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COR模型的库存缓冲点设置研究

2010-10-2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吴美丽张茜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存货订单库存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吴美丽 张茜

基于SCOR模型的库存缓冲点设置研究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吴美丽 张茜

库存缓冲点的合理设置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与灵魂,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关键,它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还可以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本文从SCOR模型的业务流程出发,对SCOR模型下库存缓冲点的设置加以分析,分析了影响库存缓冲点位置设置的因素,并为企业实施库存控制策略提供了一些借鉴。

SCOR模型 库存缓冲点 需求 前置时间

长期以来,库存作为生产和消费保障的重要手段受到推崇。库存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可能均匀。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有效,生产率更高。但若库存缓冲点设置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库存周转不灵、无效库存多等问题,造成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SCOR模型的库存缓冲点的合理设置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与灵魂,高效的库存缓冲点设置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1 SCOR模型及业务流程

SCOR(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1)是由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它是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和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提供了全面、准确地优化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供应链所必须的方法。

SCOR作为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的诊断工具,实现了从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SCOR模型界定了五个基本的管理业务流程:计划(Plan)、资源(Source)、制造(Make)、交付(Deliver)、回溯(Return)。计划是安排预期资源以满足预期需求的业务流程,平衡一个计划期的总需求。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自己的计划体系,将自己作为核心企业,将上游企业的制造、配送、采购统统纳入整个计划体系中。资源、制造、交付和回溯等业务流程都是执行类型的流程,这类流程由计划的或实际的需求触发,以改变产品的状态。它包括日程和顺序的安排、物料和服务的转换以及产品的传输。回溯不仅指退货,还包括返工、交付后加改装、抢修、维护信息及质量意见反馈等。

2 库存及库存缓冲点的设置

2.1 库存的涵义

库存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其主要作用在于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可能均匀。在供应链中,库存起着缓冲器的作用,且在供应链中,库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库存在整个供应链中,在“供应商—采购”、“采购—生产”、“生产—营销”、“分销—零售”、“零售—消费者”等不同的界面之间起着缓冲器的作用。

2.2 库存缓冲点的设置

在SCOR模型中,将材料管理和配送管理活动之间形成缓冲的重要存货点称为库存缓冲点。或者说是在供应链中,预测驱动的活动与订单驱动的活动之间的分界点称为库存缓冲点。库存缓冲点又称为存货缓存点(Decoupling Points,简称DP点),如图1所示。库存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库存缓冲点设置合理,将会促进经济高效率运转,反之,库存缓冲点设置不合理,如库存缓冲点设置过于靠前、靠后等,则会阻滞经济快速发展。

通常,配送活动受客户订单的驱动,而材料管理活动是受预测驱动的。订单驱动的活动是建立在已知的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的,通常意味着企业管理是确定的状态。而预测活动,其实是试图管理不确定性。通常企业会把数学技巧与过去的需求相结合,预测未来的需求模式。

库存缓冲点1(即DP1):存货生产并运送到DC(仓库或配送中心)。在收到客户订单时,从存货中提货,运送出去。在这个缓冲点的存货最靠近客户。企业根据需求预测生产货物,补充存货,如肥皂等日用品。

库存缓冲点2(即DP2):存货生产。与DP1相似,但是成品集中存放于工厂内,从这里将货物直接运送给客户,不经过分仓库或配送中心,如汽车。

库存缓冲点3(即DP3):按订单组装。库存缓冲点处于这一位置时,存货是以在制品或半成品的形态保存着的,不保存产成品。收到客户的订单时再开始组装产品,然后运送出去,如电脑。

库存缓冲点4(即DP4):按订单生产。只保存原材料和零部件存货。一旦收到客户的订单,就开始投入全部的生产,把产品完整地生产出来,然后运送出去,不保存成品,如船舶等大型设备设施。

库存缓冲点5(即DP5):按订单设计。收到订单后,才开始进行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要征得客户的同意,然后订购元件和材料。制造一旦完成,就把产品直接运送给客户。这一库存缓冲点通常用在项目中。

上述五种DP,又可以简化为存货型生产(DP1、DP2)、订单生产(DP3、DP4)以及定制生产(DP5)。依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缓冲存货点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市场需求将决定交货时间以及应达到的可靠程度,而产品特点决定着生产和配送的时间,五个不同的缓冲存货点可以满足大多数的产品/市场需求。

3 库存缓冲点设置策略

缓冲库存点定位于何处,取决于需求特性、库存费用、资源需求、前置时间和服务水平因素的影响。

3.1 重视客户的需求特性

需求可分为独立性需求与相关性需求。独立性需求是指将要被消费者消费或使用的制成品的库存。制成品需求的波动受市场条件的影响,这类库存问题往往建立在对外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库存模型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库存政策来对库存进行管理。相关性需求库存是指将被用来制造最终产品的材料或零部件的库存。这些物料的需求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库存缓冲点是独立需求转化为相关性需求的转变点,它将订单驱动的活动与预测驱动的活动分离开来。DP1和DP2均是按照库存安排生产,企业需要预测需求来决定生产量,准确预测很重要。DP3也是要进行预测以决定生产量。零部件存储是根据客户所需成品的要求、订单数量与物料清单BOM分解决定的。因为零部件需求要配套组装,数量与成品有关。DP4与上面的情况相同,同样需要预测来决定库存物资数量,DP5因需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设计生产,故不需要根据预测来确定库存量和库存的品种。

3.2 综合考虑库存费用

库存缓冲点提供了优化独立于下游活动的上游活动的机会。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供应链下游,附加价值增加越多,但这也意味着库存费用或存货投资会增加;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下游,陈旧过时的风险也越大。产品的多样性与存货的数量是一对矛盾,可以通过建立涵盖整个供应链的延迟制造,尽可能地延长制造标准化时间,把制造企业的标准生产环节延长到接受客户订单之后,再实施差异化地延迟生产,通过加上新的产品特征或采用通用模块装配个性化产品,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样不仅能解决由于经济不确定导致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问题,使品种和批量随需而变,缩短订货周期,而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过程的半成品库存。

3.3 关注企业的资源需求

由于存货量增加,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下游,越需要更多的库房空间来放置存货。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下游,计划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也要增加,计划和控制将变得更为复杂,要使用更多的员工,需要更复杂完备的系统的支持。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下游,生产管理水平要求就越高。

3.4 注重订单的前置时间

在各种库存问题中,前置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前置期也称为提前期(lead time,LT)它指的是从发出订货单到交货的时间间隔。它是为了防止缺货而提前提出订货的提前期,因为从提出订货到货物到达使用地点能够投入使用,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长度。这一时间长度除了包括办理订货手续所必需的时间外,还有商业企业的备货时间、生产企业的准备和生产时间,更有运输时间在内,这些也都是形成库存的重要因素。

库存缓冲点越靠近供应链上游,产品的个性化越强,但它将延长实现客户订单所需的时间,当前置期延长时,可靠性降低的机会将变得更大。因此,如果与采购和生产的时间相比,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太短,那么缓冲存货点就趋于向下游移动;如果交货时间比产出时间长,那么缓冲存货点可能会向上游移动。

3.5 制定合理的服务水平

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在能力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适量性、多批次、广泛性(场所分散)等方面;在质量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安全、准确、迅速、经济等方面。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库存缓冲点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想百分百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即服务水平为100%,则需要增加库存,库存缓冲点就越靠近供应链下游,而库存量越多,及时满足客户需求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意味着企业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付出更高的库存成本。因此,确定合理的服务水平也是库存缓冲点位置设置的重要影响因素。

4 结语

库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调节供求差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需要、稳定生产经营的规模、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缓冲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生产经营按预定的要求继续进行等。库存缓冲点设置合理,将会促进经济高效率运转,反之,库存缓冲点设置不合理,则会阻滞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统一的计划体系,建立一种紧密合作关系,双方从最优化供应链的角度来确定合理的库存缓冲点位置,综合考虑影响库存缓冲点设置的各个因素,使供应链库存管理在整体上得到优化。

[1] Schultz G.J.Keeping SCOR on Your Supply Chain:Basic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Updates with the times[J].Information Strategy,2003.

[2] 周德科.物流案例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周永务,王圣东.库存控制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王志国,陈芸.基于经济不确定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9,(12).

[5] 李俊清.我们能否做到零库存[J].企业管理,2006,(8).

[6]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 Harland C.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Roles[J].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2007,(6).

F272

A

1005-5800(2010)10(c)-053-02

猜你喜欢

存货订单库存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房地产去库存中的金融支持探究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