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2010-08-15河北联合大学社科部郭锋金起文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出口贸易

河北联合大学社科部 郭锋 金起文

中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河北联合大学社科部 郭锋 金起文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不断调整经贸政策,其中有些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内容。针对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提出我国的应对对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 金融危机 新贸易保护主义 策略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经贸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出台。针对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保护形式合法性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理论上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否定,使发达国家表面上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谴责,实际他们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同时,曲解和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于反倾销、反补贴、一般保障和特殊保障措施,打着“科学和合理”的名义,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1.2 保护手段多样性

目前,从各国已经颁布的贸易政策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采取了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相结合的手段。主要贸易大国如美国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反倾销措施也是发达国家最惯用的手段。发展中国家则较多地使用关税壁垒,如俄罗斯提高汽车等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印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阿根廷提高纺织品的进口关税等。

1.3 保护范围广泛性

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多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如农业、纺织业等,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本国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行业,还涉及到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当前,各国出台的贸易保护政策涉及的行业有农业、纺织、服装、钢铁、汽车、造船、家电、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宇航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等。

2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将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使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明显增多,出口风险增大

反倾销一直是各国常用的贸易保护措施,效果明显,针对性强。随着中国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各国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多,涉案金额猛增,国内企业蒙受了巨额损失,贸易摩擦进入了高发期。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300亿美元~400亿美元。据商务部统计,仅2009年1~4月,国外企业已累计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90多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2.2 使我国出口企业成本抬高,产出下降

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即“碳关税”法案。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该法案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此举将会使中国出口商品成本抬高、产出下降。据统计,玻璃制造业和化肥业下降的比例较大,在3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下降了3.65%和3.29%,在60美元/吨碳的情况下下降了6.35%和5.89%。石油、化工行业主要是生产高含碳产品,其产值下降程度更大,最大降幅将达6%。其他高含碳产业的产出下降程度也比较大,平均降幅近3%和6%。

2.3 使我国出口市场受阻,进出口总额下降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有不同特点。发达国家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壁垒,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其市场及其相关行业,都设置了相应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发展中国家则主要采用反倾销等传统手段,如印度、阿根廷、南非、土耳其这四个国家共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78起,占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总数的41%。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1~9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55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5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1.8亿美元,下降20.4%。

3 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选择

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3.1 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往往过度依靠低价竞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小,一些关键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就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鼓励环保节能高效的产品出口,减少资源性、原料性产品,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产品结构从初级传统主导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出口产品转变;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一定时期对缓解就业压力仍具有较大的作用,抓住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契机,充分挖掘高素质人力资源创业优势,提高服务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3.2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

鼓励相关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到国外投资等多种方式来扩大出口,不仅投资海外基建、制造业等低端国际分工行业,而且更多地走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融、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积极参与新格局下的国际分工。并且尽快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主要的办法。近年来,拉丁美洲、南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这些市场拥有巨大商机,进口需求也越来越大,值得我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市场作为自己较好的出口市场加以考虑,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

3.3 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赖度,特别是高耗能产品的出口依存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鼓励产品出口的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形成了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据商务部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出口依存度约为32.5%,而日本2007年出口依存度仅约为15.6%。因此,不失时机地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将产品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一方面,要适度扩大消费,全面加快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农民、农民工、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居民适度消费。另一方面,保持投资的适度增长,把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为今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新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3.4 加强国际交流、协商与合作

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充分掌握以争端解决机制为代表的WTO系列协议文件的内涵,熟悉其约束性规则,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适时提出有利于自己的新主张,通过国际协调机制维护自己正当的权益;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上碳相关规则的讨论和制定,随着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履行减排义务,有关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定等诸如此类的国际规则、标准等将逐步成熟,并将对各国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我国应尽早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争取主动权。

[1]于立新.“低碳经济”压力下的可持续贸易战略调整[N].经济参考报,2009,(8):26.

[2]王佃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特点、原因去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4):86~89.

[3]杨励.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2008,(4):47~50.

F752

A

1005-5800(2010)10(c)-192-02

郭锋,河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副主任;金起文,河北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出口贸易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贸易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贸易统计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