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周易》和谐价值观的当代意蕴

2010-08-15张玉琛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变通周易价值观

●张玉琛

(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 710127)

《周易》为“五经之首”,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对周易的认识逐渐深刻,与其相关的著作日趋增多,同时也丰富和深刻了和谐价值观。值此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之际,在对和谐价值观的源头探析的同时,科学解析《周易》这部古老著作的当代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一、和谐价值观之源暨《周易》中蕴含的和谐价值观

“和谐”就是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处事的价值观。和谐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和谐是《周易》的基本价值观。《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哲理,比如《乾·彖》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就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使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能各尽其用,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生命整体,以便利万物充分发展。程颐释《伊川易传·乾·彖传》中说:“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太和”就是阴阳对立面的平衡,矛盾的双方和谐统一。只有在这种态势下,事物才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即 “乃利贞”。太和其实就是中和。人际关系的价值理想,是相互之间的和,《二三子》中“和同者众,以济大事”即是说人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生存,而群体生活就会产生利益冲突,冲突必须得到化解,实现群居而和。和才能成大事,才能凝聚力量,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何以安身立命?

《易经》强调“中”是最佳位置,能在实践上通过“中”的路径达到目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庸之道。“和”是天下之道,“中”是天下之本。矛盾双方的统一状态又叫做“中”。清代惠拣说,“天地位,育万物,中和之效也”;《三统历》中说:“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故《易》尚中和。”

自然界和人文世界以“中”、“中和”、“太和”的样式而存在。《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的变化表现为阴阳对待和合,这种变化的价值要旨是新事物的产生,故《系辞传》中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就中国现在的发展态势,从《周易》和谐发展观来看,正从《晋》而达到《明夷》。中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而且未曾出现大的通货膨胀,正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从《周易》和谐价值观中吸收和借鉴经验,对于缓解和调节不和谐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天人和谐思想在《周易》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周易》和谐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万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天人和谐。《周易》认为宇宙是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它以太极为本原,其中任何一事物均与他事物以至宇宙整体有联系,《系辞传》中就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就是周易的太极整体和谐观。《易经》六十四卦中严整的象数符号和谐系统就是对这个宇宙图景的模拟所得。

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董仲舒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是同类,就能互相感应,可以“以类合之”,从而达到“天人一也”,也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生所追求的最理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中的“天”,既指精神上的一种信仰,又指客观的自然界。“天人合一”不仅指明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这样一种太和境界,又说明人和精神信仰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根本上就是宇宙生命和天地万物的统一。

《系辞传》中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应以天地“生生之德”的规律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以特定的生存原则与天地相顺应。“生生之谓易”、“日新之谓盛德”,主体以其创造活动与创造精神“与天地合其德”。“时中”以日新为实质的生生变通内涵,正是在自强不息、变通顺应的实践中实现天地万物的“太和”境界。“时中”体现了人随时而变通的内涵,即“适时之变”。

《易传》中大量阐述这种创造性顺应和主动性适应和的变通,这些是“时中”的主要意义,如《系辞传》中的“变通之谓事”,“变而通之以尽利”,“通其变使民不倦”,“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变则通,通则久”等等,这些对变通重要意义的揭示,都说明了一点:变通是事物生存发展之道。管理之道即变通之道,即时中之道。人类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上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及变化发展的宇宙自然,求得天人的和谐统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周易》天人和谐价值观是一重要的理论支撑,在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方面尤为重要。当代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增长受到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制约。就资源来说,中国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污染物排放量加剧,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一些城市的大气和水污染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依然在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保持我国的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要植树护林,大力治理江河湖泊的污染,节能减排,防治土壤沙漠化,控制气候变暖,净化空气,保护动植物种类和人类的共存和谐,努力做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当今社会和谐与《周易》中和谐智慧的结合

随着改革向前发展,经济主体关系变的复杂化,经济利益的冲突也变的公开化,这即是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这时我们也可以吸取《周易》中的和谐价值观,惠顾弱势群体,化解矛盾与冲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据有关科学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内外所有经济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 0.4警戒线。据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 0.45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 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 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 50%;中国国家统计局前期公布的数据也表明,我国最富裕的 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 45%,而最贫穷的 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 1.4%。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占有很大比例。造成贫富差别的原因除了三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外,与分配不均、就业困难有很大关系,弱势群体没有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矛盾。

以上的问题,借鉴《周易》和谐智慧来处理具有实际意义。治国安邦之本乃是容民保民、官爱民、民拥官。领导者要关心民众疾苦,体察民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得民心,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序卦》曰:“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一个好的管理者,不能只管不养,也不能只养不管。养中有管,管中有养,才能更好地管。就此而言,养乃管理题中应有之义。《颐·彖》也提到“养万民”的说法,主张对广大民众的关爱。

对于人民贫困而国力强盛的现实问题,《周易》中《益》卦提供治理之道。《益·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说损与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没有损就没有益,没有失就没有得。“施行增益利于有所前往”,说明尊者刚中纯正必将大呈庆祥;“利于涉越大河巨流”,正如木舟渡水征途通畅。增益之时,下者兴动而上者逊顺,其益就能日日增进广大无疆;譬如上天施降利惠,大地受益生化,自然界的施化之益于是遍及万方。当事物处于增益时所体现的现象都表明要配合其时施行才能得当。

当今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身处世界经济大国之林,党领导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和政府时刻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关心弱势群体,实施多项优惠政策,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国家富裕带来的好处,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建和谐社会。实践表明,党坚持容民养民的原则,实施提高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政策,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保持社会安定,为国家富强铺垫基础。

四、《周易》和谐观的借鉴意义

和谐思想在《周易》中的体现为我们提供了实现和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周易》认为,既然宇宙是和谐统一的,作为人类,就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意思就是说人道要效法天地之道,但是却不等于说人在自然面前束手无策,而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相协调,对宇宙万物的变化加以调整、辅助、节制,使其能够为人类服务。如果不能适应自然就没有生存的机会,更谈不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首先要适应自然,其次才能改造自然。

《否·象》所说的“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正是与自然失去和谐后所出现的状态,刘沉说过“人道失而天运亦非。不交不通,不成造化也。不交无邦,不成宇宙也。”何妥说“言人志不同,必致离散而乱邦国。”不交就是说阴与阳不交流,于是就出现闭塞阻碍,也就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当代人为了追求眼前的局部利益,忽视了人与自然两者的和谐,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出现,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稀薄、海洋污染等等。人类的生存条件日趋恶化,如果不能够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因所在。这种发展理论同和谐观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可持续发展观理论的核心就包括当代与后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必须互为调节、共同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包括当代和后代的发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与利他的平衡等。高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与调控,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规范,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周易》中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表明了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关系上的看法,“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意思就是说圣人首出庶物,但不以己为天下之首,而是使天下万物各安其事,各得其所,则万国自然得到安宁。《咸·象》中提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里所说的“和平”是指事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它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现代社会,受物质利益所迫,民族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上述“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保合太和”中的合理思想为解决现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分歧提供了一种更为有价值的方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所在的《周易》中的和谐观,在我国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今党领导各族人民正努力寻找一种科学的发展道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鉴于此,深入剖析和解读《周易》中所倡导的“和谐”理念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王仲尧.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2]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马振彪.周易学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

[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5]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6]金景芳.学易四种[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7]唐明邦.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变通周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数学变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