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与我国劳资关系探究

2010-08-1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谢昕张阮

中国商论 2010年26期
关键词:劳工跨国公司全球化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 谢昕 张阮

跨国公司与我国劳资关系探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 谢昕 张阮

本文论述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劳资关系平衡格局被打破的现状,我们既坚持发展经济,又要切实保护劳工利益。我国目前应该采取加强劳动保障立法、借鉴国外经验形成多个压力集团、改变吸引外资的观念等方式来切实保护我国劳工利益。

跨国公司 劳资关系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资本全球化为中心展开的全球化进程,金融和资本市场全球化得到巩固和强化,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自由流通,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于是那些劳动力廉价、法律制度完善、投资环境良好、贸易自由畅通的地区就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资本拥有者纷纷在具备这些特点的地主投资设厂,建立了跨国界的公司,构建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销售网络。

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发展、壮大,它对劳资关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

1 劳资关系平衡格局被打破,资方处于强势地位

经济全球化改善了资本的生存环境,使资本日益摆脱主权国家的束缚,有了更多选择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自由。近年来,以资本做后盾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化提供的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强硬、傲慢的角色:它迫使政府削减社会福利,降低关税,放松各种管制,指责政府福利要求过高,工资水平定的太高,对企业工会指手划脚,埋怨工会阻碍经济发展,并以资本外迁、关闭工厂来挟工会让步;对资本输入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凭借比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得多(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的优势,保持劳动要素买方垄断的优势,在职工工资、劳动保护、福利保险方面非常苛刻,同时提供要求宽松自由无限制的投资环境,否则以撤资来挟东道国。跨国公司在超越国家力量成为主宰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强大势力。

同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从全球化中获得的发展机会是不对称的,就业岗位正在成为最稀缺的资源。集体谈判曾是工会维护劳工利益的主要途径,并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

平等谈判、劳资双方地位对等、制定规则这三种方式欧美国家调整劳资关系的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加速,跨国公司开始全球拓展业务,其生产行为及全球投资的不可检测性,使工会的谈判能力和政府的干预能力降低。另外,很多国家还对政府干涉企业劳资谈判的规定做了重新修订,从而使跨国公司牢牢掌控劳资谈判主动权,迫使许多工人与雇主签订了个人合同,从而剥夺了工会的集体谈判权。

跨国公司通过以解雇人员或关闭工厂相威胁,作为与各国工会就工资进行谈判的筹码,从而可以在不同国家的配置劳动力。世界范围的资源流动和全球化的生产,使跨国公司可以规避国际劳工法规,并且不受东道国劳工立法的制约。此外,劳工市场引进的灵活雇用机制,减少了对大部分工人的安全保障。

各国工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谈判困难还有一点来自于他们和“实际”决策者之间的距离,这加剧了工会在谈判中的不利地位。

2 经济全求化背景下应对劳资关系的对策

2.1 加强政府主导地位,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兼顾效率与公平

发达国家当年以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制度约束构建劳资关系体制,找到社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发展之间的结合点,调整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高速发展。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应该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让广大民民群众受益。

一个国家的政策取向及其有效实施是实现劳资关系稳定及劳资平等的关键。我国目前从立法上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并不彻底。《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集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但同时又规定“可以”签订个人合同,这就给了跨国公司拒不签订集体合同最好的挡箭牌,可见我国目前在劳动保障立法领域还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

2.2 借鉴西方经验,发起全社会的抵制和抗议运动

不断高涨的社会责任运动同样影响到了西方国家的投资者,他们甚至发起了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倡导“道德投资”,这些德组织直接向他们认为不遵守商业道德的公司施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股东要求其管理层实施负责任的行为标准。从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看,企业目标是否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有可能是短命的。因为利润最大化追求来自于股东利益,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目标定位在多个方面,关照到企业利益相关人—— 股东、雇员、管理者、消费者、社区、政府的多重利益,通过利益相关的关系整合与博弈,实现企业稳定的发展和长久的赢利。经营效益是企业目标,但不是惟一的目标,当企业建立起多元目标体系时,如就业目标、满足消费者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都将容纳到企业目标之时,社会责任的理念就在企业发展之中了。

“社会责任标准”作为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该国际标准包括了: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管理体系等九大方面的限制性要求。国际零售集团几乎每家都强调尊重人权、保护环境,因为只有尊重人权、保护环境的企业,才不会因损害工人的利益

上述种种为我们提供了应对改善劳资关系的新思路,作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必须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我们应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经验,政府、各类社团组织、甚至包括资方的各种利益集团都一起来努力,关注弱势群体,提高劳工待遇。

2.3 改变吸引外资观念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优势条件,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为吸引外资,较易出现经济效益,轻劳工权益的现象。近年来,压制劳工权益的事情是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地方政府片面最求GDP增长率,误把吸引外资作为政绩来炫耀,于是助长了外商严重侵害中方劳资权益的掠夺式经营。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信息沟通更为顺畅,吸引投资的条件已经从劳资成本上开始转移,跨国公司在考察投资地点时着眼的是全球利润。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理念:既重视资本拥有者的利益,也应重视劳工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护;既重视经济竞争力的加强,也要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一般来说,东道国政府的办事效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法制方面的健全程度,熟练工人的多寡都都是跨国公司对其投资所参考的主要依据。这给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启示就是: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项目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业,从提高本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我国目前虽然处于一个资本占优势地位的国际大环境,但是我们既要坚持发展经济,又要切实保护劳工利益。我国目前应该将加强劳动保障立法、形成多个压力集团、改变吸引外资观念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切实保护我国劳工权益,形成资方、劳方合作双赢的局面。

[1] 马丁·史密斯,王小颖.新工党的阶级理论评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

[2]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刘丰.欧洲经济的未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

[3] (美)丹尼尔·奎因·米而斯,李丽林,李俊霞等译.劳工关系(第五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 拉尔夫·达伦多夫,张世鹏.向前展望:全球化的机会与风险[J].国际政治研究,2005,(2).

[5] 郑桥.全球化与劳资关系[J].新视野,2001,(2).

[6] (美)帕拉哈拉德,伊夫·多茨,王文彬等译.跨国公司使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F272

A

1005-5800(2010)11(c)-215-02

谢昕(1966-),男,湖北鄂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关系研究;

张阮(1987-),女,山东商河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关系研究。引起罢工,也不会因此被政府查封,这样才能做到准时供货,才能保证零售商自身的利益。

猜你喜欢

劳工跨国公司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目击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本地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