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36例
2010-08-15高颂英
高颂英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近20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剖宫产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也越来越多,各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若保守治疗无效,为挽救患者生命,多以切除子宫为结局。贺州市妇幼保健院院近几年来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术中出血36例,方法简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本院住院分娩共5318例,其中剖宫产1826例,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165例,采用宫腔填塞纱条36例,年龄20~38岁,初产妇19例,有流产史22例,经产妇17例(其中前次剖宫产史2例),孕周32~41周。
1.1.2 出血原因 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为单纯性子宫收缩乏力19例,占出血总数的52.78%,发病原因为巨大胎儿、产程停滞、产程延长、头盆不称各4例,以及胎盘早剥3例;其次为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致胎盘剥离面出血10例,占27.78%,其发病原因均为前置胎盘;再次为胎盘粘连及部分植入6例,占16.67%;1例填塞失败,宫腔出血不能控制,诊断为DIC后行子宫子宫切除术,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有效率达97.22%。
1.2 宫腔填塞纱条的指征及方法
1.2.1 宫腔填塞纱条的指征 对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经子宫按摩,应用宫缩剂,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静脉推注钙剂,出血部位缝扎,热盐水湿敷子宫等处理无效时,出血量超过500 ml仍不能控制出血的施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可适当放宽宫腔填塞指征,预防性应用此法。35例有效,1例因DIC行子宫切除术,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有效率达97.22%。
1.2.2 宫腔填塞的方法 采用一次性宫腔填塞包,纱条用甲硝唑浸透挤干后,分子宫上、下段两部分进行填塞,以手或卵圆钳持夹纱布的一端,将纱布从子宫切口放置至子宫底部,来回折叠填塞宫腔及子宫下段,当填塞至子宫切口处时,应估计还需用纱条的长度,剪下后用卵圆钳将此纱条末端从子宫切口往下放置于宫颈口外2~3 cm处,将余下的纱条塞进子宫下段,填紧不留死腔,自两侧角向中间连续缝合子宫切口,注意不能缝到纱布,子宫切口缝合时建议单层连续缝合,在子宫切口的中央预留2 cm暂不缝合,观察数分钟后没有活动性出血,则可以缝合子宫切口。术后注意观察出血、宫底高度,常规用缩宫素3 d,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纱条放置时间及术后处理 纱条放置时间为24 h,24 h后消毒外阴,在静脉点滴缩宫素下,从阴道缓慢取出纱条。取纱条后观察30 min,如无出血方可送回病房。
2 结果
36例患者经宫腔塞纱后有35例流血停止,术后宫底高度无明显变化,于术后24 h顺利取出纱条,1例填塞失败,宫腔出血不能控制,诊断为DIC后行子宫切除术,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有效率达97.22%。
3 讨论
宫腔填塞术是产科较古老的止血方法,其作用机制是刺激子宫体感受器,通过大脑皮质激发子宫收缩,同时纱布压迫胎盘剥离面而止血[2]。长期以来,由于顾虑到宫腔填塞纱条可能引起严重感染,而且若填塞留有空隙可发生隐匿性止血等弊端,临床上较少采用。随着对此方法的重新认识,尤其是发现其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能立即见效,且止血效果好,并保全了子宫,这一方法逐渐被广大产科医生接受。对剖宫产术中严重宫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者,特别是前置胎盘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活跃出血的患者常规处理无效时,及时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继续出血少,术后取纱也无困难,其成功关键是掌握操作手法。
宫腔纱条填塞术对保留严重出血患者的生育机能有一定的意义。这是因为子宫不仅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也是激素的靶器官,其本身也产生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参与许多生殖生理变化。子宫若被切除,即使保留卵巢也比子宫完整的正常妇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高3.3倍[3]。宫腔纱条填塞压迫止血法能尽最大可能保留子宫,不失为一种好的止血方法,保持了患者正常的生理及生育功能。
近年来经皮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越来越引起重视,其技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止血快,疗效肯定,可保留子宫等优点,行栓塞术的医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而且必须去有条件的医院实施,介入放射科的特殊设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宫腔纱条填塞术具有方法简单,止血快且效果明显,不增加产褥感染及切口感染和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易掌握,能避免子宫切除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
[2]应豪,王德芬.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5(19):262.
[3]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