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研究①
—— 立足于江苏常州的分析

2010-08-15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温畅陈国平

中国商论 2010年23期
关键词:常州实体经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温畅 陈国平

长三角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研究①
—— 立足于江苏常州的分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温畅 陈国平

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总体受到金融危机剧烈冲击的状况,认为实体经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虚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并立足常州,面向长三角,探寻了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的对策研究。

常州 长江三角洲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发展

1 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并非同步产生、相辅相成的,实体经济一般针对传统、相对成熟的产业或行业而言,而虚拟经济则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寻求发展和突破,在实体经济之外开辟的第二战场。虚拟经济只是实体经济的延伸,其利润来源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并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去向和规模。实体经济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直接与民生疾苦和企业生存联系在一起,越是在经济结构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实体经济的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定往往越重要。即使在虚拟经济异常繁荣的时期,也是由实体经济担负着提供基本生活资源、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增强人类综合素质和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的功能。这也正是美联储把近年来出现泡沫的房产市场和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的良苦用心。

2 常州实体经济的地位及现状研究

2.1 常州发展实体经济的区位配套优势

常州自古就有“舟车会百越,襟带控三吴”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苏锡常都市版块。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产业基础,不仅有利于原材料、设备和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而且对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2.2 常州实体经济在长三角的地位

常州作为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在长三角城市发展中颇有代表性。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城市服务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研究表明,常州市经济服务指数排在长三角第7位。在构成该指数的4个分类指数中,常州城市服务经济潜力指数排第2位,城市服务经济规模指数排第7位,城市服务经济效率指数排第9位,城市服务经济结构指数排第10位。常州作为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在长三角城市发展中颇有代表性。

2.3 常州实体经济的现状

常州经济基础雄厚,国民经济近年来一直延续“十五”以来快速稳健的良性发展走势,市场化和外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实体经济居功在前。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实体企业近64,000多家,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80.5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6.77亿元,财政总收入291.22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实体经济强市。“十五”时期,全市超额完成“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总量跃过了千亿新台阶,在全省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升至第五位,综合实力继续位居沿海城市第一集团军行列。全市已基本实现资源禀赋、产业调整、资金融通、技术援助、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互补性区域经济结构。

3 金融危机对常州实体经济的主要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困扰,常州经济总量增长放缓,2009年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幅下降了2.8%;工业经济增速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工业经济增幅下滑了19.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91.22亿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0亿元,增幅比去年下降16.1%;投资增幅下滑,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6.77亿元,增幅下降8.2%;外贸出口呈现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2.3%;利用外资大幅下降,新签协议注册外资8.1亿美元,同比下降34.8%;实际到账外资7亿美元,同比下降 40.5%。常州被迫全方位延缓了发展速度。

4 常州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的路径

4.1 常州实体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小

尽管近年来常州市突出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喜人,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致力于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但总体规模偏小、比重偏小,特别是与周边城市苏州、无锡相比,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不多。2009年1到6月份,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全省产值中的比重位列第五,尚未对地区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难以在短期内弥补如冶金、化工和机械等传统主力产业贡献下滑的局面。

4.1.2 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紧张

资金紧张和融资渠道狭窄,仍然是制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据“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显示,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本身资本积累,比重达到91.4%;其余依次是民间借贷和向银行贷款,比重分别为42%和27.7%。在全部调查企业中,没有企业认为流动资金周转宽裕,认为当前流动资金周转状况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的有37家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33%;58家企业处于“略显紧张”状态,占被调查企业的51.8%;17家企业处于“很紧张”状态,占被调查企业的15.2%。企业发展资金紧张问题,对常州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掣肘。

4.1.3 科技投入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核心竞争力,没有足够的科技投入,招不来高精尖人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就不高,企业难以获得高效、稳定的利润源,只能在量上被动做文章。近年来,常州财政科技投入虽然处于持续上升通道,但纵观国际、国内,依然有上升空间。

4.2 常州实体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的对策建议

危机爆发后,常州市各政府职能部门为应对危机,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企业闯滩渡险保驾护航。最新报道显示,常州经济增幅下滑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不管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心理范畴,实体经济企稳回升都曙光初现。但是,如何尽快摆脱危机,消除危机造成的影响,如何在下一轮经济高涨期抢占制高点,常州实体经济仍然任重道远。必须采取下列措施,从根本上把常州市实体经济送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4.2.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继续调整经济结构

政府的示范、引导,对经济的发展和民心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关键时刻,政府尤其应充分发挥其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公信力,及时公布金融危机的影响真相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树立民众共渡难关的信心,消除民众的消费后顾之忧,拉动内需。同时,通过科学、规范的政策和制度,引导、扶持实业界进行有效、高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彻底改变以量取胜、附加值低的大产业、小企业状况。

首先,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尖产业,继续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努力改变企业处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局面,提高产品附加值,完成从“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的转变。

其次,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针对乡镇、村镇的不同特点和基础,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战略定位和战术操作,使之形成日益完善的现代经济功能,把农村建设成现代农业的聚集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业的科技和资金投入,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充分挖掘农业发展潜力。

最后,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在现有规模、基础上,逐步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使之与城市成熟的旅游产业形成良性互补、互促,获得城市和乡村实体经济的双赢。

借由以上措施,最终完成区域经济市场功能的提升和优化,实现和谐发展的地区经济态势,以质取胜,既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4.2.2 打造情义常州,筑巢引凤

常州近几十年的发展主要致力于经济发展,使得人文气势落后于周边的苏州、无锡和扬州等地。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企业、城市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将成为发展成败的关键。常州应该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文常州”、“情义常州”深入人心,构建上下左右良好的沟通关系,让人才了解和参与企业、城市的决策与管理,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对城市、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产生人才凝聚力,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通过人才的作为,为企业和经济创造核心竞争,为企业和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

4.2.3 构建外贸发展新战略

面对危机给常州市外贸造成的一系列困难,应主动进行对外贸易政策和策略的调整,构建开放型平衡发展的外贸新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出口创汇为首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实现贸易战略的转型,实现从出口导向为主的贸易政策向贸易平衡政策的转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积极推动外贸结构优化和出口产业升级,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长短期目标兼顾,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4.2.4 理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要想把金融危机影响屏蔽到最小,必须培育、完善实体经济自身的资金来源渠道和市场,要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理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要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树立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观念。

4.2.5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想成为行业领袖,不能跟实力雄厚的成熟企业或大企业死拼硬打,必须在市场上寻找服务尚未成熟,有“获取利益的基础”基地,即“利基”。找准自身定位,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小企业抓住时机,做好、做大和做强的关键。

4.2.6 增强企业自身营运能力

企业努力的方向应是:以借款融资转为以营运资金为主来支持公司发展。企业必须不等不靠,从修炼内功入手,从内部增强营运能力,增加营运资金。在资本支出上,慎重对待产能扩张,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措施,无疑将给企业自身提供可观、稳定的资金支持。

4.2.7 倡导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

由于“消费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使消费自始自终贯穿着选择的两重性—— 积极的或消极的。应正确地对消费加以引导,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不仅有利于调节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城市、企业形成健康融洽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强力拉动经济的发展。

常州无论是在传统文化消费,还是在高科技娱乐上都大有文章可做,有形成自身特色和品牌的优势。

[1]杨旭彪.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失衡与美国金融危机[J].经济研究参考,2009,(3).

[2]刘洪.全球金融危机正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N].中国证券报,2009-06-18.

[3]吴德礼,李慧彬,徐仕政.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9,(8).

[4]匡杰.决胜金融危机[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F276

A

1005-5800(2010)10(c)-221-0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金融危机下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创新研究(09SJD79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常州实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常州的早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