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和领导者的启示

2010-08-15中山大学陈仁川刘慧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上善若水老子

中山大学 陈仁川 刘慧

老子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和领导者的启示

中山大学 陈仁川 刘慧

老子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本文阐述了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以及对管理者的启示,充分挖掘了老子思想的管

理哲学,分析了其对深化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和加强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老子 哲学思想 企业管理 领导力 启示

1 老子哲学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1.1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处于核心的地位。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来源和客观规律。天地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而产生的,受到“道”的制约。其次,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b,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行动最终要效法“道”,像“道”一样自然而然地运行,遵循客观规律。

1.2 “道法自然”思想是管理的基本准则

首先,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效法大道,遵循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刻关注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趋势,充分认识产品生命周期、行业发展周期和经济周期等经济规律变化所带给企业的影响,并据此不断完善自我、改革自我,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应对方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保持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

其次,“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简明而深刻地揭示了“道法自然”的关键所在。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像烹饪小鱼一样谨慎,不能经常去翻动它,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方式促使其顺应客观规律而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已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维持企业内部流程操作的统一性与消费者对企业形象认知度的一致性,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企业各项基本规章制度不应该朝令夕改,令员工无所适从,难以施展本领。

最后,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要经过深思熟虑,等待时机成熟之际再发布,不应该过度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和企业社会道德。

1.3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老子认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其中“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来,是顺应自然之道,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意思。老子认为,人的行为比较低级的阶段是“有为”,即过度的用人的主观意识横加干涉事物正常的发展过程,其结果为事物的扭曲发展,达不到最初预想的效果。而与之相反的高级境界则为“无为”,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导其自然发展,使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最终达到“无不为”的最佳效果。

1.4 “无为而治”思想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首先,“无为”并不是要求管理者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管理者掌握适当的尺度。一个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的管理者必然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管理者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细枝末节上必然导致没有时间去进行企业整体的规划与布局。对于员工来说,“有为”是重要的品质,代表着你执行任务的能力;而对于管理者来说,“无为”是更重要的品质,因为作为一个全局统筹者,应该注重分权的运用,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过度干预员工具体的工作过程会严重压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其次,“无为”最为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争”与“不争”的辩证统一关系。根据老子的思想,具有大智慧的企业要在“不争”上钻研,以“不与天下争”而得天下。现代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潜在需求的变化,积极寻求市场上新的利益增长点,填补市场空白,在“缝隙”中求得新生。这样的产品一上市,立刻就会取得“胜者全赢”的效果,迅速占领大量的市场份额,谁还能与你“相争”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举例来说,当年百事可乐初入市场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得到了广泛的消费者认可。然而,面对可口可乐“市场霸主”的地位,作为挑战者,百事可乐并没有一味模仿可口可乐“宣传自己是正宗经典的可乐”的广告营销模式,而是掀起了“新一代”的旋风,以自己时尚动感、幽默前卫的风格与形象吸引了一大批新一代消费者。试想如果当年百事可乐跟随可口可乐的脚步,没有去寻求新的目标客户群,很可能早已经被可口可乐挤出市场,而不可能成就今天与可口可乐“平分天下”的地位。

2 老子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2.1 老子的“无为”思想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基本思想。在整个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为而治”是重中之重,老子认为,世界的起源是无,而恰恰只有无才符合道家的原则。“无为”,在老子眼中即顺乎自然以为治。但“无为”并非是指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的“有为”和不为道而强为,它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条件,即“以无事而取天下”。老子认为,只要按照道的要求行事,顺应自然规律,不背离自然追求个人目的,便能“功成事遂”,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2.2 “无为”思想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曾经提及:“太上,不知有之”,指出了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让组织成员淡化领导者的存在,甚至无法感知到领导者的存在。这就要求领导者:(1)能够正确制定并实施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战略,能够促进组织长期坚持相关价值观和战略,不可频繁变动。(2)善于用人,善于分权、授权,但同时不可“无所为”,应该扮演全新的领导角色,承担相应更高层的角色。(3)把握主次,统筹全局,善于辨别并处理全局和局部问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并且措施具体。

2.3 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以水喻道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是说,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造福万物但却与世无争;安处洼地,但却洁身自好,顺应自然法则。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品格也正是老子所提倡的“道”的特征。因此,“上善若水”即指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犹如水一般虚怀若谷、宁静致远。

2.4 “上善若水”思想对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启示

显然,老子的“上善若水”思想希望组织领导者具有像有水一样的美德。安处低洼,深沉善良。这就要求组织领导者以德为贵,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同样也是成为一名卓越领导者的先决条件。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即是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对成为上善若水之人的三点要求:(1)慈,即领导者应为人忠诚柔和,以身作则。虽身居高位但却不自恃。(2)俭,原意是指国家统治者不可过分注重奢华生活,损害国家利益。而对于组织领导者而言,则不可好大喜功,铺张浪费,损害组织利益,一切都应以节俭为上。(3)不敢为天下先,则是指不可与组织内成员相互争夺利益,应以组织利益为先,一定程度上做到无私,便能换取人心,获得组织成员的拥戴。

[1]耿云峰.从老子的无为而治看领导艺术[J].理论与学习探索,2010,(1):79~80.

[2]潘莎.老子无为思想刍议[J].中外企业家,2004,(4):177.

[3]柳振群.领导者尊道贵德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基础[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0~23.

[4]李淑泓.老子无为思想对领导工作的启发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6):47~48.

F272

A

1005-5800(2010)10(c)-252-02

陈仁川(1988-),男,广州市人,中山大学旅游酒店管理系在读学士,2009年赴丹麦奥胡斯大学交流研修半年;刘慧(1990-),女(满族),广州市人,中山大学旅游酒店管理系在读学士,2009年赴意大利伯克尼大学交流研修半年。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上善若水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之三)
上善若水
杨三明:上善若水,求变者通
如何学好语文
智者老子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