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
2010-08-15任晓东
任晓东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统战部,山东东营257061)
加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
任晓东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统战部,山东东营257061)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总体格局的重要领域,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形势的不断变化,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显得尤为迫切。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统战工作的本质,不断深化和丰富高校统战工作的内涵;明确职责定位,找准统战工作的着力点;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切实推进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是统一战线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从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必要性、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内涵和今后工作的着力点以及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化等四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立足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高校统战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利益关系进一步复杂,社会矛盾进一步增加。同时,社会思潮易向高校集散,社会热点易在高校升温。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西化、分化,把高校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文化输出、思想渗透,影响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对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刘延东同志曾在一份报告中批示:统一战线工作“不是中心,连着中心;不是全局,事关全局”[1]。这段话深刻阐明了统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做好统战工作既有利于调动广大统战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校内外的作用,也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依法办学,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由此可见,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关乎党的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因此,做好高校统战工作首先要求高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立足全局,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树立较强的统战意识。
二、紧贴形势任务,不断深化和丰富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内涵
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高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尤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内涵,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
(一)凝聚人心、协调关系
统战工作本质上是做团结人的工作。把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团结起来,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挥统一战线的整合作用,了解和掌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做统一思想、增进了解、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民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等形式,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开展对话、交流和沟通。要注意帮助协调各种关系,发挥高校优势,积极为他们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等提供渠道。
(二)推进民主、完善机制
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一战线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主要表现为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2]。其中民主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高校维护稳定局面、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切实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机制;要为党外人士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便利和创造条件,及时通报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还要对党外人士在专题通报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三)培养人才、合作共事
目前,统一战线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的关键时期,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十分迫切[3]。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优势,积极稳妥地培养、选拔新一代无党派代表人士,推进新老交替。要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完善人才队伍规划,逐步建设一支有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党外人士和党外干部队伍。高等院校领导班子中一般应配备党外干部,院系领导班子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委员会等组织中要保持适当数量的党外代表人士。同时,要积极向人大、政府、政协推荐党外人士,协调安排他们担任有关领导职务,并使他们自觉服从党委领导,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做到合作共事。
三、明确职责定位,切实找准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着力点
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已扩大为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教职工、归国留学人员、归侨侨眷三胞眷属等多类群体,统战成员增多,任务加重。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找准工作着力点,才能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一)高度关注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层次高,影响大,在培养高级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是统一战线的人才源头。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应把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作为统战工作着力的基础,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鼓励和引导他们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鼓励和引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努力为他们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落实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交友制度,高校的书记和校长应该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注意倾听他们的要求[4]。要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库,不断引导和帮助他们深入实际,服务社会,锤炼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品质,使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切实重视留学人员的统战工作
高校是海外留学人员的输出源,是归国留学人员的汇聚地。目前,高校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留学人员已经成为统战工作关注的重点。高校各级党组织要适应留学人员教育背景的变化,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学术方式,以国际眼光,积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团结他们,吸引他们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归国留学人员联谊组织,通过定期的联谊、交流、学习、服务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提升业务水平,并培养举荐留学人员中的党外人士。各级党组织还要增强服务意识,为留学人员多办实事,多解难事,为他们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要注意研究和反映留学人员的真知灼见,鼓励他们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为祖国建设服务。
(三)努力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宗教问题是当今世界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等。新时期,高校各级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高校师生员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联谊组织的作用,积极关心少数民族师生的学习生活,做好少数民族人士工作,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坚持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坚持宗教活动在宗教场所进行,严禁在高校校园内进行传教和其它宗教活动,严禁在高校建立宗教团体和组织[5]。坚决抵御境外利用民族、宗教问题进行渗透、破坏和分裂活动。对高校中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防范和抵制各种邪教。
四、注重创新实践,不断推进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是适应时代进步和统一战线事业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也是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应从理论武装、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实践。
(一)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高校加强统战工作并推进其科学化,关键在于学校党政领导对统战工作意义的认识是否正确、支持是否到位,而这些又往往取决于一个领导干部统战理论水平的高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新理论、新情况,把握高校统战工作的最新动态,做到早学一步,深研一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鲜活的高校发展实践作为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源泉,围绕高校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找准理论研究和创新的突破口,以理论政策创新带动工作发展,不断把握高校统战工作规律,增强统战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
(二)要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
科学的体制机制是推进统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保障。高校要以加强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为根本,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教学院部各负其责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6]。要将统战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党委议事日程,加大人员、经费投入等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统战工作宣传力度,把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宣传工作计划,纳入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培训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要建立健全各种联席会议、综合协调、信息沟通、督查落实等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升工作执行力,不断形成人人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要加强统一战线的能力建设
高校统战工作是否得力、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统一战线及其成员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不是要来的,更不是自封的,很大程度上要看这支队伍的工作和水平。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和统战部门要以支持和帮助广大统战成员切实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主动为他们搭载体,建平台,拓宽实践渠道,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增强广大统战成员围绕中心,服务学校和地方大局的本领。统战成员也应在各自组织或团体的带领下,遵循统一战线的性质和规律,从自身角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考察调研、建言献策等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和思想理论水平,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使得上劲、帮得上忙。只有这样,高校统一战线的形象和地位才会不断得到提升和巩固。
[1] 北京高校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2.
[2] 薛明扬,王小林.高校统战与高校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7.
[3]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解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276.
[4] 刘延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开创新世纪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J].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9.
[5] 大中专院校教材编写组.50个“为什么”——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9:103.
[6] 杜青林.努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J].求是,2010(3):15.
[责任编辑] 谭爱兰
G64;D267.6
A
1673-5935(2010)04-0063-03
2010-09-28
任晓东(1970—),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石油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建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