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微观模式和宏观战略研究*
2010-08-15朱德洲王本兵
高 强 朱德洲 王本兵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宏观战略的制定和微观模式的选择对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合理的宏观战略和贴合实际的微观模式才能有效地推动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各地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又因为当地实际的不同而在战略和模式的制定和选择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山东省青岛市从自身出发,主要采用了工业企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六种微观模式,以及农村工业化、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等六种宏观战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较为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以及农民的增收。
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微观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其推进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新农村建设状况和水平也存在地区上的差异,因此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也不应有一个统一的微观模式和时间安排,而应该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的大前提下,走一条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发展道路。具体到青岛市,通过对其所辖基层农村的长期考察,可以总结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六种微观模式。
(一)工业企业带动型推进模式
工业企业带动型推进模式是指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从而使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的一种工农互促、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一般适用于在地理位置优越(如城郊地区或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相对较为完善)的地区,或者资源(如矿产资源或者其他可开发利用资源)富足的地区。
以青岛市莱西沽河街道后庄扶村为例,该村以九联集团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本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后庄扶村村办养鸡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种鸡繁育、肉鸡养殖、宰杀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龙头企业,现拥有总资产11.7亿元,员工1.2万人,年宰杀肉食鸡1亿只,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6008万美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中国食品工业肉制品行业十强企业”、“全国菜篮子放心工程优秀企业”、“山东省著名商标”、“国际农产品(鸡肉)产业化创新示范基地”和“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带动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的10多个县市、80多个镇、200多个村、8000多个农户走上致富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为村庄和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更加明显。2005年,后庄扶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2亿元,人均纯收入9500元,全村80%的劳动力约1800多人在九联集团工作,人均月工资收入1000元以上,比周围村庄高出三四百元。村集体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改善、住房补贴、敬老爱幼、助教扶贫等公益活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村庄重新规划建设,村民全部搬进新区居住,后庄扶村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工业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行政办公区和商贸区等专业化小区为主体的现代化新村。与此同时,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九联集团带来了更为便利的依托条件和发展契机,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企业和农村的互惠互利、共同进步。
(二)畜牧养殖带动型推进模式
畜牧养殖带动型推进模式是指通过拉长主导产业链条,以发展畜牧养殖业为核心,依托畜牧龙头企业加快畜牧业发展,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1)依托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带动或者有相对稳定畅通的畜牧产品销售渠道;(2)有特色的养殖品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3)有相应的市场需求。
例如莱西市在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以雀巢公司为依托,突出抓好奶牛规模化养殖;以九联集团为依托,突出抓好肉食鸡规模化养殖;以万福集团为依托,突出抓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同时,着力贯彻“品种调优、区域调特、效益调高”的发展战略,兼顾肉牛、肉羊和蛋鸡的规模化养殖。2009年上半年,莱西市奶牛存栏达到8.73万头,出栏生猪46.5万头、肉食鸡555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4.1万吨,同比增长4.6%,继续保持全省县级市首位。目前,莱西市已涌现出许多奶牛、生猪、肉食鸡等畜禽养殖专业村,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胶南市理务关镇红旗村地处偏僻,土地瘠薄,种植效益差,又缺少工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极其薄弱。自2004年在青岛市发改委争取资金70万元建设了种兔繁育场的基础上,2006年又争取资金77.73万元建成商品兔养殖园区,目前养殖园区已达到种兔存栏5000只,肉兔存栏3万只的养殖规模,为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村民福利、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红旗村通过成立养殖协会,加强对农民养殖技术服务的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使全村的养殖项目得到了较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三年前的零变为现在的11.4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600元。
(三)资源开发型推进模式
资源开发型推进模式是指对有资源优势的村庄,可挖掘发展潜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村庄自然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山、水、土地、矿产资源和“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强村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有的村庄可发挥矿山资源优势,开发膨润土矿、石灰岩矿、金矿、铁矿、石墨矿等,推动村庄经济建设;有的村庄可搞石料、石子和沙子的开发利用;有的村庄可搞海滩、河滩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业;有的村庄可进行山岚开发,发展经济林、风景林和果业生产;有的村庄可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等。这种模式需要村庄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村庄经济的滚动式发展,拓宽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以此带动新农村建设。
例如,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石老人社区通过深入挖掘石老人的历史文脉、风情故事、山海风光等资源优势,发展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健身区,带动了社区新农村建设。2005年社区集体收入989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7700元,人均住房40平方米,人均拥有绿地17平方米;2007年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小康示范区。
(四)市场带动型推进模式
市场带动型推进模式是指具有交通和区位优势的村庄通过培育和建设市场,搞活流通,发展第三产业,以解决周边地区,甚至较大区域内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不仅对本村庄,而且对周边农村的新农村建设都可以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该模式一般要求农村具备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周边地区要有相关的产业发展支持,同时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相对完善。
青岛市城阳区的城阳村社区,位于城阳区政府所在地,因地理位置独特,交通方便,加之已有的产业资源基础,确立了以农产品市场培育为核心、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现拥有全国“五大农贸市场”之一的青岛市城阳农产品批发市场,2005年成为全国仅有4个“绿色样板市场”之一,集蔬菜、水产品、干鲜果品、副食品、百货等十几大类上千品种的交易于一体,日人流量5万人次,2005年实现交易额70.3亿元。2005年建设的“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是山东省委、省政府2004年1号文件和青岛市委、市政府2004年5号文件确定的扶持“三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项目,主要用于展示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并为参展商提供商务洽谈、休息、新闻发布、餐饮等服务,并依托青岛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已有的服务产业实现互动双赢。在2005年农交会上有62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有48家来自台湾省,67家来自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参与人数18.6万,三天达成合同交易额28.6亿元。城阳村走上了“以市兴村,以商富民”的路子,全村80%的农民直接或间接吃上了“市场饭”。
2005年城阳村集体可支配财力达922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7816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阳村提出了“建设园林生态村庄”、“一家一套楼房、一户一处网点房”的发展目标。目前,全村已建起居民楼99幢,80%的村民住上了宽敞的新居,并免费为村民安装电话、闭路电视、燃气管道。村集体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省级文明敬老院、省级示范幼儿园和村文化娱乐中心等等,并设立“城阳村精神文明奖励基金”,实施“社会保障工程”,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对贫困弱势家庭,每户每年可得到1万多元的补助。几年前的农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居民区。城阳村的发展是典型的市场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具有很好的说服力和示范力。
(五)高效农业型推进模式
高效农业型推进模式是指根据村庄的自然条件优势,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由外延扩张的增长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青岛市城阳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逐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把有限的土地和资金集中于当地名优特蔬菜、果品、畜牧、花卉等优势行业和优势产品的开发上,确保农业量减质高,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例如城阳街道已初步建成后田村、仲村、东田村、西城汇、皂户、正进、富城等七大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全街道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全区农民的信息化程度达到72%。以后田村为例,村集体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由种植农作物改为种植精品蔬菜和园艺苗木,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技术产值,促进群众增收。建设了青岛市首家高效农业试点示范园,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农业科研开发项目,是青岛市唯一的现代化农业示范村。
(六)休闲产业带动型推进模式
休闲产业带动型推进模式是指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农家宴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采用这种模式的村庄或地区一般应具有三个条件:(1)交通便利,距离城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2)有怡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3)能满足城市游客住宿、餐饮和出行基本要求的基础设施。
例如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在东翼发展以太和度假村、山色峪樱桃山会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品牌,在西翼打造以郝家营高效农业园为主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品牌,结合云头崮千亩茶园、少山红杏、沙沟葡萄、华阴大枣、曹村草莓等特色农业,形成纵横交错、立体化的休闲产业格局。青岛市山色峪樱桃山会是夏庄旅游开发最浓重的一笔,山色峪素有“齐鲁樱桃第一谷”之称,随着山色峪樱桃山会的成功举办,这里的樱桃已同节会一起声名远播,成为青岛市区重要的观光农业品牌。今后的发展道路是,保持已有节会的竞争力、生命力,使之持续成为城乡互动、富民增收的良好载体,继续在增强城乡互动、市民参与上做文章,进一步挖掘区域资源的潜力、观光农业的品牌价值内涵,立足特色做大做强观光农业品牌。
二、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宏观战略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在其推进的微观模式上可以通过前文提出的六种类型有序展开,而宏观战略,作为具体的指导方针、统领方向,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战略的制定也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以达到有效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作用。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宏观战略,可以通过农村工业化、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农村管理民主化,以及农民素质现代化等六个方面开展实施。
(一)农村工业化
农村工业化在新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工业替代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工艺替代简单的、传统的技能的使用,就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不可能提高农民收入,也不可能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除此之外,农村工业化还能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速度。随着农村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愈来愈多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从而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本地实际,目前青岛市的农村工业化,应重点着力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机会,改变农村单一经营农业的局面,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为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产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为改善地劳比率,促进科学技术应用,协调工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二)农业生产企业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生产发展,而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是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的问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容易采用新技术。因此,农业的发展需要以企业为载体,以利益分配为纽带,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组织起来,进行协调有序的规模化大生产。与此同时,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产品市场的营销,农产品加工也需要“企业”这种组织来替代,发挥作用。按照工业企业生产的一般流程,实现农业领域的企业化生产将是青岛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有效选择。青岛市目前拥有大批优秀的农业龙头企业和著名的农产品品牌,这些都为农业的企业化生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三)农村城镇化
我国农村城镇化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把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截止到2008年,我国人口已达13.28亿,其中农村人口为7.21亿,占总人口的54. 32%。[1]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不足,难以为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服务设施。我国的城市化不能只重视城市工业、忽视农业、农村。我国农村城镇化必须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起来,农村城镇化要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同时,不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太大的压力,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水平不仅要看城镇规模、数量,而且还要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结构情况。因此,我国农村城镇化道路,应逐步发展,在农村工业化早期,以发展小集镇为主。当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积极推动农村非农企业向城市集中,形成合理城市结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总之,我国城镇化目标是城乡一体化,一方面是城市繁荣,公共设施配套,交通、通讯便捷,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是全面提高农村整体质量,农村环境友好、生活富庶。[2]据青岛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青岛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5.7%,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1.1%。为实现今后几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提高74%以上,10年内达到80%左右的目标,青岛市应一方面着力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重点推进七区行政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网络、社会保障体系“三个一体化”,构筑大市区格局;同时,将重点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事业、社会管理“六个统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化
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岛市虽然已有89.4%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参加农民的受益面还只有20%。多数农民尤其是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特困人群难以公平享受医疗服务。[3]在城镇,青岛市实施城镇非医保人群社会保障制度,把城镇户口的孩子、没有工作过的老人、没有工作岗位的城镇流动人口、城镇化的市民列入保障范围,按每人100元标准,为非医保人群建立医疗保险。这一做法同样可以在农村尝试。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的作用,发动社会各界捐助募集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把农村失地人口、城镇化人口、流动人口等纳入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内,实现农村人口的应保尽保。[4]可以预见,实现医疗卫生领域的制度化将是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大势所趋。
(五)农村管理民主化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维护广大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决策权,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青岛市崂山区于2005年起陆续出台了《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办法》、《社区采购管理办法》和《社区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办法》三项社区民主管理制度,为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社区事务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对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六)农民素质现代化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承担者,是农村社会发展主体,农村各种关系的调整离不开农民,只有农民的现代化,才能使农村工业化、管理民主化等得以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在降低,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增加。三大产业日益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进步则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此,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青岛市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步伐还不适应。因此,在青岛市农村范围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工业、农业及其他产业的需求,有计划地培训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提高人力资本,进而有效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具体措施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目前,青岛市农民增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应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其次,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第三,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青岛市农村普遍存在着乡村基础设施陈旧,农民居住条件脏、乱、差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这一战略性的转变,按照村庄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广开资金渠道,采取向上级争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能人大户捐助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5]
(三)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青岛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大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落到实处,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为“三农”服务,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增强服务功能,将职业培训作为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发展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四)推进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社会、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信息不流通,市场信息不对称,因此,推进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之一。结合青岛市的农村信息服务水平现状,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主导作用,把信息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加快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村组干部、致富能手、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等的人才优势,培训一批乡土信息人才;建立健全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利用远程教育网,党员电化教育的资源优势,尽快建立现代信息网络。
另外,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针对近年来许多地区由农信社独家“垄断”农村市场的局面,应该在政策上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门槛,发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组织机构。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高的领域,要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以有效地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现状,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在目前农村市场格局下,农信社已经成为农村信用市场的主力军,因此要重点抓好农信社的改革,有条件的农信社,可以分区、分批建成社区性的农村银行金融机构。另外,还应把农行逐步建成支持农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综合部门,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解决好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青岛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完善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通过改造“土地+家庭”、“集体+家庭”等农村社会传统保障模式,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健全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性(弱势群体)救助等基本制度,构建城乡社会保障相衔接的通道;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体系与网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投入,重视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并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机制,搭建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救助的平台,逐步建立起覆盖面广、规范透明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和体系。
(六)创新文化形式和途径,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用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反映他们现实生活,赋予一些陈旧的戏曲剧目反映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与形式,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农民既是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造者,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一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新的文化形式,并通过这些新兴的文化形式反映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因此,扶持民间艺人和文艺团体的发展,加强对业余文艺演出队伍的规范、管理和指导,有助于在繁荣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满足农民精神层次上的需要,从而提高农民素质,降低农村犯罪率,维持农村社会生活的稳定。另外,推广网络文化,指导农户利用网络销售本地特产,可以使农民从网络中获得很多致富信息。在宣传形式和途径上,应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刘文俭,刘效敬.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小城镇建设,2006,(1):51-53.
[3]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统计年鉴(2001-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7.
[4]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赛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Z].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5]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