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与近视发展速度的关系

2010-08-15谢继春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终末眼轴屈光度

谢继春/文

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与近视发展速度的关系

谢继春/文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对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影响。方法:自愿参加本试验的近视患者116例227眼,按照持续视近后眼压升高值大小分为3组:A组(≤0.5 mmHg)95眼,B组(0.5~1.0 mmHg)79眼,C组(>1.0 mmHg)53眼。所有受试者检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随访1年后再次检查,对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进行方差分析,对所有受试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屈光度增加(0.48 ±0.35)D;B组增加(0.61±0.38)D;C组增加(0.96±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P<0.05)。A组眼轴长度增加(0.18±0.27)mm;B组增加(0.23±0.28)mm;C组增加(0.36±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5)。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均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与近视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视近;眼压;屈光度;眼轴;发病机制

眼轴增长是大多数近视眼的重要解剖特点,其发生机制从调节理论到离焦效应,以及目前颇具争议的眼压作用,但是尚没有一种较为统一和让人信服的理论。有文献报道指出持续视近可引起短暂性近视[1],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也发现了持续视近可导致近视眼(特别是进展性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眼压升高,然而这种眼压变化是否会引起近视发展、眼压的升高值与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是否存在相关性,本文从制作持续视近模型入手,测量试验前后眼压,再根据眼压升高值大小分组,随访1年后观察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愿参加本试验的近视患者116例227眼,其中男54例,女62例,平均年龄(12.72±3.85)岁(9~16岁)。平均屈光度(-4.75±0.73)D(-1.00 D~-7.25 D),平均眼轴长度(25.59±0.46)mm(22.71~26.93 mm)。

1.2 试验分组

所有受试者均玩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2 h,制作持续视近模型,在试验前后由同一检查者测量并记录眼压。按照试验后眼压升高值大小分为3组:A组:≤0.5 mmHg;B组:0.5~1.0 mmHg;C组:>1.0 mmHg。其中A组95眼,试验后眼压升高值平均为(0.29±0.58)mmHg;B组79眼,眼压升高值平均为(0.81±0.42)mmHg;C组53眼,眼压升高值平均为(1.30±0.65)mmHg。

1.3 研究方法

所有受试者检查并记录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随访1年后再次检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得到这两个指标的初始值和终末值。

1.4 仪器设备

①AUTOREFRACTOMETERTR-4000型电脑验光仪测量屈光度;

②TOPCONCOMPUTERIZEDTONOMETERCT-80 A型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

③SONOGAGEEYESCAN型A超测量眼轴。

1.5 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进行方差分析,对所有受试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情况

A组屈光度初始值为(-4.37±0.52)D,终末值为(-4.85±0.68)D,增加(0.48±0.35)D。

B组屈光度初始值为(-4.83±0.59)D,终末值为(-5.44±0.70)D,增加(0.61±0.38)D。

C组屈光度初始值为(-5.16±0.83)D,终末值为(-6.12±0.94)D,增加(0.96±0.46)D,3组屈光度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P<0.05)。

A组眼轴长度初始值为(25.41±0.32)mm,终末值为(25.59±0.43)mm,增加(0.18±0.27)mm;B组眼轴长度初始值为(25.63±0.40)mm,终末值为(25.86±0.57)mm,增加(0.23±0.28)mm;C组眼轴长度初始值为(25.84±0.58)mm,终末值为(26.20 ±0.45)mm,增加(0.36±0.49)mm,3组眼轴长度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5)。

2.2 近视屈光度和眼轴增长速度与眼压变化值的相关性分析

屈光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式为:y=0.2741+0.6205 x(r=0.8241,t=2.2871,P<0.05)。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式为:y=0.0924+0.3162 x(r=0.6490,t=2.0956,P<0.05)。

3 讨论

近视眼按照解剖特点可分为轴性近视眼和屈光性近视眼(包括曲率性和屈光指数性),引起屈光性近视眼的曲率和屈光指数一般在临床上变化都不大,加上近视眼是以轴性近视眼为主,所以关于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和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轴性近视眼而言。传统的调节理论认为持续视近所引起的调节运动,眼内、外肌收缩牵拉眼球,使眼轴增长;离焦效应理论认为持续视近可能导致睫状肌疲劳过度,调节不足引起远视离焦,使视网膜信息降低,多巴胺分泌减少和乙酰胆碱分泌增多等,进而影响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导致巩膜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减少,巩膜抗张力减弱,眼轴增长。眼压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所起作用在各方面都存在较大争议:近距离工作时眼压是否升高、高眼压是否引起眼轴增长、降眼压药物是否可减慢近视发展速度等各说不一[2~5],缺乏较为权威的Meta分析和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那么,眼压在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中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眼压与眼轴、屈光度之间有无关联。

我们前期工作发现:持续视近可导致近视眼特别是进展性近视和高度近视患者眼压明显升高,对于正视眼、稳定性或中低度近视眼则变化不大,从而推测眼压在持续视近情况下容易升高的近视患者,其近视进展速度可能会更快些,眼压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为了更加直接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又进一步观察了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对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升高值不一样,其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也不尽相同,即眼压升高值越大,屈光度和眼轴的增加值也就越大。

进一步的直线回归和相关性分析也发现: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均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所以我们认为眼压可能在部分近视患者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近视发展速度过快的患者,降眼压药物可能具有减慢近视进展的作用。

当然,近视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多种机制,比如调节、离焦效应和眼压等,但是到底何种机制起主要作用可能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还需要做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加以证实,以利于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1]Vera-DiazFA.StrangNC.WinnB. Nearwor kinduce dtransient myopiad uring myopia prog-ression. CurrEyeRes.2002. 24:289~295

[2]蔡小军.柯敏.杨桂芳等.贝他根滴眼对幼兔视轴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眼科新进展.2001.21(5). 341~343

[3]陈辉.周激波.李红美等.青壮年近视患者的眼压变化及其规律探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 33~35

[4]阎虹.闫灵.张爽等.眼内压与儿童屈光不正和眼轴长度的关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11). 927~928

[5]蓝卫忠.杨智宽.徐哲等.主视眼、双眼眼压在单纯性近视早期的作用研 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3):299~302

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终末眼轴屈光度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近10a东莞地区4~22岁屈光不正人群眼轴长度特征分析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
腓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