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疗法合并药物治疗神经性贪食症 1例
2010-08-15甘露春
甘露春 代 娟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神经性贪食常给病人带来躯体上及精神上的痛苦[1],其治疗多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等,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易复发。笔者于 2007年 10月 14~ 28日利用催眠疗法同时合并药物治疗,成功治愈 1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患者治愈后至收稿之日,经联系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复发,现将治疗过程陈述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 ,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心情差 6年,反复暴饮暴食、难以自控,人际关系淡漠 2年”由老师陪同前来咨询。
患者自诉从小父母关系差,经常吵架,从不顾及自己的感受,不接受劝告。6年前自青春期开始,身体开始发育,自觉被人嘲笑身型变化而感觉受不了 ,并出现心情差、恐惧、紧张,怕人议论。之后因家庭问题连续转几次学校,学习努力,自己督促自己一定要学习好,自觉心理压力大。2年前患者考上大学后,男朋友提出分手,自觉非常痛苦 ,心情差,烦躁 ,不愿见人,偶尔一次大量吃进食物时,感觉心情好转,焦虑心烦减轻。之后每当心情不好、心烦,自觉压力大时即出现暴饮暴食,包括平时饭菜及零食等,每次暴食致胃腹胀痛。患者体重迅速较前增加 20余斤,患者因体重骤增更加痛苦,出现暴食后虽焦虑减轻,但因担心体重过于增加十分后悔,常采取用手探会厌部自我催吐。近 2年患者反复出现暴饮暴食,难以自控,同时人际关系差,极少同外界交往,学习成绩差 ,有几科不及格,曾多次咨询其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情况无明显好转,今有心理辅导老师陪同前来咨询。
患者既往身体状况一般,性格内向不稳定,家族史无特殊,父母关系不佳。体检:发育正常,体型偏胖 ,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肝功等无明显异常。首次精神检查:神志清楚,回答问题欠中肯 ,情绪低落,对暴食过程可描述,对此觉心烦、焦虑,无法控制自己,自觉辛苦,自愿求治。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示:总分 210,躯体化 17,强迫状态 25,人际关系敏感25,抑郁 42,焦虑 26,敌对 16,恐怖 13,偏执 13,精神病性 13,其他项目 20,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ICD-10神经性贪食症诊断标准,诊断为神经性贪食症。
根据患者临床病情,结合测验结果抑郁及焦虑分数较突出,开始治疗采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药物为西酞普兰20mg/日,建议患者每周咨询 1次,每次约 50分钟。治疗 1个月后,患者复诊诉病情好转 ,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所减轻,但期间仍反复出现暴饮暴食,患者较担心目前情况,要求早日治愈。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重新制订治疗方案,将催眠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同时结合认知治疗合并药物治疗。
催眠治疗前测验患者催眠暗示性较高,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患者每周来治疗中心做催眠治疗 1次,每次 2小时。催眠治疗在专门催眠室进行,保持绝对的安静及适宜的温度,嘱患者全身放松,舒适的躺在治疗椅上;令其闭上双眼,缓慢呼吸,催眠治疗师利用语言诱导,约 5分钟后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治疗师用暗示疗法让患者忘掉以往的不开心,让自己放下包袱,轻松的去生活;催眠治疗中令患者拒绝高热量的食物,暗示其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时胃里会难受,呕吐等,暗示其可自由控制自己食欲等,治疗过程中反复强化,催眠后期暗示患者轻松、开心、舒适等正性感受,几分钟后将患者从催眠状态中唤醒,患者自诉轻松很多,感觉很舒适。
1周后第 2次催眠时,患者自诉心情较轻松,焦虑明显缓解,上周有 1次欲出现暴食时焦虑加重,暴食 1次,量比之前减少,觉胃部不适,想呕吐。针对患者情况第 2次催眠时进一步强化其不适感,同时给予一定的良性暗示等。待患者被唤醒后给予患者一定的行为上指导,建议患者出现不开心时,或者再出现暴饮暴食欲望时及时换个环境或转移注意力等,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执行。
1周后患者复诊进行第 3次催眠,患者自诉上周心情好,做事轻松,未再出现暴饮暴食,能定时定量吃饭 ,无躯体不适。针对患者情况,催眠时采用正性强化暗示,使患者去接受目前的自己,将轻松、开心的生活下去。
患者经 3次催眠治疗后,整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型较前明显变匀称,情绪平稳,心情好 ,不再无端发脾气,与同学关系较前有很大的改观,未再出现暴饮暴食。患者所服用的抗抑郁药于 3个月内渐渐停用,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半年后电话随诊,患者一般情况好,情绪平稳 ,与同学关系和睦,未再出现暴饮暴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正积极准备考托福。 1年后电话随访患者诉整体状况及精神状态良好,已顺利通过托福考试,即将于近期出国,同时患者由衷的感谢心理医生帮助其走过那段困难的日子,觉得自己当初生活好似做梦一般,朦朦胧胧的,现在终于清醒过来,要好好的抓紧时间学习和做事。
2 讨 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病史,符合 ICD-10神经性贪食症诊断标准 ,因同时伴有一定的抑郁症状,采用 SSRI类药物合并催眠治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多因素决定的疾病,涉及到生物学及心理学等多方面,尤其多发于年轻女性,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且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过度贪食,但又害怕发胖,因而自行引吐或服用泻药,随后又自感内疚和自责,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治疗很棘手,疗效不如人意。该例患者诊断为神经性贪食,同时伴有一定的抑郁症状。本例通过药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通过催眠疗法深入患者内心 ,帮助患者卸下心理压力,重塑信心 ,暗示患者拒绝高热量的食物,若大量进食会带来身体不适,在短期内成功消除了患者的贪食症状,同时患者情绪好转、心情放松,疗效显著持久。
催眠疗法主要是在催眠状态下挖掘出潜意识的内容,把潜意识中过去的经验上升为意识内容,从而使患者自由的掌控[2]。催眠疗法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已用于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的治疗[3]。本例患者经催眠合并药物治疗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给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治疗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催眠治疗时应注意,由于催眠疗法疗效受性格、经历、想象力以及与催眠师的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病例的催眠效果将有所不同。在接受催眠治疗时,想象力丰富、注意力易集中、暗示性强的病例治疗效果较满意。
[1]席巧真,李雪霓.104例进食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1):37-39
[2]杨德森.行为医学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27
[3]耿艳盟,许志鹏.催眠疗法治疗强迫 [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