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络问政”研究述评
2010-08-15舒服明
舒服明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内“网络问政”研究述评
舒服明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网络问政的概念、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探究了推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并就网络问政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网络问政;概念;特征;存在的问题;推进对策
自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各级官员问计于民起,网络问政就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网络政治现象。伴随着网络问政的实践,网络问政的相关研究也开始起步。2009年,广东成功举办我国首个“网络问政研讨会”,对广东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的基本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章在报刊杂志上也开始出现。但总的来说,学界对网络问政的研究正如网络问政的实践一样,还只是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和研讨会的会议材料中。据对中国知网和维普资讯的检索,有关“网络问政”的文献只有103篇,会议发言视频材料3份。通过上述文献的浏览概括,可将国内“网络问政”研究分为4个方面。
一、网络问政的概念和特征
1、网络问政的界定。赵红卫认为:“网络问政是指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一种执政方式。一方面是政府主动上网向网民进行咨询,并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回应;另一方面,也包含网民对政府的质问、应答和评议。”①李金兆、董亮认为:“所谓网络问政,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问,公众个体或群体向社会或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基于互联网提出或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二是过问,即党政及其领导人,通过互联网问政于民,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解决实际问题、接受监督。从一般的政民互动,到一些公共舆论事件、公共突发事件的网络应对及管理,都可以归于网络问政范畴。”②李贵成指出:“网络问政是指通过网络问责于政府,政府通过收集网络舆情了解民意、汇集民智、解决民生,以最终实现科学决策的一种问政形式。”③曹学娜、孙祥指出:“网络问政最突出的特色是‘问’字,‘问’同时隐含了答,展现了一种动态的对话和互动过程。”④马文高则认为,“网络问政是政府和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双向互动沟通过程。”⑤上述定义,虽然都抓住了网络问政“问”与“答”的官民互动这一基本要义,但对网络问政的本质内涵还没有作深入的探究,特别是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民主、电子民主等概念有何区别与联系,还没有进行必要的比较研究。网络问政的概念比较模糊,还没有一个权威公认的概念,对网络问政的概念还需要给予科学界定。
2、网络问政的特征。赵红卫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跨层级性;二是平等互动性;三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四是公开透明性。⑥李贵成则认为网络问政具有如下特点:“参与主体的双向性”,“参与主体的平等性”,“问政内容的丰富性”,“民意表达的直通性和实现方式的互动性”。⑦骆勇认为网络问责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问责方式的匿名性”,二是“网络言论的充分自由性”,三是“对公众人物的去权威性”。⑧杨桓、王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概括为四点:“虚拟性”,“直接性”,“平等性”和“爆发性”。⑨
总体而言,赵红卫、李贵成等从网络问政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出发,各自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网络问政的特性进行了概括,虽然表述不同,但都抓住了网络问政的一些基本特征。骆勇、杨桓等虽然研究的主要是网络问责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但对于我们进一步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网络的本质特征具有启发意义。
二、网络问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杨桓、王翔认为:网络问政在现实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数字鸿沟’。这种‘数字鸿沟’存在于我国的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计算机保有量和网络建设的不平衡。数字鸿沟使得‘信息贫困者’在信息时代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处于劣势,从而无法保证自己的权利。”二是“网络暴政”。他认为,“由于网络社会虚拟性的特点,使得网民摆脱了现实的限制,其政治行为往往更加随心所欲和无所顾忌,容易受他人情绪的影响和感染,极易出现大规模的群情激奋,对引发大众愤怒的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⑩马文高则继续研究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网络问政存在的不足主要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网民素质良莠不齐”,二是“网络问政缺乏长效机制”。⑪
2、赵红卫则从阻碍“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角度指出了网络问政中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网络资源的不均衡带来‘民意’的被代表”。二是“网络的虚拟性导致‘问政’的落实难”。三是“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问政’的偏激化”。四是“‘问政’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问政’的无序化”。⑫
3、张亚勇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进行了研究。一是“参与的非法化”。他认为,“有序的政治参与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和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的过程。由于网络具有隐匿和再造的功能,网络虚拟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不受限制的自由世界。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非法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参与的情绪化”。他认为,“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自由参与提供了可能,但当网上的言论表达脱离了理性思考,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不负责任的情绪宣泄并在网上散布时,它就会对正常的政治参与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参与的欺骗化。客观全面的信息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大量带有欺骗性的网络信息,导致了政治参与行为的无序发展。”四是“参与的失衡化”。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诉求,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网络普及的不平衡的现实情况却很难满足这样的要求。”⑬
4、李飞和张炳照从完善网络民意表达的角度指出了目前我国网络民意表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思想认识和观念滞后”,“法律规范和机制保障不健全”,“表达过程缺乏理性”,“表达主体素质与均衡性的缺失”,“社会政治环境不完善”。⑭
5、段艺琳指出了目前网络民意沟通存在的问题。一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和去责任化”,“其‘匿名制服’效应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阻碍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二是“政府社情民意通道有待畅通”。三是网络民意中“潜伏着民粹主义”。⑮另外,倪春纳从网络民意的角度对网络民意的缺陷也进行了分析,指出网络民意主要有四点缺陷:一是“网络民意的代表性问题”,二是“匿名效应和去责任化”,三是“‘沉默螺旋’效应与非理性”,四是“‘布里丹效应’与民意操纵”。⑯
6、吴建华、班生从网络舆论监督的角度分析了网络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他们认为:“互联网虽然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传播媒介,但普及率仍然较低;网络舆情尚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公众的利益表达;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和商业性以及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使得网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信誉度遭到质疑;网络新闻个性缺失导致网络舆论监督难以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网络舆论监督中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亟待加以规制和防控;我国目前还缺乏完整统一的新闻法规体系来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的独立和规范舆论监督主客体的行为。”⑰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目前,从网络问政活动的媒介(网络)的特性、网络问政的主体(网民和官员)的素质等方面认识和研究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从网络问政兴起的原因、畅通现实生活中的问政渠道、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哪些问题等方面深入研究的比较少。随着网络问政实践的逐步深入,由网络问政带来的,网上、网下现实生活中的问政渠道畅通的问题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三、推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
1、赵红卫指出了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5点路径选择:一是推进互联网建设的公益化,消除‘数字鸿沟’;二是推进网上政务公开,扩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推进‘网络问政和网下问政的有效对接,避免‘问政’虚设;四是推进‘网络公民意识’教育,实现‘网络问政’的理性化;五是推进‘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实现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⑱
2、马文高从网络问政创新的角度,提出促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具体对策:“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促进网络问政的常态化;转变官员的服务理念,提高党政干部网络问政的技术技巧;增强网民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规范网络问政体系。”尤其是在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方面,他提出了4点具体措施:“建立有效的网络民意回应制度”,“建立限时问题办结制度”,“建立网络问政监督问责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考核制度。”⑲
3、彭健从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角度,提出推进网络问政的3点建议:“网络问政亟待突破‘信任关’;有贴必回应形成制度;把‘网络表达’看作一种执政资源。”“网络问政”要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就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构筑起一道让官员真心、让网民放心的长效机制。⑳
4、李飞、张炳照从改善网络民意表达的角度,提出了促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6点对策:“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加快立法进程,健全网络民意表达权法律保障体系;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网络民意表达环境;建立网络民意表达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媒体资源;强化权利意识,提高网络民意表达主体的素质。”㉑
5、曹文博从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构建角度提出了3点建议:“建立通畅的信息通道,形成良性的舆论监督、引导机制,实现网络舆情与现实的互动,凸显主流价值观。”同时,他还指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网络问政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网上处理的,面对面的服务还是必不可少的。”㉒
6、李贵成提出了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5点具体措施:“一是让政府网站实至名归。二是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三是以理性态度倾听网络民意。四是汇聚民智进行科学决策。五是建立长效机制,激发持久行动力”。㉓
7、金措从领导干部如何适应互联网政治的角度,对领导干部网络问政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领导干部要“主动参与互联网政治”。二是要“怀‘敬畏’和‘宽容’之心,与网民平等交流沟通”。三是要“在整合中萃取真实民意”。四是要“积极反馈凝聚民心”。㉔
8、张亚勇从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角度,提出了引导网民有序问政的5点对策建议:一是畅通和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引导和规范政治参与。二是改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政治参与的成本收益率。三是改进信息发布制度,树立政府信息源权威。四是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参与秩序。五是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实现信息分配公平。”㉕
9、曹学娜、孙祥认为:推进网络问政必须大力发挥党政机关的主导作用,科学引导网民的参政行为,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在制度建设方面,他们指出:“要建立网络问政考核及奖惩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受理及审核制度。”㉖
上述研究对如何推进网络问政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但在具体实践中,还有许多操作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如何健全和疏通网上和网下两个问政渠道,实现网上网下两个渠道的有效对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网络问政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在网络问政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方面,网络这把“双刃剑”同样在网络问政中存在。总的来说,持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学者为多数,但也有学者分析了它的负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积极影响。第一,曹学娜、孙祥认为:“网络问政有助于扩大民主参政议政”。“互联网开放、自由、交互、平等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于传统代议制而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是一种直接性的参政,通过网络人们方便和快捷,突破了传统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不足”,成为人们“表达个人利益需求、民主参政的新渠道”。“网络作为民意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党政领导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下基层走访,网络更加即时、快捷、便捷和廉价,更有利于广泛收集民意,汇集众多民智,成为推进民主化执政的有效途径。”㉗第二,石国亮、徐媛指出:“民主以网络为依托,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公众政治参与范式。”“这种新型参与方式逐渐成为征集、了解民意的非政府性参与的主要方式,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渠道、手段和效果。”这种“网络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是公民参与意识和参政能力提高的催化剂”,“加快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人们民主参与的思想基础。”㉘网络问政还为民主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石国亮、徐媛认为:“以论坛、社区、博客、新闻贴吧等新式的网络公共领域,在自由交流、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扩展了监督的对象、范围、广度和深度,还体现了监督的大众化、日常化和多元化特征,这是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监督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杨桓、王翔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角度指出:“网络政治的爆发性会使得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件曝光,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进政府的行为和作为”,“有利于促进政府作为和社会公正”。㉙第三,网络问政促进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李贵成认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信息化背景下的‘密切联系群众’‘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正通过互联网这一全新的途径和方式来补充实现”,“网络问政不只是一问一答的信息收集,重要的是汇聚民智以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网络,领导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民之所需所想所求,从而在综合广泛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决策。”㉚
2、消极影响。第一,石国亮、徐媛认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和开放性”,有可能促成网民的 “非常规参与,尤其是非法参与的扩大”。“网民类似‘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行走,破坏了政治参与的安全感。”“数字化恐怖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府的权威”,“对公民的自由和国家的民主制度也构成了巨大挑战。”㉛第二,网络问政中容易产生网络民粹主义。叶皓在指出:“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由于“网络权威的缺乏和无限制的网络自由,导致非理性政治参与在网络政治空间中非常普遍。”“否定精英原则的‘民粹主义’抬头,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部分网民不是理性地分析原因和背景,而是简单地否定社会、否定权威,通过激烈的言论释放仇富、仇官、仇强、仇大的情绪”,“中国目前的网民结构,使得网络民粹主义效应更加明显。”㉜第三,网络问政中的“假民主”、“被代表”的现象严重。安初云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角度指出:“由于网络技术所导致的信息鸿沟的存在,使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不能真正延伸到社会各阶层。”㉝“基层群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网络民意诉求渠道相对滞后”,“网民分布的阶层、地域等差异仍非常明显”。再加之“网络民意表达的随意性有时导致民间非理性舆论或情绪膨胀”,“网络民意与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民意之间还存在相当的距离。”“简单地把网络民意等同于真实民意”,㉞正如赵红卫所言的“被代表”或假民主的现象就会发生。㉟第四,越级问政容易导致中间层级功能弱化,导致无序。刘晓乾认为,网络问政过程中“越级的信息交流有可能引起政治体系中间层级的功能弱化”,“网络民主带来的民主欺骗性、直接民主和情绪化民主,未必对民主有益,反而有负面影响。”㊱
上述表明,学界对网络问政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影响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冷静的,既看到了它积极的一面,也看到了它对民主建设的不利影响。这无论对于进一步健康、有序地推进网络问政活动本身,还是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是有益的。
①⑫⑱㉟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 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法制与社会》,2010 年第 15 期。
②李金兆,董亮:《网络问政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实践与应用》,2010年第3期。
③⑦㉓㉚李贵成:《网络问政: 开启民生的新钥匙》,《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④㉑㉖㉗曹学娜, 孙祥:《网络问政的条件及推进路径》,《公共行政》,2009年第10期。
⑤⑥⑪⑲马文高:《网络问政创新诌议》,《企业家天地》,2010年第2期。
⑧骆勇:《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问责:一种新型民主形态的考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⑨⑩杨桓,王翔:《解析网络政治参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⑬㉕张亚勇:《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求实》,2007年第12期。
⑭㉞李飞,张炳照:《浅析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新视野》,2008年第6期。
⑮段艺琳:《选择: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路径》,《东南传播》,2010年第1期。
⑯倪春纳:《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黑龙江史志》,2010 年第3期。
⑰吴建华,班生:《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⑳彭健:《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㉒曹文博:《网络问政:民主与和谐媒介生态构建》,《今媒体》,2010年第1期。
㉔金措:《领导干部要适应“互联网政治”的发展》,《管理观察》,2010年第9期。
㉘㉙㉛石国亮, 徐媛:《我国网络民主发展问题探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㉜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与挑战》,《政府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㉝安云初:《刍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㊱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D046.1
A
1671-2994(2010)06-0137-04
2010-09-25
舒服明(1967- ),男,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责任编辑: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