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安现役本科院校基础课改革

2010-08-15赵亚东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培养目标基础

●赵亚东

(武警学院基础部,河北廊坊 065000)

一、教育思想与观念改革是基础课改革的先导

(一)基础课程的自身规律

基础课程大多是在成熟的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具有客观真理性。基础课程是基础学科领域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而能够被称为学科的知识,尤其是基础学科的知识通常都是比较成熟的或者被认为是达到一定成熟性标准的。

(二)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培养目标决定着高校课程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确定,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指向性;而高校课程的设置则直接反映培养目标,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规格的基本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因此,高校课程是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高校培养目标除了关注知识以外,还应当兼顾能力与素质。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恰恰是其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公安现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出一大批能指挥、会管理和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基础课程的改革除了要考虑到其知识的学科性以外,更要兼顾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公安现役部队的建设需要。基础课程的改革还必须体现出职业指向性,但是,这种职业指向性不是被动的,而应当是主动的,公安现役本科院校不仅仅是适应部队的建设需要以求发展,而且应当根据部队的建设需要来使其更好地发展。反映到基础课程改革中,职业指向性虽然不可少,但不能泛化,更不能唯职业指向而指向;同时,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必须顺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顾及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真分析其组成状况,使其课程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顾及到自身学科的知识体系。

(三)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课程与教学作为当代教育的两大主题,作为教育学中两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们一直是相互关连的。因此,课程观与教学观也是紧密相联的。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当坚持“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并重发展。树立课程与教学并重发展的观念。课程是一种‘活'的课程,即通过教学过程的内容、活动和安排的变革,促使课程能够内在地联动和引起教与学两方面的变化,因此,课程发展和改革的本质是多向动态的。其改革的焦点,从以学科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课程为中介的教与学的互动,实施课程的课堂教学组织,通过教师、课程、学生三者的交互行动过程,发挥课程的最大效能”。基于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基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并服务于这一主体,不仅要关注学生整体的主体性,还要关注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因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特性使得大学师生对于课程的实施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课程实施的主体保障要求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主体'参与与否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效,从而会影响到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而大学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和生成过程中去,于教师而言,能增强他们的关注程度和满意程度,对课程的执行情况也会得到改善;而对学生来说,将会提高他们对课程的直接兴趣,从而有助于学习的成功。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课改革的关键

(一)师资队伍质量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原校长科南特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的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应有一流的基础课,一流的基础课要有一流的师资。”为什么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到这么重要的地位?首先,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如果把教育教学看作是一个信息过程的话,那么,教育者是信息的输出者,而受教育者则是信息的接受者。没有信息的输出哪有信息的接受。但是,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教育者只能是教育的输出者呢?这就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为什么要有教育者,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有多种,但其核心应当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表现为教育者具有“话语权”。一般认为,教育者的权力在于“闻道在先”,或者说“知识即权力”,因为“在任何领域决定权应该为有知识的人共享,知识最多的人有最大的发言权,没有知识的人无发言权。”同时,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是经过社会授权的,具有某种强制性、诱导性。因此,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公安现役本科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公安现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基础课的改革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社会背景和必要性有以下四点:一是教育的个性化与课程多元化的要求,二是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三是解决科技迅猛发展与课程滞后矛盾的要求,四是我国地域特征的要求。对此观点,我们是非常认同的。高校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他们以什么样的课程观来思考和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因此,高校的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的开发,都要求教师的参与。那么,在课程改革中,应当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呢?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中教的主体,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从课程实施角度来看,教师对于课程改革具有决定意义。

1.应当发挥教师作为课程研究者的主体作用。基础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应当而且必须依赖教师。从教育实践层面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这个科学共同体的一员。“教师一旦确立了‘如何教',就已经蕴含了‘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的重构”。

2.应当发挥教师作为课程计划者的主体作用。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地取舍、批判。教师能对基础课程实施的课堂情境做出预测,并运用自己的实践知识对课堂情境进行重构。基础课程改革离不开实施改革的课堂情境,教师作为课程情境的预测者、规划者与重构者,自然将对基础课程改革产生积极的作用。

3.应当发挥教师作为课程实践者的主体作用。从教育活动产生的渊源来讲,教师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是课程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基础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实践,在反省的过程中对基础课程材料不断地进行审查与修正。教师反省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不但能够促使基础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完善基础课程本身,同时,他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良好的专业水平,又能进一步提升基础课程改革的层次。

4.应当发挥教师作为课程建设者的主体作用。作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基础课程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上,教师除了把基础课程教材当作基础课程资源来使用外,还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使用基础课程教材,体现出个性化风格和特点。

三、基础课制度建设是保证

公安现役本科院校,基础课程的改革重在制度建设。其中,下列几项制度尤其值得关注。

(一)基础课职称岗位制度

在我国,对于基础课程设立职称岗位制度是我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加强质量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鼓励高职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尤其是教授讲授基础课一直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贯政策。

(二)主干基础课主持人、主讲教师制度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一个约束性更强的规定,那就是“未被聘为副教授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得作为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一规定标志着对于基础课程的主讲教师资格的要求更高了,年轻教师在没有取得副高职以上职称时则不具备承担基础课程主讲教师的资格。

对于上述政策,地方高校也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北京大学对于主干基础课就实行了课程主持人和主讲教师制度。对于主干基础课主持人和主讲教师提出了下述明确要求:主干基础课的主持人应为学术和道德水准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主讲教师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课程(含系列课程)三个教学班设课程主持人一名及主讲教师数名。主干基础课主持人和主讲教师在聘期内未达到学校规定的退休年龄。设立主持人的主干基础课一定要有 5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参加,以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以上做法也是值得公安现役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学习和借鉴的。

[1]蒋晓虹.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3).

[2]唐艳兰.大学课程保障体系构建:“系统”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3]闻奇,周晓云.清华精神九十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唐滢.从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评聘制度看北大教师聘任制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3,(3).

[5]方福前.对本科基础课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6][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7]周艳,马勇.教师重构课程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8]马云鹏,马延伟.从课程改革趋势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J].辽宁教育研究,2001,(10).

[9]史学正,徐来群.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1).

[10]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1]李克安,张存群.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基础课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9).

猜你喜欢

基础课培养目标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整式”基础巩固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