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与泽泻
2010-08-15曼石
车前是车前科植物Plantago asiatica或P.depressa或P.major之类,泽泻是泽泻科植物Alisma plantago-aquatica。有意思的是plantago既是车前的属名,又是泽泻的种名。planta在拉丁语中是脚掌、鞋底的意思,这可能是形容两类植物卵形叶片,叶脉轮廓分明,因而得名。无独有偶,车前、泽泻的中国古名也与鞋有关。
车前一名芣苢,《诗经》“采采芣苢”即是此物。《尔雅》“芣苢,马舄。马舄,车前。”郭璞注:“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名医别录》别名“胜舄”。泽泻一名水泻、一名及泻、一名鹄泻。《诗经》“言采其藚”,陆玑即释为泽泻。《尔雅》“蕍,蕮。”郭注:“今泽蕮。”按,“舄”专指木履,亦是鞋的泛称,《广雅》云:“舄,履也。”泽泻的“泻”,或写作“蕮”,其本字都是“舄”。与拉丁文planta一样,也是描绘叶形鞋底状。
车前名“马舄”,“马”有大的意思,这或许是说Plantago major,即大车前。泽泻名“水蕮”,当是说其似“马舄”,而生在水中。在古代文献中,车前、泽泻虽然有陆生、水生之区别,毕竟叶形近似,所以注释家也有混淆。如“采采芣苢”句,《太平御览》引《韩诗外传》说:“芣苢,伤夫有恶疾也。”又说:“芣苢,泽舄也。”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至于郭璞释《尔雅》“藚,牛脣”为一种“如续断,寸寸有节,拔之可复”的植物;《韩诗》说芣苢为木名,实如李。皆是同名异物,与今车前、泽泻不同。
车前、泽泻除了别名有共同之点,按《本草经》的说法,二者都是“久服轻身”的神仙妙品。《本草经》说泽泻久服“能行水上”,陶弘景补充说:“《仙经》服食断谷皆用之。亦云身轻,能步行水上。”车前子《本草经》仅说“久服轻身耐老”,陶弘景引证《仙经》云:“《仙经》亦服饵之,令人身轻,能跳越岸谷,不老而长生也。”
(曼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