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发展繁荣与云南的全面小康
2010-08-15马树勋
马树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干部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文化的发展繁荣与云南的全面小康
马树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干部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11)
在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充分结合,不断开拓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从而充分实现文化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的良性互动。
云南;文化发展繁荣;全面小康;着力点;精神动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云南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使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各族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为全面小康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树立推进云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新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党委要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在文化建设中就必须体现这一战略思想,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理念。
1、“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各族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有者,要真心实意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第二,要在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多采用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的办法,努力让各族群众自觉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第三,对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尽可能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反映各族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善于从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使各族群众通过参与活动得到实惠,得到真切的人文关怀,获得心理和谐。
2、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的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和谐、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用先进文化启迪引领各族群众,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又以各族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
3、文化统筹的新理念。统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文化建设也必须贯彻落实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第一,要注重城乡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区域文化发展的统筹,注重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统筹,注重文化的存量改革与增量发展的统筹,注重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统筹,实现文化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二,要从现阶段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努力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职业的各族群众之间、贫富状况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在精神文化上的过大差距,保证精神文化财富在分配对象、分配内容和分配方式的公平正义,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的提供要更多地向农村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基层倾斜,使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逐步走向均衡。
二、抓住关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云南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无疑是首要的任务。
1、从云南的实际出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凝聚各族干部群众的力量,鼓舞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信念和信心。
2、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各族干部群众的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全社会的改革创新意识。这一点对于云南的文化建设而言显得更为紧迫、更加重要。第一,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缺乏是制约云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深层原因。云南目前正在进行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正是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强调要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于突破,尤其强调大胆创新,提倡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有利于云南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努力做到敢为人先,冲破旧观念的束缚;敢于创新体制机制,打破一切陈旧,敢于正视问题,突破难点;敢于承担责任,大胆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第二,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方面对于云南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云南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不容置疑的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不足,是一个最根本的差距。因此,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必须坚决摈弃一切因循守旧、小进则满的思想观念,转变一切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革除一切羁绊手脚、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只有这样,云南才能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道德主要通过造成社会舆论、树立道德榜样、塑造思想人格、培养内心信念等方式,指导人们按照一定善恶、荣辱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善习,从而保持和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因此,云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第一,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工程,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第二,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第三,要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4、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云南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第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媒体传播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各族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各族群众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第二,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占据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公共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使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潮在主阵地上被杜绝。第三,要在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的同时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在西方敌对势力始终将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我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他们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利用互联网、非政府组织、宗教活动等渠道,同我党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的复杂形势下,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对公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分裂祖国,宣扬邪教进行严密的防御控制和打击,又要改变主流意识形态呆板、涣散等表现形式,积极探索并努力形成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传播渠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实现和表现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得到各族群众的广泛认同并转化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中华文化形成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要按照当今实践和时代的要求,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先进文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把传统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全国性、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符合时代发展的少数民族新文化。从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的实际来看,要达此目标,主要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对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文化资源极为多样与丰富,要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首先要全面调查摸清云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实施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这方面,云南已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要在重点挖掘、抢救、整理、研究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尤其要重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和鼓励民族文化创新,推出更多的如同“云南印象”那样的民族文化精品,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并以此带动旅游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人才的重要平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组织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能吸引各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来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第一,要积极举办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少数民族之间搭建相互了解、学习和借鉴的平台,促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第二,要支持民族文化走出去。通过各种形式的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既向外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宣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绩,扩大我国民族工作的影响,让世界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时,也让各少数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融入全球的发展之中。
4、更加注重民族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民族人才队伍是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第一,在继续加强各类专业学校培养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的基础上,要重视举办各种民族文化培训活动,大力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第二,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民族文化人才的新机制,鼓励人才竞争。尤其是重点发现和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尖子,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层次。第三,要尽可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引进有专业特长的民族文化人才,通过提高待遇和改善创业环境,以更多地吸引和留住文化人才,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服务。
四、突破瓶颈,不断发展公共性的文化事业
发展公共性文化事业,建立全覆盖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云南这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近年来,云南在努力推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因此,云南要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实现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把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目标,努力形成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文化事业主要是靠政府投入、政府来办,通过建设一个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照耀到各民族群众身上。从边疆少数民族的实际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瓶颈,因此,要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第一,要以政府为主导,要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形成各级做大做强文化的合力。第二,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抓住重点,打造精品。
2、按照充分体现服务基层,服务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要求,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农村和边境一线是最薄弱的环节。从2005年以来,云南开始实施边境解五难工程,农村和一些边境地区看戏难、看电影难等问题有所缓解,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基层和边境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缩小其与城市、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进一步保障和实现各族群众的文化权益。
3、不断增强公益文化事业的内在活力,切实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公益文化事业要通过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来激发内在的活力,充分调动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来改善服务,同时,要善于运用市场的力量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使公益性文化事业真正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其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行动快、起步早,并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精品,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益格局,仍然是阻碍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习惯在旧体制下维护既得利益,恪守旧有模式,使文化体制的改革在不少地方“千呼万唤难出来”。云南虽然是全国较早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省份之一,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和经验,但仍然存在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落实不力,成功造势与产业发展有较大反差,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和人才对文化产业的支撑明显不足等问题。因此,云南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云南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进一步增强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意识;以体制机制为核心,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一核心,紧紧抓住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这一关键,以推动新闻媒体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文艺院团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云南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1、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努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培育一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云南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有文化单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通过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事转企”的改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新闻媒体的经营业务,一般性文化产品的制作销售单位,一般性的艺术表演团体等实行分类分步转企改制,使其单位性质,人员身份从事业转为企业;要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党委领导的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
2、努力形成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不断提高文化的软实力。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边疆省份,发展文化产业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第一,应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一优势,确定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全力打造,力争做出影响力和竞争力。第二,要充分发挥云南特殊的地域优势,打造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文化产业群。通过建立通畅有效的途径,鼓励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大胆走出去,在周边国家设立文化研发、生产、销售等基地,用5至10年时间,建设好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通道,不断提高云南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3、培育现代化的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化的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在全国也是一个共性的问题,相对于欠发达地区,云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为滞后,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因此,云南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培育现代化的文化市场体系。第一,要努力培养以金融支撑为重点的市场要素支撑体系。第二,要重点研究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问题,从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促进整个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第三,要深入研究文化市场的准入问题,既强调秩序,又鼓励竞争,激发活力。第四,要落实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并落实到部门的各项工作中去。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云南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大小、成效如何、文化产业发展能否取得新进展,关键在领导。云南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提出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的要求,进一步确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因此,各级党委在工作上要及时指导,政策上要大力支持,以有效的措施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以特色和品牌带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完备的政策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强有力的领导确保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陈文兴
G05
A
1671-2994(2010)06-0051-04
2010-08-21
马树勋(1966- ),男,云南澄江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干部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