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病变-人工血管置换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
2010-08-15殷慧智郑艳华白雪申翠萍
殷慧智 郑艳华 白雪 申翠萍
主动脉病变-人工血管置换术术中阻断循环或降温时都会对重要脏器造成损伤。因此,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术中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10月共为3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单纯升主动脉病变,不涉及主动脉弓的15例,主动脉弓手术8例,降主动脉10例,胸腹主动脉手术4例。
1.2 结果 37例患者中有一例主动脉全弓置换患者昏迷72 h后苏醒,一例术中就行透析,术后又行透析3 d,肾功能方恢复。37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随诊半年内无动脉瘤复发,可正常生活和学习。
2 保护措施
2.1 术前评估和准备
2.1.1 术前常规检查 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食管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多排CT检查,以评估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和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查肺活量,血气分析,拍胸正侧位片,查第1 min肺活量<1000 ml者禁忌手术,PO2<50 mm Hg,PCO2>60 mm Hg者禁忌手术。化验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凝,评估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及肝肾功能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精神状态,向患者说明手术必要性,使其主动接受手术,以良好心态去配合。
2.1.2 术前准备 ①术前戒烟2周以上。本组有5例患者术前有发热、感冒症状,均给予用抗生素治疗3 d,待血象恢复正常后方行手术。有3例Ⅲ型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术前出现休克症状,经积极抢救对症治疗后病情趋于平稳后方行手术治疗;②中等以上的高血压术前控制好血压后再行择期手术,要一直服药到手术前,术后也要尽早恢复用药。12例手术术前均给予安定、降压药物口服。对于多发、多源性室性早搏需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进行药物治疗;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则应增加窦律,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否则应先安装起搏器;糖尿病患者术前控制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或17.5 mmol/L内,纠正患者的营养状态,消除潜在并发症;对于尿毒症患者首先通过血液透析纠正高血钾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使内环境相对稳定后再手术。
2.2 手术中监测 有创监测:动脉压监测,CVP:肘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测压。手术复杂者,采用桡动脉,下肢采用股动脉或足动脉穿刺测动脉血压,如采用上下身分别体外循环灌注时,上下肢都要有。
2.3 术中采取措施 ①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时,本组病例有4例行深低温停循环,深低温在12℃ ~20℃之间,停循环时间为12~20 min,停循环后无缺氧并发症发生。16℃时可停循环30 min,12℃ 时可延长至 45 min[1];②药物:应用保护肾和脑和脊髓的药物,如利多卡因、甘露醇、冬眠灵、辅酶A等;③维持血压稳定:在阻断大动脉前要进行控制性人工降压,体外组在开放大动脉前先输血输液,用抗酸药物;④预防气栓:应用心肌停跳液或保护液,经上腔静脉进行逆行灌注时尽可能提高血氧分压,纠正脑缺氧,但压力不易过高[2];⑤备多种通路。备3~4条能快速输血通路,备好血、新鲜血浆、血小板及胶体,常采用肘静脉和股静脉通路[3]。
[1]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0.
[2]董培青.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1.
[3]冯幕贤,谢庆.主动脉夹层瘤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全弓置换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