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m23基因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2010-08-15史宏伟侯振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大肠癌生存期食管癌

史宏伟 侯振江

1.河北省顺平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顺平 072270;2.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nm23基因是1988年由Steeg首次从小鼠黑色素瘤K-1735细胞株中用消减杂交法分离出来的能抑制肺癌转移的相关基因。原位杂交发现,其在低转移株中的表达强度为高转移株的10倍。人类nm23基因有两种,即nm23-H1和nm23-H2,其编码蛋白与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的A、B亚基分别相对应,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NDPK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97%,二者之间的同源性为88%[1]。人类nm23基因家族数目有8个,即nm23-H1、nm23-H2、DR-nm23、nm23-H4、nm23-H5、nm23-H6、nm23-H7、nm23-H8[2],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要与肿瘤转移相关的nm23-H1和调控c-myc和PDGF基因转录的nm23-H2。周清华等发现,nm23基因水平的低表达或杂合性缺失与多种肿瘤的高转移潜力、远处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而且常伴有一些肿瘤侵袭相关分子的异常。还有研究表明,nm23在某些肿瘤基因组中表现为丢失、扩增和突变,并与转移有关,起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但在转移能力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并非一致。本文就nm23基因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1 食管癌

陈峰等[3]报道,食管癌组织标本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1%(33/6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和浸润程度无关;食管癌旁无淋巴结转移组nm23-H1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显著高于有转移组(11.1%,1/9);还与术后肿瘤转移、复发有关,nm23-H1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期明显长于nm23-H1阴性表达组(p<0.01)。结果表明:食管癌伴肿瘤转移者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肿瘤转移者,且高表达对食管癌转移有一定的作用,其低表达预示患者术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可能性大,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检测nm23-H1的表达有助于了解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2 胃癌

Nakayama等分别用Southern、Northern及Western印迹法研究胃癌患者nm23基因表达,结果80%的有基因杂合性丢失(LOH),84%的原发灶mRNA表达高于移行组织,但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密切关系。用免疫组化法则发现有转移的胃癌患者,52%的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nm23表达低于原发灶,72%的肝转移灶呈弱阳性,提示nm23过度表达与胃癌形成有关,降低则促进转移。Kodera等[4]在31例胃癌中,T3、T4期胃癌nm23-H1mRNA显著降低,且低表达者生存期缩短(p<0.02)。施秀清等[5]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ISH)检测112例胃癌组织中nm32-H1mRNA表达,结果胃癌肿瘤区、移行区及癌旁区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27.6%和18%,呈梯度下降趋势;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的表达阳性率为87.2%(41/47),有淋巴结转移者为10.8%(7/65);随访88例中≥3年生存者中68.6%(24/35)nm23-H1mRNA阳性表达,<3年生存者为37.9%(11/29)。nm23-H1mRNA阳性表达在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非转移中差异显著(p<0.01)。结合临床资料综合研究显示,nm23-H1mRNA表达率的降低与胃癌患者淋巴结的高转移、生存期短有关。反之,nm23-H1mRNA表达率的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与文献报告结果一致[4,6]。因此检测nm23,对胃癌患者的诊疗,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有指导意义。

3 肝癌

Yamaguchi等[7]报道,nm23-H1在肝内转移HC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7%,而阴性者为70%(p<0.05);从生存曲线看,nm23表达阳性组3年生存率达62.5%,阴性组无2年以上生存者(p<0.01)。结果提示nm23与HCC的肝内转移呈负相关,低表达者生存期短。Lizuka[8]用定量RT-PCR研究30例HCC手术标本,仅发现nm23-H1与肝内转移和TNM分期呈明显负相关,且nm23-H1mRNA含量与其表达水平一致。Boix发现肿瘤组织中nm23-H1mRNA的过度表达与小而独立的HCC手术切除后的低复发有关。张松平等[9]用免疫组化法对104例HCC进行nm23-H1基因检测,发现HCC阳性率为51.9%,其阳性表达与癌旁有无肝硬化(44.83%比70.59%)及门静脉癌栓其nm23阳性组30.43%(14/46)比nm23阴性组72.22%(26/36)。nm23在肝癌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大于5-10年以上病例中的阳性率达80%(24/30),而术后12-32个月复发病例中的阳性率仅26.09%。故认为nm23-H1在肝癌内转移、复发较nm23-H2重要,是一个独立的重要预后指标。

4 胆道肿瘤

Lee等[10]报道,67%低分化胆囊腺癌和50%中等分化腺癌中nm23-H1蛋白表达缺乏,与慢性胆囊炎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2),且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7,0.652,相应P值为0.01,0.016);在胆囊良性病变中未发现nm23降低。而所有胆总管癌、67%的原位壶腹癌和43%的壶腹癌中,nm23呈中等以上表达。Fujii等[11]报道72%(78/107)胆囊癌组织中nm23蛋白呈阳性表达,而正常胆囊黏膜的nm23免疫活性非常弱。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或肿瘤分期)及转移无明显关系。不同作者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胰腺癌

Nanamori等[1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根治性胰腺癌手术标本,发现nm23/NDPK阳性表达中77%的有远方转移,与阴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2)。47例浸润性胰腺导管细胞癌中66%呈强阳性,而12例良性或非浸润性胰腺外分泌瘤中仅17%阳性(p<0.01);阳性组生存期短(p<0.03),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p<0.05)及核仁形成区嗜银细胞计数(p<0.01)呈正相关。李玉军等[13]报道,47例胰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率为59.6%(28/47),组织学为Ⅰ级病例NDPK的阳性率(73.3%)明显高于Ⅲ级者(41.7%,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率(80.8%)显著高于有转移者(33.3%,p<0.01);NDPK表达阳性者术后1年生存率(25.0%)明显高于阴性者(0%,p<0.05);NDPK阳性率与胰腺癌病理类型无关。结果表明,nm23基因对胰腺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NDPK表达情况有助于了解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并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6 大肠癌

Wang等用Southern印迹法及RT-PCR技术发现,20例大肠癌患者中,8例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中4例有等位基因丢失或突变,12例无转移者无上述变化。nm23-H1等位基因缺失与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生存期短。刘勇等[14]报道大肠癌组织中nm23阳性率为71.6%,其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Ⅳ型胶原表达不同的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齐秀恒等[15]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64例大肠癌患者nm23和CD44基因蛋白,以荧光指数(FI)表示,结果大肠癌细胞nm23FI值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01),说明大肠癌的发生与nm23基因的低表达有关;Dukes'C、D期FI值(0.80±0.08)低于Dukes'A、B期FI值(0.89±0.10,P<0.05);临床上浸润型和溃疡型大肠癌均较隆起型的浸润性强,转移和复发率高,其FI值前者(0.80±0.08)明显低于后者(0.88±0.10,P<0.05),表明nm23在大肠癌局部发展、浸润、转移中起负调控作用,CD44基因蛋白起正调控作用。nm23基因蛋白低表达和CD44基因蛋白高表达的大肠癌预后差。赵川等[16]报道nm23在结直肠癌淋巴结无转移组显著高于有转移组(P<0.05),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还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中,nm23与c-erbB-2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c-erbB-2和nm23基因蛋白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1] 陈宇霞,王一飞.nm23基因与肺癌的研究进展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

[2] 陈峰,蒋耀光,高奉寻.食管癌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1998.

[3] 施秀清,李功,倪灿荣,等.胃癌抗转移癌基因nm23-H1mRNA的表达意义[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

猜你喜欢

大肠癌生存期食管癌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