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开发建立多元媒介的思考
2010-08-15敏贤昌
敏贤昌
(甘南日报社, 甘肃 合作 747000)
数字化、电子化时代的来临改变了纸质媒介的生态空间。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势。报业在与电子和数字化媒体竞争中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媒介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开发和建立包括电子、数字媒体在内的多元媒体,与时俱进,借鉴其他媒介的一切优点为其所用,大力发展数字报业,完善多元化报业建设,构建多元化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制约,报纸发展单一,纸文化产品单调,宣传工具严重缺少,且手段落后。在大多地区,地方党报成了唯一的纸质媒体,也发挥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兴起对地方党报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仍以传统思维和模式办报显然滞后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只有充分利用数字、网络优势进行媒介融合,开辟网络版、手机版,开发多元化的纸质媒体,不断适应广大读者阅读需求,党报的发展才会进入一个具有很强后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确立党报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为建设多元化新媒体创造积极条件,提供强大支持
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此条件下,加强党报自身建设,确立党报的核心和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加强党报与新媒体合作互动,大力加强自身的新媒体建设,借助新媒体扩大、延伸党报的影响力,依托新媒体的技术发展党报,便成为新形势下党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抉择。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陈振兴在回顾报业发展成就时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现有八报两刊一网站,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关键是要做好主业,要把办报作为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只有把报纸办好了,才有实力去办新媒体、去涉足其他的产业。”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要努力把党报做大做强,报纸始终是党报系列、多元化媒体的主业,是党报文化产业上的“第一资源”,也是党报产业整体事业发展的核心力所在,要进一步确定党报的主报地位,发挥主报的政治优势。大胆尝试新闻创新,通过调整版面结构和版式版样,扩大信息容量和时尚新锐的深度报道,建立起名牌新闻栏目和特色版面,帮助读者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解放的旗帜,与时俱进的号角,争先进位的典范,创业创新的引领者,实现成为一流党报的目标,为建立党报产业链新媒体创造积极条件。
以党报为主体,创办和开发报刊物等多元化纸质媒体
目前,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社会信息需求,已突破单一媒体、单一方面的局限,向多媒体、全方位趋向发展,这是报业走集团优化媒体结构的社会依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提高,党报的政策性、严肃性 、权威性、政治性作用在都市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文化需求中已难以满足读者需要,都市类报纸侧重为都市类人群服务,特点在于悠闲、休闲性,娱乐趣味性,调侃写实性,街头巷尾家常性,内容多样性,信息综合性;专业类报刊独具行业特色,引领行业发展,是现代社会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源头;都市类媒体和专业化报刊的这种功能是党报所不具备的,而又是读者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在民族地区党报确立主流媒体地位的同时,创办都市类、专业类报刊是现代纸质传媒的又一要求,是促进报社发展的一大机遇。另外,通过创办各种新媒体,还可提高党报的核心地位,强化核心作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裁梁泉说:“广州日报报业在新媒体方面非常重视,网上的电子商务,手机报纸等都在尝试,其主要目的是不断利用新媒体来加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报网资源共享。作为党报,利用新兴媒体可克服互动性不强、信息容量有限,新闻时效性不足的问题。”
1.加快周末报、都市报建设:加快发展周末报、晚报等都市类报纸的建设,根据市场的变化,加大对周末报、晚报等都市类报纸的扶持和投入,使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报业市场中不断壮大,成为都市类报纸的市场领先者,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加快专业报建设:按性质讲,建设商业类、信息类、服务等类别的报纸;按行业讲,建设教育类、少数民族体育类、文化类的报纸,如以商为主,多种内容综合的《西部商报》、以信息为主的《生活向导》、以时尚前卫为主《生活时空》、以文化为主的《文化纵横》等。各报刊在定位上要错位互补,内容上要各具特色,版面上要大胆创新,形成品牌的市场号召力和读者影响力,在读者分流中营造新的市场,在各自的市场定位里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自甘南合作建市以来,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都有了新发展、新进步,人口增多,文化纷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读者仅依靠阅读传统党报获取信息已感觉信息量少、面窄、单调、不广泛。面对这种发展现状与需求不一致的矛盾,2008年甘南日报社创办了都市类报纸《羚城周末》,《羚城周末》突破传统党报的版面限制,以八版小报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内容丰富多彩,确立“本土就是主流、民族就是特色、品质就是高度”的办报思想,国际、国内,省内、省外,柴米油盐、国家政治,军事体育、都市情感等内容无不包含,真可谓精彩纷呈,爱不释手,一报难求。刊发时间安排在每个星期日,与党报正刊相弥补、相呼应,极大的满足了当地少数民族各界群众的阅读需求。
3.加强刊物类建设:根据本地区实际,着眼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等各种资源,开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杂志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提高报社声誉,提高党报知名度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在甘南地区,根据藏文文学发展积极的条件,各种协会创办了文学类刊物《章恰尔》、《达赛尔》等,根据这些杂志的成功发展经验,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杂志业有很大的空间和优势,因此,以地方党报为中心,开发建设各类刊物,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推出民族地区的品牌杂志也是党报建设多元化媒体的一种办法和思路。
以党报为主,培育和建设各类电子媒体,丰富读者的信息渠道
为应对各种新兴媒体的竞争,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在创办各种纸类媒体的同时应该主动出击,根据时代的发展经营报业,利用高科技带来的新兴媒体发展机遇大力开拓创新,拓展报业宣传渠道,从报纸到网络、移动、视频。在这一点上,《扬子晚报》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1998年《扬子晚报》就进军创办了网络版,几年前又推出《扬子手机报》,同时,开辟了华东地区首家新闻媒体主办的“96096”呼叫中心以及“扬子随身看”、“扬子QQ吧”等多项服务平台。凡文中提到的各种资源利用与多元经营方式,都要求报业经营者跳出已知领域,接近并逐渐熟悉陌生行业,唯有如此,报业资源才能真正得到开发,报业才能得到更多成长性业务的持续支撑。深圳新闻网总编辑关飞说:“面对新媒体的崛起,我们不要失去信心,要发挥平面媒体的优势,进一步实现我们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两个舆论阵地,一个是传统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一个是网络媒体,两个舆论阵地都要做好。要利用新媒体搞好报业经营创收。最近我们又开办了房地产网、车展网等四个特色网站,这主要是从经营这方面考虑,四个特色网站和报纸行业经营结合起来做,达到报网互动的目的。”近年来,甘南日报社为了开拓这一领域,积极着手手机报项目,这种作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来讲也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它更加丰富了党报的宣传方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是现代传媒对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发展的又一要求。
我国报业经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年前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即坚持办报为主,在办好报纸的前提下,开展多种经营;1992年,提出发展报业经济的新概念和新目标,促进报业经营活动登上新台阶;1996年,《广州日报》正式挂牌,开始了首家多元化媒体试点工作,之后,面对电子媒体的出现,以党报为中心,多元化媒体建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总之,通过对报业发展几个阶段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报事业的进程中,只有我们真正把报业重心从“内容”转移到“资源”,不断发现、整合资源,真正了解不同行业的多种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并最终成为多个相互联合,但又相互独立的主体时,我们才能真正完成报业转型之路,才能在这样一个“融合”的时代里实现党报报业的强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