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及对策

2010-08-15西南财经大学姜斌宇

中国商论 2010年8期
关键词:技术壁垒保护主义金融危机

西南财经大学 姜斌宇

金融危机导致各国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于是各国出于自身眼前利益,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大国,遭遇到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1 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主要形式

新贸易保护主义(New Trade Protectionism)又称“超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目的是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其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1 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一种非关税壁垒,以技术为支撑条件。进口国在实施进口贸易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条例、规定、认证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等来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从而增加进口难度。这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1.2 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此作为市场准入条件。

1.3 反倾销

反倾销是指对国外商品在本国市场的倾销所采取的一系列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外国倾销的商品增收“反倾销税”,迫使其提高售价。以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例,从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年到2006年6月,世界范围内共发起2938起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以高达500起的总数排第一,占全球总量的17.02%,数量是排名第二位的韩国的2倍多。

1.4 蓝色壁垒

蓝色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它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它是一种以保护劳动环境和劳工权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目前,全球的一些大采购集团都非常青睐有SA80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这促使很多企业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从而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2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经济互相依存,自由贸易能顺应各国经济发展。但是金融危机下,很多国家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至少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2.1 贸易利益大幅下降

众人皆知,自由贸易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实行新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在短期内维护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使生产者获得了少量的生产者剩余,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则是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一方面产品供应减少,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余地也大大减少。

2.2 违背自由贸易原则

国民待遇等原则严重妨碍了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纷纷要求和承诺消除非关税壁垒和降低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产品、设备、技术等元素因为贸易壁垒而各自分离。这样,世界经济就像一潭死水,不仅不能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利益,反而会严重摧残本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2.3 不利于缓解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已经陷入困境,在全球企业投资和消费者需求下降之际,一旦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那么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就会被关闭,世界经济也会因此减缓恢复的速度,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某一个国家开始搭建贸易壁垒,那么它的邻国也会开始搭建,然后将是邻国的邻国,这样下去最终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下,倘若各国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企图独善其身,那么金融危机的影响将会进一步扩大。

2.4 贸易摩擦增多

2008年全球21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的调查高达93起,涉案金额约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分别为15%和35%。整体上看,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数量多、涉案金额大、涉及领域广、危害严重,并且我国受到的各类贸易限制措施也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隐蔽化和长期化的趋势。贸易摩擦最终将重修贸易壁垒,引发全球贸易战,导致世界贸易额急剧下降。

3 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危害巨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针对目前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3.1 构建特色技术壁垒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用技术性语言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各国的必然选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技术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规范性和差异性仍然还有待提高。就目前而言,我国应着眼于未来,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贸易技术壁垒体制的建设。

3.2 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培养本国的跨国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对外投资企业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外汇储备充裕的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和技术,参与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3.3 注重产品创新

全球化与自主化是一对矛盾,我们不仅要参与全球化,而且要坚持自主化。自主化不能闭门造车,要吸收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进一步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立中国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企业应该尽量跳出恶性价格竞争的怪圈,追求产品的差异化和品牌的自主创新性,竭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 全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营销能力

我国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充分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营销能力的提升,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加大投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3.5 熟练运用WTO规则

金融危机下,中国要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利用反倾销、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新贸易保护手段限制中国出口并不是一种暂时现象,而是一种长期趋势。因此,要克服这些壁垒,一方面中国必须树立新的发展战略,把出口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中国要加强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加入WTO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能否得到应得的公正待遇,还要靠熟悉和巧妙地运用WTO规则。

3.6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

中国是WTO重要成员,我国应该在国际贸易多边谈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努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3.7 海外并购

金融危机造成国外的股票和资产严重缩水。然而人民币却在升值,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次海外投资、逆市并购的机遇,所以我国企业在这个时候应该尽量抓住机遇进行海外并购。相对而言,金融危机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很多企业投资潜力巨大,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沿海企业走出去实施海外并购。

4 结语

总之,贸易保护主义救不了本国经济,反而会引来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大战,把全球贸易经济领入了死胡同。现在我们只能联手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整顿,全球经济才能真正回春。

[1]刘金平.浅谈反倾销的“双刃剑”效应与我国的应对之策[J].中北大学学报,2006,(04).

[2]陈传兴.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原因及对策[J].国际贸易,2006,(04).

[3]葛丹.金融危机下中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J].商业时代,2009,(21).

[4]冯智,黄晓凤.国际贸易“双赢”的约束因素探折[J].当代经济,2006,(07).

[5]金迎春.金融危机下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J].经贸实践,2009,(07).

猜你喜欢

技术壁垒保护主义金融危机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在技术壁垒下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浅析中国铁路货车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企业品牌战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策研究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