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郑麦366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0-08-15张学斌汪庆昌武素琴李国领
张学斌,汪庆昌,武素琴,李国领
(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审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中心选育的强筋优质、高产稳产、矮秆抗倒、半冬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长相清秀,越冬性好,分蘖成穗率较高;长方穗、长芒、白壳、圆粒、角质,黑胚率低,容重高,商品性好。
1 区域化规模化种植
郑麦366是一个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为了保证商品粮质量,原则上要求区域化、规模化成方连片种植,做到“一村一方一品种、一机一品一播量”。
2 做好麦田备播
2.1 加深耕层,精细整地
深耕配合精细整地,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尤其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吸收土壤深层养分的能力,为根的生长创造深厚疏松的耕作层。深耕必须配合细耙、多耙,注意防旱保墒,尤其在土壤偏粘地块,更应掌握好宜耕期,借以粉碎坷垃,塌实土壤,清除根茬,保住底墒,使土表平整,利于播种,达到“早、深、净、细、实、平”的要求。
2.2 增加有机肥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指标,培肥地力的中心环节就是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基本手段就是增加有机肥投入,增施以农家肥为主的各种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尤其是多施肥效持久、养分含量丰富的农家肥。农家肥可以在小麦一生中源源不断供给所需养分,强筋小麦比一般小麦生育后期吸氮力强,因而施足农家肥就显得更为重要。要达到每667m2产量400~500 kg,应在耕地前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农家肥)3~5 m3,如农家肥不足,每缺1 m3,可以补充10~12 kg饼肥。
2.3 推广平衡施肥,合理搭配底肥与追肥比例
根据土壤的肥力基础,推广测土平衡施肥。一般要求每667m2施纯氨10~12 kg,折合碳铵55~65 kg,折合尿素22~26 kg;每667m2施五氧化二磷(P2O5)9~10 kg,折合过磷酸钙50~60 kg或磷酸二铵20~22 kg(注:如果施用磷酸二铵做磷肥每667m2可减少尿素用量8 kg或碳铵20~22 kg)。每667m2施氧化钾(K2O)6~9 kg,折合氯化钾10~15 kg,或硫酸钾12~18 kg,如果土壤氧化钾含量在200μL·L-1以上,也可以不施钾肥。底肥氮用量占总施氮量的比例要因土质和肥力而定,壤质土壤底肥追肥比例为6∶4,若土壤粘重或灌溉条件差,底肥量应占80%。
3 提高播种技术
3.1 强调统一供种,实行规模种植
统一供种便于种子质量监督,保证小麦种子纯度和种性,实行区域化连片规模种植,避免强筋小麦和普通小麦插花种植,减少收获期间的机械混杂,确保优质商品麦纯度和品质的稳定。
3.2 推广种子包衣和拌种技术
种子包衣剂一般含有杀虫、杀菌剂两种主要活性成分,不仅可以避免种子和幼苗遭受地下害虫的危害,而且还有壮苗的作用,可控制小麦苗期和春季病害的发生程度。
如果采用未包衣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土传、种传病害,可采用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两种方法,对吸浆虫和地下害虫发生地块,每667m2可用2%林丹粉2.5~3 kg,拌细土20 kg,犁前撒施进行土壤处理。对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发生区,每667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kg对水50 kg,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对水100 kg,拌麦种1000 kg;以蝼蛄为主的地下虫发生区,可用50%的乙基1605乳油1 kg对水50 kg,拌麦种500 kg。对种传、土传病害,如散黑穗病、秆黑粉病发生区,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200 ml对水40 kg,均匀喷洒100 kg麦种。有全蚀病发生的地块,可用蚀敌或立克秀拌种,用量分别为50 g和10 g拌麦种10 kg;也可用霉敌乳油50~100倍液拌种,使种子湿润,晾干后播种。
3.3 足墒下种,一播全苗
播前造好底墒是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最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两和土18%~20%、粘土20%~22%,若低于上述指标,应浇好底墒水,还要保好口墒,以确保一播全苗,若土质粘重的土块,也可先播种后喷灌或浇蒙头水。
3.4 适时精量匀播
郑麦366属半冬一弱春性品种,播期弹性较大,一般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豫西、豫北地区在10月10~20日播种为宜,每667m2播量7~8 kg;黄河以南的豫中、豫东地区10月15~25日播种为宜,每667m2播量为8~9 kg。在适宜播期以后播种,一般每推迟1 d,应增加播种量0.25 kg。注意播种时深浅要一致,播种深度一般在3~4 cm,不要超过5 cm。
4 加强冬前管理
实现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种好是基础,管好是保障。所谓冬前就是指出苗到越冬前(河南省北部约到12月20日,中南部约到12月31日)。从河南省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积温,加强冬前管理,对促使小麦早发壮苗,提高成穗率,增加小麦抗灾能力,奠定来年丰收基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反之,则会加重春季管理的难度,增加投资,甚至会影响来年的产量。
冬前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使小麦早分蘖、长大蘖、盘好根,培育冬前壮苗,使麦苗安全越冬。
4.1 查苗补种,疏苗移栽
出苗后要及早检查,缺苗的地段要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补种,要求在小麦2叶期前补完。实践证明,与移栽相比,补籽的方法简单易行,工效高,且补种的麦苗生长比较健壮,适当加大补种数量,入冬前补种地段的群体就会赶上正常出苗的地段,成穗数受影响会大大减少。如果没有留同品种的种子,也可用就地疏稠补稀的措施,此措施要在小麦分蘖以后进行,移栽时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小露白”为标准,并及时浇水,以保证成活。
4.2 酌情用好冬前肥水
在底墒充足,达到冬前壮苗的前提下,冬前一般不要浇水,以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如遇下述两种情况可浇分蘖水或越冬水:一是播种期遇干旱,底墒不好,但有一定表墒,或喷灌出苗,为促壮苗越冬,可在小麦分蘖期浇水;二是播期比较干旱,施底肥不足,冬前群、个体达不到壮苗标准,如每667m2群体在50万以下,可结合追施氮素浇一次越冬水,浇越冬水的时间和方法与普通小麦一样。浇分蘖水后,待地面干时,应及时浅锄或划锄,中耕保墒,促苗早发。
4.3 推广化学除草
在11月中下旬要注意搞好化学除草。防治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除草剂有膘马、膘灵、异丙隆以及有关配剂。防除阔叶草(如猪秧秧)除草剂有巨星、使它隆、苯达松、百草敌等。在杂草2~3叶期用药防治,使用方法参照农药说明书,如禾本科杂草田块每667m2用6.9%膘马50~60 ml;阔叶杂草等田块每667m2用20%使它隆50~60 ml或用75%苯磺隆(巨星)l g;混合杂草每667m2用6.9%膘马50 ml+20%使它隆35 ml对水50 kg,综合防除病害。注意:使用化学除草一定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药量,不能漏喷、重喷,同时要选择无风晴天喷洒。
5 注重春季管理
5.1 看苗管理,推广“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小麦返青期,对于三类苗或弱苗,应重点管理并适当早管,以促为主,可趁墒穴施或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5~10 kg尿素。对于一、二类苗或壮苗,以中耕除草为主,到拔节期每667m2群体在80万左右的一般麦苗,基部第一节间固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时(河南省中部地区在3月20日左右)结合浇水每667m2追尿素5~10 kg。该生育期追肥,可以有效地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3粒左右,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1~2个百分点,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是强筋小麦栽培中提高品质的一个关键措施,也是产量、质量同步优化的一个关键措施。
5.2 中耕除草,积极推广化控、化除新技术
小麦返青期,应普遍进行中耕划锄,中耕可以通气、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可以铲除部分杂草。对于冬前杂草防治效果不好或没有防治的田块,小麦返青前,一定要尽快防治,否则就会错过最佳时期。
返青期如果群体偏大,一定要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一般返青群体超过100万的麦田,豫北地区要在2月下旬~3月5日以前、豫中南地区要在2月15日~2月底前,麦苗返青开始生长时(此期小麦的生育阶段处于生理拔节期)及早采取化控防倒措施,每667m2可用30~40 ml壮丰安或多效唑粉剂40 g对水50 kg进行喷洒。实践证明,喷洒时期掌握得好,可以有效控制倒伏,若喷洒时期过晚(到拔节期),则起不到防止倒伏的效果,费工费钱,甚至还会带来不良后果。另外喷洒时要注意选择晴天无风天气,日平均温度在10 ℃左右时进行,以利于麦苗吸收。
5.3 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苗期或起身前,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有纹枯病、红蜘蛛和蚜虫。小麦起身前是纹枯病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在起身期每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50~l00 ml,或20%井岗霉素100 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5 g,对水100 kg均匀喷洒植株基部。
6 严格中后期管理
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是防治病虫害,防止脱肥和脱水。小麦拔节期过后各种病虫害逐渐发生,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小麦拔节期是白粉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抽穗扬花以后是小麦白粉病、蚜虫、锈病、叶枯病、吸浆虫和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品种抗性,确定防治对象和时期。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综合防治,推广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
6.1 白粉病、锈病防治
郑麦366对白粉病、条锈病抗性较好,一般在小麦抽穗期防治一次即可。近几年叶锈病发病提前,且危害较重,所以,小麦生长后期,要注意叶锈病的发生与防治。上述病害防治办法:每667m2用20%粉锈宁50 g,或12.5%特谱唑30 g,对水叶面喷雾,可兼治颖枯病和叶枯病等。
6.2 赤霉病防治
赤霉病是河南省南部小麦生产中经常发生的病害,在中、北部时有发生,由于赤霉病主要影响籽粒,对小麦产量、品质影响较大,感病籽粒不但发芽率低而且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易引起中毒,且有效防治期短、技术性强,如用药不当,防治效果较差。赤霉病在抽穗扬花期天气相对湿度高于70%,气温15 ℃以上或遇连续阴雨天气极易发生,如预报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3 d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则应在雨前每667m2用50%多菌灵100 g,或12.5%特谱唑40~100 g,对水均匀喷雾。赤霉病的防治要注意3点:防治最佳时期是扬花期,有效药剂是多菌灵和特谱唑,用药要均匀喷洒在穗部。
6.3 虫害防治
麦蚜在扬花后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每667m2可用50%抗蚜威8~10 g,或10%毗虫啉5~10 g,对水喷雾,同时可保护天敌;或用40%氧化乐果50~100 ml喷雾,兼治粘虫和麦叶蜂等。同时要密切注意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另外对于白粉病、锈病和蚜虫,若在同一时期发生,可混合用药同时防治,即每667m2用20%粉锈宁50 g+50%抗蚜威8~10 g;或12.5%特谱唑30 g+40%氧化乐果50~100 ml,对水50 kg,均匀混合叶面喷施。
6.4 搞好根外喷肥及喷施“麦健”
扬花期后5~7 d每667m2用200 g磷酸二氢钾+1 kg尿素+40 ml麦健,对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粒重,防止早衰,增加对干热风的抵抗,同时对提高面包小麦的品质也十分重要。
6.5 适当控制浇水
小麦进入灌浆期,应适当控制浇水,如遇干旱,可在扬花后或灌浆初期浇水(河南中北部在5月上旬)。小麦乳熟期至收割阶段(收获前15 d)不应浇水,以免影响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降低品质。
6.6 去杂保纯
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或种子生产基地,一定要把好田间去杂关,确保种子的纯度达到一级种子水平(99%)以上,商品粮的纯度要达到95%以上。因此在5月中、下旬必须将郑麦366麦田内的杂麦和杂草(包括燕麦、大麦、油菜等)带根拔除,确保优质商品麦或种子纯度和净度。
6.7 及时收获、单独贮藏
强筋小麦的收获期和晾晒过程对品质有重要影响,收获期偏早和偏晚都会导致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尤其是收获期遇雨将导致籽粒角质率明显下降。强筋小麦的最佳收获期是蜡熟末期,一般在小麦腊熟末期和完熟期及时抢收,晒干扬净后,水分含量在12.5%以下即可入库,注意不可长时间在水泥晒场暴晒。要求单独收割、单独晾晒、单独储藏,避免收获或储藏混杂。
[1] 赵献林,雷振生,等.河南省强筋优质小麦生产存在问题及建议[J].种业导刊,2008(5):12.
[2] 张永杰,朱忠选,等.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3):22-23.
[3] 高海涛,张灿军,等.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5):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