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内蒙古奶业
2010-08-15那达木德内蒙古奶业协会
那达木德 内蒙古奶业协会
奶业是内蒙古兴区富民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九五”、“十五”10年来,在政府的全力推动,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的综合作用下,内蒙古奶业实现了连续7年,年均30%以上的超常规、高速度发展,确立了奶业的优势产业和全国首位的地位。截至2009年底,全区奶牛存栏294.4万头,是10年前的4.2倍,占全国总存栏的20%;原奶产量为910.2万吨,是10年前的10.1倍,占全国总产量的25%。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自治区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0家;全区乳品加工设计能力为900万吨,其中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旗(县、区)为9个,规模以上乳品企业加工鲜奶656万吨,占全区鲜奶产量的72%,是“九五”期末的36倍。蒙牛、伊利两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0亿元以上。经过7年超常规、高速度发展,奶业不仅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奶业大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埋下了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为,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违背“两个规律”,就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奶业发展也不例外。
1 奶业危机产生的根源与损害
2008年9月,对我国奶业界来讲说是黑色之月。伴随着国际金融海啸的浪潮,9月11日发生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被业界称为“9·11”大地震。事件不仅给几十万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更使我国奶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现在危机发生已经快2年了,我们应当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和总结吸取这场事件的严重教训,做好今后的工作。这场危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行业根源。
1.1 大规模、现代化的乳品企业与小、散、低的奶牛养殖业之间存在的矛盾
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品企业是中国乳业第一军团的领军企业。其日收生奶规模达8000~10000吨,年加工生奶设计能力850万吨,年销售收入分别达250亿元以上。其加工设备,工艺流程,研发能力均属世界一流。但是内蒙古的奶源基地现状是5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只有65.33万头,只占22.19%,其余77.89%的奶牛全部为散户养殖。由于体制、机制及经费等多种原因,内蒙古奶牛遗传改良工作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但到目前,中国荷斯坦牛比重只有70%左右,良种覆盖率仍很低,单产水平只有4500kg,是发达国家单产的一半:养殖户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于优质豆科牧草,奶牛专用饲料和全株青贮饲料的推广力度上不去,生奶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蛋白质含量;由于奶牛饲养环境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体细胞数、细菌数满足不了乳品企业的需求。总之,乳品企业社会化大生产与奶源基地的小、散、低的家庭经营已经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1.2 奶农与乳品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产业化经营模式有缺陷
我国的奶业发展过程与发达国家奶业发展过程不同。奶业发达国家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奶业发展史,是千家万户奶农在发展进程中,寻求合作成立了若干个奶业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形式进行利益联结,再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由合作社筹建乳品企业。合作社成员不但与乳品企业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建立了从种草、养殖,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这个产业的各个链条都能够高效运转,良性循环。我国奶业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乳品企业与奶源基地同时成长,形成了利益各异的市场主体。所谓的“龙头+基地+小区+牧场园区+市场”的产业化模式,实际上是一个人们期盼的美好愿望而已。在现实中,奶农、奶站、乳品企业、商超均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且奶农始终处于孤立无助的弱势地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均为各自的利益拼搏,根本未形成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格局。而追求高额利润是市场主体的根本目标。为追求这一目标,在我国市场体系尚未健全的状况下,就会出现违法行为、违规操作。
1.3 乳制品产业集中度差,加工能力严重过剩
由于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区域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乳品企业的结构必然是大、中、小结合。既需要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也需要国内知名企业,还需要地方区域性中、小企业,甚至也要有一些特定市场需求的微型企业。据统计,2009年内蒙古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176家,比2006年增加76家,其中规模以上乳品企业有74家。由于国家出台的乳品企业准入制度较晚,执行不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后,一些社会资本流入乳品行业,使过去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小奶粉”厂死灰复燃。而这些企业既不建奶源基地,也不搞合同收奶,趁大企业生产不景气之际,到处抢奶源,与大企业争资源,给生奶掺杂使假创造了沃土。据统计,内蒙古现在年加工生奶设计能力为900万吨,但由于奶牛头数减少,饲料涨价,奶牛健康等因素,目前只能满足50%的原料奶,尚有50%的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原料奶严重短缺,乳品企业争相抢奶源。由于我国的乳品市场发育晚,不成熟,各家乳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用价格战、渠道战、广告战等过度促销方式进行恶性竞争。从而破坏了市场秩序,使乳品企业被迫进入微利时代。其负面效应体现在养殖环节上,危机转嫁到奶农身上,就是原料奶价格上涨,远不如饲料涨价幅度,养殖成本不断增加,造成50%以上奶农出现亏损,又出现杀牛、卖牛现象。
1.4 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
真正从产业意义上讲,我国奶业只有10年发展历程。这10年既是奶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奶业安全危机频现的时期。在这10年中奶业实现了两位数的高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市场、轻牧场;重速度、轻效益;重企业、轻基地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行业素质、行业信誉和行业形象问题。而作为行业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对奶业的超常规、高速度发展,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之前,我国对生乳及乳制品质量监管存在严重缺失,奶业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很不完善。由于各部门职责不明确,有些强制性标准在生产经营中得不到落实,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作为行业自律的各级行业协会不能正常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的作用。而且在现行体制下,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多头管理,不能做到政令统一,协调一致。
2 后危机时代的内蒙古奶业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一度使我国奶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各级政府的强有力应对下,全国奶业同仁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奶业基本恢复到事件前的水平。当前奶业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牛存栏和生奶产量基本回升;二是内蒙古生奶收购价格基本稳定,近期有所上涨;三是乳制品产量有了恢复性增长;四是乳品企业亏损面有所降低;五是乳品市场消费量明显回升。但这些积极因素只是危机后的复苏迹象,是恢复性的增长。完全消除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奶业重新振兴,不仅需正确的目标定位,还需要一个“五年计划”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笔者认为,后危机时代的内蒙古奶业不仅仅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是要一个转型升级的艰难过程,要向更高层面的现代奶业迈进。
2.1 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奶牛养殖方式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跨越,关键在于实现3个转变:即从散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经验型饲养管理向标准化饲养管理转变。实现3个转变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选择最适合的载体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标准化养殖小区
这种模式,是把现阶段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的散户养殖,通过进入小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这是实现规模化养殖的一个过渡形式。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五个统一”,即统一建设,统一饲养方式,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挤奶,集中统一管理。其次是要做到产权明晰,要选择并推举懂技术、会管理的小区负责人。最终实现“小规模、大群体”。
2.1.2 奶业合作社
这种模式,是把千千万万个分散无助的散户,在自愿的前提下组织起来,加入奶业合作社,是把分散养殖纳入规模化养殖轨道的最有效、最有前景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以行业能人为领衔,以合作社的身份建立规模化牛场。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养殖。奶业发达国家,就是走的这条路。要实现这一模式,需由各级政府抓紧落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法”,像当年组织农民实现合作化那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力推行是关键所在。
2.1.3 奶联社
内蒙古土左旗奶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奶联社”是内蒙古奶业在新世纪为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这种模式是由行业专家创办养殖企业,购置一流的设备,应用一流的技术,采用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规模牧场。奶农以牛入股、持股分红、分工分业,把小、散、低的分散养殖,一步到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这种模式把目前一些规模较小,条件较差,养殖水平较低,养殖效益较差的奶农纳入到规模化养殖轨道的一个成功模式。目前伊利集团重点推广这一模式。
2.1.4 规模化牧场
这是实现奶牛养殖规模化的最理想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按照适度规模的原则,实现了资金、技术、土地、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涵盖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3个经营内容和管理理念,是实现奶牛养殖现代化的最佳载体。但是由于受奶牛养殖业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社会资本流入少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利用土地、信贷、投资等各种经济杠杆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2.1.5 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建设标准化奶源基地
一是构建草业建设、饲料供应体系。在奶牛饲养环节实现一场革命。其主要内容为:实施“优质豆科牧草基地”建设项目。规定每头牛2亩豆科牧草1亩青贮饲料,奶牛专用饲料入户率逐年提高。规模化牧场普及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二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全面实施奶牛“良种工程”,通过冷配、性控精液、胚胎工程、后裔测定、生产性能测定、体型鉴定等基础性工作,强力推广良种,尽快实现良种化。三是完善疫病防治体系。实施“奶牛保健工程”,尽快净化各类传染病,饲养健康牛,生产优质奶。四是制定“规模化牛场的技术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抓紧推广绿色无污染牛场、良好农业规范等各种认证,把规模化牛场办成标准化生产的典范。
2.2 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构建奶业管理长效机制
国内外奶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合理解决奶业各产业链之间利益分配问题,才能保证该产业的稳定发展;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保障生产、加工、销售的协调发展,避免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两层皮”,有效调节产、加、销各环节的利益矛盾,使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2.2.1 构建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
这是关系到奶业能否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奶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目前尚未形成合理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基本上由加工企业单方面确定,奶农没有话语权。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内蒙古奶业出现过三次较大波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原料奶价格不合理,原料奶比值数在盈亏平衡点以下,奶农大面积亏损。因此,各地应按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工商总局文件要求,成立原料奶收购价格协调委员会,实行定期调研,定期发布。
2.2.2 构建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
这是内蒙古奶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要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解决。
一是农、企股份联结方式。乳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收购等途径参与奶源基地建设;奶农可以土地使用权、奶牛等固定资产等生产要素参股乳品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是奶农合作经济组织方式。奶农自愿加入奶业合作社或奶农协会,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方式,由奶农持股,再由奶业合作社与乳品企业进行股份合作。
三是奶联社方式。由养殖企业搭建资金、技术、管理、设备和牛场平台,奶农以牛入股分红、固定回报,建立股份制养殖企业,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是以订单农业方式,建立乳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稳定、长期、合理的合同订购关系,以产销合同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保障奶农利益。
2.2.3 加强行业协会职能,构建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职能的有效发挥,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的作用。要按照自治区政府《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全区奶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都要成立奶业协会,并发挥其在政府、企业、奶农、消费者中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是,行业协会在奶业发展中发挥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为行业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协调各成员间的利益关系,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对各成员的行业行为进行监督自律。
2.3 全面提升乳品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核心竞争力
根据目前内蒙古乳品企业的现状,按照国际品牌、全国性品牌、区域性品牌调整企业布局和产品结构;通过兼并、控股、合并等途径,整合现有乳品企业,推进乳品企业集团化,做大做强乳品企业。按照“先牧场,后市场”的原则,鼓励乳品企业建立核心奶源基地,建设规模化牧场;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途径参股、控股奶源基地,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提高乳制品企业的准入门槛,使一些没有奶源基地,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退出乳业,促进整合速度。鼓励大型乳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快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质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新产品。
2.4 加大乳品宣传力度,形成乳品消费全民化
各级政府和各大乳品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乳制品营养价值宣传和科学饮奶宣传;积极引导乳品消费,树立良好的乳品消费习惯和全民饮奶健康意识;不断开拓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牧区的消费市场,使乳制品成为全民不可或缺的日常消费品;尽快启动学生饮用奶计划,让每个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