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作用和建议
2010-08-15洛阳理工学院郑郁
洛阳理工学院 郑郁
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作用和建议
洛阳理工学院 郑郁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已成为“朝阳产业”,会展旅游经济正成长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本文首先阐释了会展旅游经济的涵义,而后论述了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几点建议(即应构建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应提高会展旅游的国际化程度、应加快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应树立会展旅游的品牌形象等建议)。提示我们,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该有更明确的认识,并应群策群力,以促进我国各地区会展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发展 会展旅游经济 涵义 作用 建议
会展旅游业是当前我国的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会展旅游经济正处于较快的发展之中。会展旅游经济已被誉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市场走势的风向标”和“助推器”。本文将对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
1 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重要作用
会展旅游经济是指以会议、展览、竞赛为主要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会展举办地参加会议、展览及相关活动,使参展者和参展地之间、游者和参展者与参展地之间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1 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以促进服务经济的发展
服务经济是近五十年来崛起的新经济形式,它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服务业乃至对外服务贸易的广阔的市场经济门类与形式。具体来说,所谓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在国外,服务经济已基本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早在2001年,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美国是76.3%、英国是72.6%、法国是72.5%、德国是69.7%、日本是71.5%、意大利是69.5%、加拿大是66.1%。事实证明,发达国家都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8~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服务业产值在国内GDP中所占比重为40.2%,低于全世界69.0%的比重(2006年数字),低于2007年低收入国家47.5%、中低收入国家的58.6%、上中等收入国家的64.0%的比重。又据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9.1%。这说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服务业还相当落后,距离服务经济时代还较远一些。会展旅游经济是服务经济具体的重要体现形式。所以,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就能起到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1.2 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以提升会展旅游业的能级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显示,会展“业内活动持续活跃,品牌化态势逐步形成。第五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会展教育论坛、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年会、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第三届中欧会展经济国际合作发展论坛等业内活动在年内顺利召开。这些活动都已经连续举办多届,并具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活动规模和层次都有所提升。”报告还认为,在我国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会展业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中国会展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管理制度变革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将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又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能级大大提升。据上所述,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也有提升我国会展旅游业能级的作用。
1.3 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以获取更多的直接的经济效益
会展旅游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无烟工业”,它可以产生较高的直接经济效益。据专家测算,仅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直接的收益和经济的繁荣。其中,美国1年举办200多个商业展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从国内来看,仅“北京第六届国际汽车展”,就有40万观众前往观展,光门票收入就相当可观。又据《国家旅游局发布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国内旅游接待约为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其经济效益显著。所以,发展我国的会展旅游经济,还能起到获取更多的直接经济效益的作用。
2 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2.1 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构建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深入分析会展旅游的市场运作模式,寻求会展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理想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会展旅游。因为会展旅游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牵扯许多环节。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门的、权威性的会展旅游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对会展旅游业进行有效的规范、监控和管理,理顺好各方关系,整合好会展旅游资源,有效协调、引导会展旅游的开展,使会展公司和旅游企业能相互合作, 共同推动会展旅游市场正常运作。只有构建良好的市场运作机制,为会展旅游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竞争秩序和规范化管理的竞争氛围,才能不断提高会展旅游的综合效益。
2.2 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加快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会展人才是会展经济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加快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在现代会展旅游业中,会展专业人员素质的好坏、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展旅游的成败。世界会展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均表明,会展旅游行业需要有专业素养的高端人才,才能实现它的发展。会展旅游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综合服务产业,这就要求会展旅游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掌握最新信息、跟踪市场变化的能力。鉴于我国会展旅游工作人员的差距,必须尽快加大投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会展旅游队伍。应利用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除吸收录用一些受过会展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外,还应通过高校加强对会展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对高素质专业策划、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应与国外著名会展经济管理中心联合举行会展旅游人才的培训,解决我国会展旅游人才资源瓶颈的限制问题。
2.3 为发展我国会展旅游经济,应树立会展旅游的品牌形象
澳大利亚发展会展旅游的成功经验是:“会展旅游搞得好不好,关键是产品和服务;有了好的产品,抓住促销是关键环节;注重主题宣传,打造产品品牌”。我国的“广交会”,可谓会展旅游的品牌。广交会的品牌效应、传统和规模是全世界展会中的前几位。从国外客商对中国外贸产品的了解上说,广交会等中国传统展会是最好的渠道之一。我国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样的品牌优势。已经成功召开的“上海世博会”,正在打造和树立国际化的会展旅游的优质品牌。“上海世博会”的特点有四个大:即大展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很不够,“上海世博会”提供交流平台,就能极大地促进中外合作,使其互利共赢,这就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我国还应树立更多的会展旅游的品牌形象。国际会展旅游开展比较成功的国家都十分重视会展旅游品牌的宣传促销,我国会展旅游地也应加强对会展旅游品牌的宣传推销工作。会展旅游一旦有了品牌,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推销工作,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会、参展和游览。
[1] 王方华,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9)[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国家旅游局发布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http://www.cntour2.com/viewnews/2010/1/7/0107095335_2.htm.
[3] 黄文捷.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其作用.http://2010.qq.com/a/20090916/000038.htm.
[4] 伍海琳.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5,(5).
[5] 吴志才,彭华.关于广州会展旅游的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
F590
A
1005-5800(2010)11(c)-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