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田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考

2010-08-15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蔡敏华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青田旅游文化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蔡敏华

青田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思考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蔡敏华

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日益扩大的休闲业悄然崛起。休闲是一个大概念,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青田县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实施“大旅游产品”开发战略,把青田组团城市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和浙南旅游接待次中心加以建设,使其成为世界风情的国际度假会务中心,并通过合力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和章旦-阜山宗教文化旅游区等措施,将青田建成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区。

青田 文化旅游 休闲旅游 开发

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日益扩大的休闲业悄然崛起。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在为《黄巧灵眼中的休闲世界》写的总序中提到:“为了持续发展,人类改变了过去拼命工作,不顾一切地开发自然的生活方式。人,需要休息,需要有节奏地休息。”

休闲是一个大概念,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旅游已进入从单一的观光转向集观光、休闲、度假等多位一体的大产业。挖掘青田人文特色,发展休闲旅游,有助于形成城市个性,树立城市品牌,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产业优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重塑侨乡新形象,建成一个和谐、文明、富有侨乡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区。

1 青田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1.1 青田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优势(Strengths)

(1)资源条件优越

青田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资源条件优越。境内括苍、洞宫、雁荡等山峦起伏,“华东漓江”之称的瓯江流淌全境,山水相映,风光锦绣,环境质量好,有石门洞、太鹤山、千丝岩、九门寨、石郭坑等风景名胜区。随着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滩坑电站的建成,高峡出平湖,形成仅次于千岛湖的浙江第二大人工湖,为开发水上休闲旅游项目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士之乡和田鱼之乡,文化特色显著,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底蕴。石雕始于六朝,有1500多年历史,是一朵驰名中外的工艺奇葩。石雕文化如今已经成为青田地域文化的一大品牌,提升了青田的文化品位。青田是一个国际化的小都市,现有华侨23万人,遍及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随时可以品尝到纯正的意大利咖啡、新西兰牛排、法国葡萄酒;青田名人辈出,有刘基、章乃器、汤思退、陈琪、陈诚等历史名人,构筑了千百年来独特的人文景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首批5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之一,是生态文化的典范;青田民风淳朴,民俗厚重,鱼灯、龙灯、龙舟、百鸟灯、采茶灯、青田词鼓等民间艺术是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区位优势显著

青田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近靠浙南旅游中心温州,西接仙都国家级风景区,东近楠溪江、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南连文成百丈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县政府所在地鹤城镇距浙南旅游中心城市温州仅约50公里,离浙西南新兴旅游城市丽水70公里,到浙江旅游中心城市杭州350公里,离温州机场只需30分钟,青田港被列入重点建设的浙江省“七大”内河主要港口,交通便利,有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

(3)大景区建设初显成效

最近几年,丽水市委市政府把“一批大景区建设”作为全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狠抓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要载体。

青田立足资源特色,初步形成了以“三乡文化”为核心,以“欧陆风情”为主题,“一湖四线”(即滩坑湖,阜山—章旦道教旅游线,方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线,瓯江—石门洞名人文化旅游线,鹤城—山口石雕文化旅游线)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2009年12月,石雕文化旅游区AAAA景区正式通过国家旅游局的评审。该景区将青田县石雕元素最丰富的几个旅游产品进行有机组合,一期工程将青田石雕博物馆、石雕发源地千丝岩景区、中国石雕城、石雕作坊等进行有效整合,组成中国首条石文化旅游路线,今后还将开发矿山公园、大师艺术馆群等项目。这种多节点、组合型旅游景区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少有先例,是一条以文化为灵魂和核心的旅游路线。石门洞景区也正在创建国家AAAA旅游区,以“世外桃源石门洞,神机妙算刘伯温”为发展定位,弘扬刘基文化,提升景区品位。

1.2 青田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劣势(Weaknesses)

(1)旅游资源分布分散,规模较小

据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资料显示,青田县一共有262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布在全县33个乡镇,虽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0.102个,但规模较小、品质不高。262个资源单体中属于特品级旅游资源的仅2个,分别是石雕文化和侨乡风情,均为无形的文化类旅游资源,包装难度较大。

(2)离国内旅游主市场较远,旅游开发基础薄弱

青田虽紧靠温州,但离杭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较远,即使交通便利,也相对不是人们旅游的热点选择。另外开发意识不足,如石门洞虽然颇有盛名,但是相关开发投入太少,导致目前难以形成气候。

(3)缺乏专业型人才

青田文化休闲旅游的开发是一项长久而专业的开发管理过程,在整个进程中都需要有具备旅游经营管理经验的资深人才指导,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策划和开发。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是青田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1.3 青田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机遇(Opportunity)

(1) “国民休闲计划”即将出台所带来的机遇

国民休闲计划,也称“国民旅游计划”或“国民休闲纲要”,是国家旅游局正在研究制定并即将出台的全国性国民休闲计划。该项计划将采取具体措施倡导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旅游、针对学生群体的修学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的银发旅游等,以拉动内需消费。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将给全国的休闲旅游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助推力。

(2)旧城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所带来的机遇

当前正值青田推进旧城改造,油竹新区开发及鹤城、山口、温溪滨江组团城市的建设时期,有机会、有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体现石雕文化、侨乡文化、名人文化,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

(3)旅游区域合作取得新突破的机遇

近几年,建立了与温州“11+1”合作的模式,将青田旅游纳入温州旅游发展格局中,实现“人员互送、资源共享、线路对接”。良好的旅游区域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青田旅游市场。

1.4 青田开发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挑战(Threats)

(1)替代产品多,竞争激烈

青田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有雁荡山、楠溪江、凤阳山、百丈漈、遂昌金矿等众多著名景区,替代产品多,竞争更加激烈。

(2)市场变化迅捷,旅游经营门槛升高

由于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旅游产品市场的更新换代频率加快,旅游需求市场在时尚元素的影响下,变化迅捷。同时,旅游经营门槛也在升高,资金的投入额度升高,回报率降低。

2 青田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2.1 整合旅游资源,实施“大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所谓大旅游产品,是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旅游整体产品。具体实施时一要区域联合,立足县域资源和独有特色,紧紧围绕“欧陆风情,山水家园”旅游定位,做好跨区域大旅游产品。二要景点整合,把分布分散、规模较小的一些旅游资源立足青田文化的基础上,整体规划来开发,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三是要素结合,旅游者旅游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所以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规划时,还要注重食、住、行、购、娱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建设。完善的配套服务,有助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实现旅游“六要素”的协调发展,使旅游服务中心城镇能与景区景点实现区域形象上的完美统一,完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为游客提供一个完整而完美的游历。

2.2 把握城市建设机遇,把青田组团建设成一个文化休闲旅游景区

新的县城规划范围广阔,县城本身是青田一个资源最富集的区域。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立足以文化为载体,以“欧陆风情”为主题,把青田县城建设为文化休闲旅游景区。首先,建设瓯式风格的商业步行街和临江路侨乡文化休闲一条街,体验侨乡风貌,展示华侨文化;其次,沿江景带和公园广场景观异国化。模仿外国著名的江河景观和广场公园进行建设,全方位展示异国情调。再次,引入世界各国进步的休闲、娱乐、消费方式,打造“万国特产”一条街,举办华侨文化节,表演异国文体节目,倡导异国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异国氛围,增强城市的文化休闲旅游功能。最后,也要完善旅游接待的配套设施,让游客乘兴而来,高兴而归。

2.3 把握滩坑电站建设机遇,建设世界风情的国际度假会务中心,打造侨乡旅游第一品牌

滩坑库区未来近景有宽阔碧绿的湖水,远景有连绵秀丽的山岳,边远地带还有峡谷、飞瀑、悬崖峭壁、生态林木景观作为观赏补充,但库区周边的中景显得平淡。因此,建议结合旅游功能区和镇区建设,把湖边亲水性较好的缓坡平地分成不同区块,每一个区块选择一种建筑风格,按照一个国家鲜明的风情去建设,把库区周边打造成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希腊、西班牙、俄罗斯等多国风情的梦幻小镇,丰富中景,体现景观层次,建设成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滩坑库区是高品位的资源,因此,我们的战略眼光应放眼世界。可借鉴亚洲博鳌论坛成功的经验,在滩坑库区建设世界华侨大会——青田论坛。一是可利用青田县侨领众多、华侨遍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二是当前我国外贸不断发展,居住外国者越来越多,华侨问题已成为国家越来越关心的重大问题,要把握这个展现国家实力、体现民族和谐的战略问题的机遇。充分利用青田县华侨的影响力,每年在库区定点举办青田华侨节,逐步得到省及国家侨务、商务、外交部门的支持,争取每年在库区召开世界华侨大会,举办世界侨领青田论坛,讨论交流华侨在世界各国的创业、经商、维权以及维护祖国形象事宜等,得到高官参会,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视和关注,扩大知名度,使之成为世界级的会务度假中心。

2.4 合力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和章旦—阜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亚洲惟一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青田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章旦红罗山农业休闲观光园是省级休闲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有大面积的果园和茶园;阜山是省级历史文化名乡,有被誉为“浙南第一寺”的清真禅寺、张学良的老师陈瑛创建的阜山中学、神奇的陈宅北斗七星墩、2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和刘基曾走过的千年古道。品田鱼,观赏田鱼生存的自然风光,探究古老的田鱼文化;赏梨花、逛桃园、体验古村落、享受农家菜;游历史文化名镇,领阜山侨乡风情,观千年古刹巨烛,尝正宗佛门素斋等成为青田最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休闲旅游项目。乡村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方山、章旦、阜山为重点,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区和章旦—阜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1] 蔡敏华.基于竹产业优势的浙南丽水生态文化旅游初探[J].竹子研究汇刊,2008,(4).

[2] 罗雪灵.浅谈六盘水休闲旅游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9,(33).

[3] 黄健.重庆酉阳县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 郭满女,谢朝明.“国民休闲计划”背景下梧州建设休闲旅游基地的对策探讨[J].企业经济,2010,(1).

[5] 马东跃.宁夏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TO分析[J].中国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 亿良春,胡丹.构建休闲文化体系创新宜春旅游特色[J].中国商贸,2009,(21).

F590

A

1005-5800(2010)10(c)-133-02

蔡敏华(1965-),女,浙江庆元人,浙江省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带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旅游经济和高职旅游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青田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旅游
青田杨梅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短板及对策建议
让纪律挺在守护青田国土形象面前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