOB由Caplan于1980年首先提出并命名,随着对本病的逐步认识,TOB临床发病并非罕见,本组TOB占同期1021例脑梗死病例的6.17%。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TOB病因以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及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多见,危险因素中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及有NAO脑血管病史,此外高血脂症、吸烟、颈椎病等亦是TOB的危险因素。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组以眩晕、呕吐起病占43%,共济失调占17%,眼球震颤占14%,说明眩晕、呕吐及共济失调是该综合征一突出特征。本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36%),说明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是TOB的主要症状。此外本组肢体瘫痪占33%,偏身感觉障碍占11%,38%出现视觉障碍,8%出现行为异常。

影像学检查对TOB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与CT相比,MRI具有清晰显示后颅凹的梗死灶,病灶检出率高,功能成像能显示缺血早期的病灶等特点,是TOB最佳检查手段。梗死血管的大小,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严重程度,侧枝循环建立的快慢等代偿情况决定了脑组织缺血或梗死的部位及大小范围,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可不一致,其最大特点是双侧丘脑对称性成蝶形低密度灶,伴大脑、小脑、枕叶等梗死。此外椎基底动脉造影可了解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以及再通的情况,所以“TOB”实际上是一种动态概念。

TOB的病因与缺血性脑卒中基本相似,故治疗应积极争取在6 h内溶栓,也有学者提出延长至12 h,辅以抗纤、抗凝、脑细胞保护剂、抗自由基、阻止钙超载等多种治疗;导管介入下局部动脉溶栓,效果最佳,后遗症少;静脉溶栓效果次之,后遗症多;未溶栓者预后不良。其预后与梗死部位、范围和侧支循环建立速度的快慢有关,闭塞受累的血管越多,梗死面积越大,病情越重。TOB的病死率高,约25%病例死亡,存活病例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组4例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治愈,余均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原则,予以脱水降颅压、抗凝降纤等对症综合治疗。

总结分析本组病例,TOB具有如下特点:(1)中老年人,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2)急性起病,病情进展快,来势凶猛;(3)突发眩晕、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内、外肌麻痹等多种病灶表现,幕上、幕下症状同时出现,少数出现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4)易并发应激性溃疡、顽固性呃逆及中枢性高热甚至多脏衰竭;(5)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尽早行头颅MRI检查,明确诊断,争取尽早溶栓及全面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瞳孔单侧脑血管病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