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2010-08-15初哲峰
初哲峰
足跟是一个特殊部位,修复质量要求高,蔡氏对此进行过较深的研究,现文献报道修复方法较多[1,2]。为了利于此处更好的修复,在方法选择上,达到损伤最小、手术最简、效果最好等目的,陈青,李汉秀等[3]对足跟进行解剖学观察,分别测量各部位软组织厚度,根据各部位承受重力及摩擦程度不同,将足跟分为跟底、跟后、跟上、跟内、跟外 5个区域,其中足底区皮肤角化层较厚,是人体负重行走耐受摩擦非常重要部位,因此在皮瓣选择上尤为重要。以足底内侧血管束为蒂的足底内侧皮瓣是由Mo 正结码n等于 1983年首先报道。该皮瓣位于跖骨头于跟骨之间足弓部的非负重区,在解剖结构上与负重区的足跟底部被覆组织相似,皮肤厚、组织致密、脂肪层中有众多纤维隔、不易滑动、有良好的血运;特别是对于足跟皮瓣感觉功能重建,比较满意,是修复足跟底部创面的理想供区[4]。2006~2009年,我院采用该皮瓣修复足跟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9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6例,男 11例,女 5例;年龄 3~53岁,平均 32岁。创面最大 8cm×5cm,最小 3cm×4cm,足跟底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跟骨外露 11例,跟骨骨髓炎伴足跟溃疡 3例,足跟部肿物切除后跟骨外露 2例。
1.2 手术方法 ①皮瓣设计:用龙胆紫标明内踝前缘延续线与足底内侧缘交点为旋转点,从该点至第 1~2跖骨头间引直线,为皮瓣轴心线。在轴心线两侧,跖骨头后面足底非负重区根据跟底皮损大小直径增加 1cm左右设计出皮瓣;②仰卧位,膝关节屈曲 70°,下肢外旋于手术台上,清理缺损皮肤创面或切除病变组织,在跖骨头近侧作皮瓣远端切口,切开皮肤和跖筋膜,寻找足底内侧血管的浅支及皮神经,于肌膜浅层由内向外掀起皮瓣,沿浅支血管于拇展肌与趾短屈肌间隙内显露出足底内侧血管及神经内侧,同样由外向内游离皮瓣外侧,显露血管神经蒂外侧。在皮瓣远侧切断结扎足底内侧血管的浅支,切断结扎分支血管。仔细寻找发向皮瓣的神经分支,将神经由远向近侧行支干分离。获得足够长度血管神经蒂,转移皮瓣,修复足跟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全厚皮片游离植皮;③术后制动 10~14d,2周拆线。
2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 1~2年,皮瓣外观质地与受区接近,感觉恢复良好。
3 讨论
足跟底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结构比较特殊,皮肤角化层厚韧,皮下有大量的脂肪组织被纤维束分隔,用以吸收震荡,缓冲重量,富有弹性,是人体承重及行走摩擦主要部位。一旦皮肤缺损修复上要求具有一定硬度,耐磨、耐压,并有良好的感觉,且皮下有一定厚度的致密组织。虽然足跟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有许多皮瓣可供利用,但要满足上述要求,最理想的是足底内侧皮瓣。传统的游离皮瓣移植及临近的岛状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薄,皮瓣质地软,无纤维分隔,易滑动,感觉功能重建困难,恢复差,易烫伤及冻伤,行走后易致溃疡。足跟部皮肤缺损后能修复符合这些要求的只有足底供区接近。足底内侧皮瓣区为足中部非负重区,其中有与足跟负重部位相同的结构,皮肤坚韧耐磨,皮下组织致密而有弹性,皮瓣深面的跖筋膜与足跟骨表面黏着而减少皮瓣滑动,保持足跟的稳定。由于皮神经是直接顺行转移,移植后皮瓣的感觉不会受到影响。且供皮区隐蔽,血管神经解剖恒定,血供好,易于寻找,操作简便,设备及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疗效确切,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综上所述,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实用、易于推广、疗效确切的一种修复方法,能代替足底软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修复足跟底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1] 蔡锦方,刘晓平,潘冀清,等.足跟再植与再造.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0,4(1):3-4.
[2] 蔡锦方,孙宝国,潘冀清,等.足跟足底移植皮瓣的感觉功能重建.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2,15(1):5-6.
[3] 陈青,李汉秀.足跟分区与足跟皮肤缺损修复.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3):1166-116.
[4] 范启申,王成琪.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