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林区视角下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0-08-15高玉娟潘忠文

中国林业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农林林区林业

姜 洋, 高玉娟, 潘忠文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林业是大农业的屏障和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有林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体制,一直制约着林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要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投入、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从我国农林业实际出发,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原则,从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着手,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农林高等院校怎样进行学科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以解决我国林区现存的人才稀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输送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新时期一些学者就农林高等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汪戎认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应从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布道、创业、求索”,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1]。吴应荣提出人才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素质要求是:知识创新能力、知识重组和应用能力、自我更新能力、个性化决策能力、社会合作能力、及时反馈能力、价值反省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其核心是创新能力[2]。余敏江提出林业管理相关专业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注重专业教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模式,并可尝试开办“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向,以解除林业相关专业目前存在的危机[3]。本文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新林区建设的视角下以高等林业院校为研究对象,剖析当前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以及在教学方面的相关对策。

1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建设新林区的发展要求

无论是建设新林区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林业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建设中,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出现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现代农林技术不协调的地方,无法适应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部分课程过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课程现实中已经更新换代,课程名称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教学内容与现代林业发展要求不符。现代林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补充进课堂、教材,成为培养高等林业人才遇到的难题。#农林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农林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招生规模扩大化使得实验实习时间、仪器设备甚至教师等教学资源均得不到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降低。所以,传统农林专业必须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培养与现代农林业需求相适应的新林区建设人才,实现农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陈旧

大多数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即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配角地位,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没有发言权,本应是学习主角的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参与感,存在普遍的厌学情绪,填鸭式的教学效果欠佳。传统教学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及研究能力,往往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无法向社会成功地推销自己。传统教育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却没有提供机会让学生实践,造成许多学生缺乏团队精神,不知道如何与人合作。教学评价方式陈旧,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指标单一,如总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造成所谓的“一试定终身”现象,期末考试的主要形式是笔试,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难以全面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今天,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3 学科团队中没有合理的科研梯队和和谐的科研组织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院校的学科团队的力量强弱是分不开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团队成员要形成合理的比例结构,一般认为“金字塔”型结构较为合理。有一些学术骨干经过自我磨砺和组织培养,其学术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已逐渐走向成熟,他们已具备带领学术团队的能力和条件,但却没有一个合理的团队结构。另外,在农林院校中有些学科属于“冷门”专业,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一些学科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2 原因剖析

2.1 “三农”问题影响了农林院校学科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农村、农民一定程度被弱化。农林院校的整体景气指数也随之不断下跌,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城市考生不愿意由城市到“农村”,即便是一些质量很高、特色鲜明、与“三农”牵不上太多关系的非农专业也因为校名的原因对城市考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农村考生更不会轻易考虑农林院校,根本原因是对“三农”问题的现实体验。所以,农林院校近年的招生横向比较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生源的差异对农林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也使得农林院校多年积累的办学优势逐步丧失。

2.2 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欠缺

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加强,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林区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一般认为公共精神所体现和反映的是个体主体地位的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独立的人格精神、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公共的生态意识等。而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学科,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职业的稳定与待遇,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表现出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另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因为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方向

3.1 按照新林区建设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农林院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需要,要求农林院校的专业更贴近实际,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农林业院校应保留优势专业,同时改造整合供过于求的老专业,设置具有发展前景和就业需求的新专业[4]。围绕新林区建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置培养村政管理、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农林产品和生物资源深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技术等新农村、新林区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专业。其次,农林院校的学科建设重点任务是正确分析新林区建设对人才规模、能力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与文化氛围,二是当前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能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没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献身精神,要学会跟农民打交道,学会适应不甚理想的工作环境,更要有用自己的智慧献身新林区建设的决心。

3.2 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能力成为一个变数,这就要求大学生要面对市场需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学校应从学生入学初期结合农林专业发展状况和前景,尽早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找准位置,主动引导他们树立成才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到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要善于钻研,敢于探索,打好扎实基础,掌握精深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求学生努力掌握与职业有关的社会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不同阶段着重培养不同方面的能力。要注意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整个培养过程中,继续拓展文化教育为“三下乡”服务新林区建设的实践活动,推广普及大学生的村官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新林区建设的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灵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就是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形成独立的意识,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独立地去认识、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自我意识、兴趣和积极态度,能充分发挥潜能,主动使自己全面发展。

[1]汪戎,蒋冠.建设专业基础教材,推进学科创新发展[J].思想战线,2004(1):15-17.

[2]吴应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构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21-23.

[3]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及其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2-3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7-01-29)[2007-11-10].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9/content_5670478.htm.

猜你喜欢

农林林区林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