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吗啡地塞米松配伍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2010-10-15匡宜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负荷量布比吗啡

匡宜胜

湖南省靖州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 靖州 418400

阿片类吗啡与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镇痛泵术后镇痛已得到广泛应。但常部分患者有部分感觉和运动神经被阻滞。单用阿片类吗啡加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就可以避免神经被阻滞。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1 目的 观察吗啡地塞米松配伍在硬膜外腔持续背景输注加PCA术后镇痛的效果,安全性,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从而探讨该方法在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的实用性,简便性,科学性。方法:1180例ASAI—II级,年龄10—80岁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的病人随机分3组:A组(n=500)吗啡4—8mg+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至100ml,自控泵2ml/h,术后6h开泵,手术结束前15—20分钟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吗啡1.0—2.0mg+地塞米松2mg3-6ml;B组(n=500)吗啡4—8mg+4mg氟哌利多+0.125%布比卡因加生理盐水至100ml,负荷量吗啡1.0—2.0mg+0.125%布比+1mg氟哌利多3—6ml;C组(n=180)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血压下降,下肢麻木,恶心呕吐,昏头眼花,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用止痛药止痛。结果:①A、B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但A组的VAS评分小于B组。②C组术后疼痛明显,与A、B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A组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较明显减少(P<0.05)。总之,该方法通过近5年多以来的临床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少,且该方法简单实用。

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I—II级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1180例,中,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包括:胃Ca根治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修补术,结肠Ca根治术,剖腹探查术,肾,输尿管及膀胱取石术妇产科手术,下肢骨科手术等。其中男:665例;女:515例。年龄10—80岁,无药物过敏史及不良习惯史。随机分3组,分别A组n=500,B组n=500,C对照组n=180,各组间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手术方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阿托品0.25-0.5mg,鲁米那50-100mg,入室后开放静脉置20号留置针,硬膜外管向头置管3厘米,注入局麻药液试验量2-4ml,5分钟测麻醉平面确认后注入诱导量8-12ml。麻醉平面控制在穿刺点上下各4-5脊髓平面内,术中度冷丁20-50mg或安定2-5mg镇静。部分腹膜牵拉反应严重的用阿托品0.5mg或0.05-0.1mg芬太尼静注。术毕前15-30分钟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A组注入负荷量1.0-2.0mg吗啡+2mg地塞米松3-6ml接PCEA泵(国产“洪达”一次性输主泵100ml),PCEA泵药液:吗啡4-8mg+地米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锁定2ml/h,术后6小时打开自控泵;B组负荷量注入吗啡1.0-2.0mg+0.125%布比+氟哌利多1mg3-6ml自控泵药液:吗啡4-8mg+0.125%布比+4mg氟哌利多加生理盐水至100ml,同样锁定2ml/h,术后6h打开自控泵。C组为对照组。

3 观察项目 ①镇痛效果;观察术后1、2、3日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3分以上为良好,3-4分为满意,大于5分为差(导管堵塞、脱出影响镇痛不计其中)。②观察止痛药(双氯芬酸钠)的应用情况。③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观察镇痛过程中是否用血压下降,下肢麻木,恶心呕吐,昏头眼花,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

5 结果分析

VAS评分(±s)

VAS评分(±s)

24h 48h 72h A组 1.6±0.7 1.6±0.8 1.5±0.7 B组 1.70.8 1.7±0.8 1.6±0.7 C组 5.5±0.7 5.1±0.8 4.0±0.8

①A、B组,镇痛效果均为良好与满意,VAS评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VAS评分数观察A组要好于B组,C组镇痛效果均为差,且180例有171例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止痛,与A、B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A组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较明显减少,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有无显著差异(P>0.05)。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 讨论

传统用阿片类吗啡与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在硬膜外镇痛泵术后镇痛已得到广泛应用[1]。本方法单用吗啡加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其方法与结果通过本组观察要优于传统方法。⑴吗啡作为阿片类镇痛药在硬膜外的镇痛作用是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方法,也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最多,效果最确切的。⑵配伍地塞米松的应用更加强术后镇痛效果,是因为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反应,对组织保护作用,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可抑制创伤部位的氧化酶活性和前列腺合成而发挥其镇痛作用[2]。⑶弃用氟哌利多,虽然丁酰萃类药物有较强的镇吐作用[3]。但锥体外系反应及血压下降发生较多,且本组观察镇吐作用无显著差异。⑷不用布比卡因配伍,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下肢麻木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可以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⑸值得注意是本方法吗啡的用量较大,但是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对呼吸的影响与传统剂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特别要注意硬膜外导管一定要确认在硬膜外腔内。至于吗啡的用量是否真正科学还需要更多大量的临床观察数据。总之,该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确实安全有效,也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赞同,有很好的实用性。

[1]高文华,罗来蔡,赵俊,等.硬膜外吗啡止痛的观察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84(4):164-167.

[2]张善桂,术后应用激素对术后疼痛及发热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2(13):318-319.

[3]曾因明,应诗达,杭燕南.麻醉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负荷量布比吗啡
勘误: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HPV16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及物理状态的研究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
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