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0-08-15◆董萍
◆董 萍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董 萍
(广东海洋大学)
结合笔者近年来所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在理论上从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竞赛、社团艺术活动、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大学生 校园文化 建设模式 社会实践
大学校园文化主要指大学生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园思潮、校风校纪及以学校教育为特色的文化生活、设施、社团组织的传统习惯等。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多方面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并规范着学生的操行。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增强、文化素养的提高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认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应制定包括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的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本文拟在理论上从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文化交流、课外科技活动、“挑战杯”竞赛、社团艺术活动、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一、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及社会文化交流,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学生创业能力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与融入社会,及时地认识到对社会应承担起的责任,培养创业精神,为日后毕业能适应社会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除了要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外,笔者认为尤其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如与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乡镇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使大学的文化活动有更大的空间,使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更广泛,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优势互补的目的,具体可采取如下形式: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我们邀请民营企业家的校友给学生作如何成功创业、成才的报告,并请他们介绍企业是如何创立品牌及企业文化的,介绍企业的管理及营运过程,这些报告使学生受益匪浅,学生不但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树立了创业精神;同时,我们也请这些民营企业家的校友及其企业的中层干部参观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校史展览馆、水生博物馆等。再有,我们学院举办的历届“食品文化节”也得到了不少企业的鼎力支持及赞助。在“食品文化节”的举办过程中,我们不单弘扬校园文化,也介绍了企业的文化与产品,达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还有些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或助学金,这些都可以作为校企共建校园文化的方式。
2.校园文化与军队文化的交流。我们请与学院建立有军学共建关系的部队同志给学生介绍国防知识,介绍部队的生活及保家卫国精神;举办联欢晚会,军学同台演出,部队的同志演出能凸现军队文化的文艺节目,我们则演出显示校园风采的文艺节目,这种交流,使彼此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与部队之间还经常举办各种球赛、相互参观校园或营区等。
3.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交流。可通过与社区共同组织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文艺团体,共同举办文艺汇演;联合举办书画、摄影展;为社区举办各类培训班和讲座,提供科技扶持;共同开展“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拒绝邪教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也可互设宣传栏、阅报栏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充分交流。
二、加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课外科技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但更重要的并不是这些活动的本身,而是通过这些活动给他们留下来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到的调查研究能力、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大胆创新的设想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及团队精神,是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可组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参加高职称教师主持的课外科研活动,指导教师从立题、课题方案设计到实验方法选择等环节,都放手由学生自己进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外科技活动中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学术论文。
三、加强“挑战杯”比赛的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挑选水平、质量较高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参加“挑战杯”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挑战杯”获奖的等级与数量可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参赛作品既有自然科学论文、科技小发明,又有社会调查报告。在工作思路上要紧扣学科发展前沿及社会热点,文理并进,精心组织,积极务实地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组织参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体组织工作可包括如下方面:
1.合理选题及选择指导教师。理工类课题由本学科有较深学术造诣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提出,社科类课题由社科类有较深学术造诣的专家提出。指导教师要求由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
2.精心选择参赛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的在校生中,理科类课题选择学习成绩较好且实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社科类课题选择学习成绩好、归纳总结能力强且文笔优秀的学生参加。
3.有计划组织实施
(1)组织指导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挑战杯”评奖标准,以做到在课题的方案设计、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针对性及目的性强,过程或格式规范,在参赛中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2)组织中期检查,了解与督促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整个过程。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完成后,组织自评,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初步的遴选,从中选出较优秀的作品参赛。
(3)按照参赛的工作程序认真组织好作品参赛工作。
近年来,作者所在的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组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得到较好的成绩。共获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5项,校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项、二等奖 4项、三等奖 2项;获“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竞赛”省级铜奖 1项、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 1项。学院团委连续 3年获校级优秀组织奖。其中,《尿素法合法富集 PUFA过程参数的优化》、《菲律宾蛤仔糖蛋白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生理活性的初步研究》、《锯齿巴非蛤肉制备降血压肽的初步研究》等 5项作品,获广东省“挑战杯”竞赛三等奖;在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竞赛中,《新贴心营养膳食连锁公司》获省级铜奖。
四、组织各类学术、社团、艺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中的各类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是陶冶学生学术情操、锻炼学术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为载体,进行道德、美育、文学、哲学和历史学的教育,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升华学生的精神文化。这些活动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即时信息,冲破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促使大学生及时地吸纳和更新专业知识,学会怎样去学习。
五、布局校园人文景点,宣扬办学传统与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的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及建筑风格、教学设施、文化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例如,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风格各异的建筑布局、造型雕塑,舒适优雅的宿舍、食堂设施等,不仅给人以美感、满足,而且蕴含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产生暗示作用。为此,学校要以宣传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为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布局校园人文景点,在宿舍、教室、实验室挂展名人名言警句,创办校史展览,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六、完善制度文化,创造良好的学风班风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条例;二是教学计划及课程;三是学校规定的或约定俗成的重要仪式、典礼等。制度文化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从教育意义上讲,更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素质教育,促使其全面发展。制度不单是一种管理手段,制度文化还将给学生带来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制度文化建设应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规章制度转化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同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另外,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专业、课程等设置,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断改革与完善。
七、结束语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应系统制定包括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的全面的研究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政治领导;应强调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对补充与优化校园文化所起的作用;应重视教职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的发展要坚持把学术性、创建性、娱乐性合理统一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充实的显性环境。
[1]冯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延边大学,2005.
[2]许国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高教探索,2006,(03).
[3]辛丽君,辛天兵.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03).
[4]张爱琴.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5]于普选.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浅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8,(04).
[6]邓和秋.论校园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8,(14).
[7]陈泳.论和谐高校构建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09,(03).
[8]唐梅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考[J].科教文汇 (下旬刊),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