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观念的时代演进*
2010-08-15邓章应
邓章应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中国文字学观念的时代演进*
邓章应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中国文字学的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变化,从最早的汉字识字学,发展到为解经服务的传统小学,再到科学的语言文字之学和汉字学,然后又分别发展建立了古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最后扩大到世界范围的文字研究。
文字学;观念;演进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学是研究文字相关内容的学科。在中国,对于文字学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对象也相应地在发生变化。我们分成四个阶段来讨论这种观念的变化。
一、汉字识字学阶段
汉代以前有所谓“小学”,本是指与大学相对的初级学校。《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1]“六书”属于“六艺”学习内容中的重要一种,《周礼·地官司徒·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2]裘锡圭先生引张政烺先生说法,认为九数就是九九表,六书跟九数相提并论,都是儿童学习的科目,其内容也应该很浅显,可能只是一些常用的文字。[3]应该说不无道理。
小学中要学文字,读音、辨形、识义,后来便以“小学”借称研究识字的学问,《汉书·谷永杜邺传》:“初,邺从张吉学,吉子竦又幼孤,从邺学问,亦著于世,尤长小学。邺子林,清静好古,亦有雅材,建武中历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1]杜邺时的小学,内容当指解释字形结构、懂得古今文字关系及识读字音字义,实际上是一种研究识字的学问,杜邺本人亦曾写作过《苍颉训纂》、《苍颉故》等对识字书《苍颉篇》进行训诂的著作。汉代刘歆目录学书《七略》在“六艺略”首次列出“小学”类,专门将周秦以来的童蒙识字书归入这一类。
二、从传统小学到传统汉字学阶段
从识字教育和识字教育研究,再到研究解决书面语中的实际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字学围绕汉字及汉字文献,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
(一)小学——解释经典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从东汉到隋唐,再到宋代,一直到清代,“小学”的内涵围绕解释经典的目的逐渐扩大,发展到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学问。
《隋书·经籍志》“小学”包括汉字的体势(形体)、声韵、训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明确把《尔雅》等训诂书及书法笔墨等方面的书列入“小学”。
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如《说文》之类;论训诂之书,如《尔雅》、《方言》之类;论音韵之书,如《四声谱》及反切之书。这三者虽各名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4]
清《四库全书》以汉字的形、音、义各列一类,统归小学:《尔雅》以下编为训诂;《说文》以下编为字书;《广韵》以下编为韵书。清谢启昆《小学考》,采辑汉以来文字、音韵、训诂之书,编为五十卷,训诂六卷,文字二十卷,声韵十六卷,音义六卷(训读经史百子)。
用“小学”指称包含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学问,暗寓了服务于解释经典的职能,虽然后来解释的对象由经典逐渐泛化到一般古籍,但其目的仍以实用为主,没有达到学科自觉的程度。
(二)语言文字之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1907年,章太炎发表《论语言文字之学》首先提出用“语言文字之学”指称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5]相应地,他认为研究语言文字的方法,也不能局限于离析性的考释,而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他认为文字、音韵、训诂的关系,不是三足鼎立的关系,而是三位一体的关系。[6]这是一种学科自觉,是以现代语言文字学观念提出的学科独立的宣言。
(三)文字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1910年钱玄同用浑然的笔名发表《中国文字学说略》,正式启用“文字学”这一名称。[7]此后“文字学”这一术语被广泛使用和接受。虽然这进一步确立了文字学的学科地位,但此时文字学的研究范围仍包含研究汉字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1917年,北大开设文字学课程,就由朱宗莱讲《文字学形义篇》,钱玄同讲《文字学音篇》,那时的大多数冠以“文字学”的著作仍包括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内容。而且此种观念影响深远,直到80年代初,罗君惕《汉文字学要籍概述》、高明《古文字学通论》等著作仍沿用此说法。
(四)文字学 ——文字学
1934年,唐兰《古文字学导论》首次提出文字学把音韵、训诂送出去。后来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字学》这本书里又重申这一说法。《中国文字学》:“我在民国二十三年写《古文字学导论》,才把文字学的范围重新规定。我的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把音韵学找回来,实际上,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不应该包括训诂和声韵。一个字的音和义虽然和字形有关系,但在本质上它们是属于语言的。严格说起来,字义是语义的一部分,字音是语音的一部分,语义和语音是应该属于语言学的。”[8]据此,唐兰把“中国文字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汉字形体方面,只讲汉字的产生、构成、演化、变革等方面内容。
这一派,前此有尹桐阳《中国文字来源及变迁》(1925年)、吕思勉《中国文字变迁考》(1926年)、顾实《中国文字学》(1926年)、胡朴安《文字学 ABC》(1929年)、蒋善国《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1930年)、容庚《中国文字学形篇》(1932年);后此有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1959年)、蒋善国《汉字形体学》(1959年)、《汉字的组成和性质》(1960年)、《汉字学》(1987年)、裘锡圭《文字学概要》(1988年)。这些著作,尽管内容、体例、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并不一样,但只讲形体则是一致的,而且都受西方语言学理论影响,都利用了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三、汉字学研究领域拓展阶段
(一)古文字学的独立
先秦古文字随它记写的载体——甲骨、铜器、玉器、石器、陶器、货币、简帛,在历史变革中,或者毁废,或者藏埋地下。过去人们能够见到的古文字资料很少,所以人们研究文字,多局限于纸本书籍上的文字资料。亦有少数喜好古玩的学者研究铜器石刻,但注意的是包含形制、花纹和铭文的综合研究,故名之金石学。19世纪末以来,随着地下发掘的古文字材料增多,古文字整理研究逐渐从传统文字学和金石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汉文字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汉字起源,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字形反映的字的本义及考释古文字的方法。
“古文字学”名称在清末已见诸学者的笔端,如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六《释由下》:“得此五证,知六朝以前音《说文》者,虽音由为甾,然由之字形尚未全失.虽微古文字学及汉人手书,亦足以定此说矣。”[9]但系统科学提出古文字学理论的则是唐兰先生,其《古文字学导论》为古文字学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后,历经几代学人的努力,在文字考释实践和方法、古文字学理论研究方面等都取得很大成绩,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文字学独立以后,则原来以《说文》为中心的汉字学研究也被称为传统文字学(实际上是传统汉字学)。
国内亦有学者根据“文字学”和“汉字学”分别指称世界文字的一般性问题和汉字研究的分工,建议将专门研究汉语古文字的学问称为“古汉字学”。[12]
(二)现代汉字学的建立
对现代汉字的研究工作,从清末切音字运动以来,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但“现代汉字学”这一名称是周有光先生晚近时期才提出来。1979年10月周先生在《汉字声旁读音便查·后记》里写到:“汉字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历史汉字学,二、现代汉字学。”“现代汉字学以现代汉字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服务,为‘四化’服务,尽量减少汉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不便。”[10]1980年周有光先生发表了《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从字量、字序、字形、字音、字义和汉字教学法等六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汉字学研究的内容。周老在文中作如是划分:中国本土的汉字,从形体分,有隶变之前古文字与隶变之后的今文字的不同;从记写的语言分,有古汉语用字(主要是文言文用字)和现代汉语用字的不同,而两者并不对应。此处的“历史汉字学”,应指古代汉语用字研究;以与现代汉字学、外族汉字学的研究并列。周先生向政府文改部门和学术界专门建议,建立“现代汉字学。”他说:“现代汉字学研究现代汉字的特性和问题,目的是为今天和明天的应用服务,也就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减少汉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不方便。”“现代汉字学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跟历史汉字学很不相同。它是以语言学为基础而结合信息论、统计学、心理学等的边缘科学。”[11]
周先生的建议,得到了学术界的积极响应,不少高校开设了“现代汉字学”课,编写出版了多种现代汉字学教材。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也逐渐明确,即现代汉字的形、音、义、量、序五个方面的属性研究和语言文字规划、汉字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三方面的应用研究,正式确立了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地位。当现代汉字学学科确立以后,以前研究古代文字的学科又被为历史汉字学。
四、文字学与汉字学的分野
随着学术视野的逐渐拓展,人们认识到,用指称世界所有文字的“文字学”来单独称说汉字研究这门学科,“无论从术语学的角度,还是从这门学科现今含有的实际内容来看,都己经不合适了。”[12]
虽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已经有学者在“文字学”前加“中国”进行限制,称为“中国文字学”。但随着对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调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字除了汉字以外,还存在大量的民族文字。于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学者开始把研究汉字的学问改称为“汉字学”,如蒋善国先生写作《汉字形体学》(1959年)、《汉字的组成和性质》(1960年)、《汉字学》(1987年),而在此之前,他1930年写作的文字学著作名称用的是《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并且蒋善国先生在《汉字学》一书中还专门辨析了“文字学”与“汉字学”这两个术语的沿革、区别和联系。[13]
有意识地区分“文字学”和“汉字学”名称的使用,反映了文字学观念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和呼吁应该区分使用这两个术语。据沙宗元先生的梳理,就此问题进行过论述的有赵诚先生、周有光先生、朱德熙先生、杨五铭先生和詹鄞鑫先生。[14]
1995年王元鹿教授在其《普通文字学概论》一书中,首次运用大文字观念,综合整理世界多种文字及国内民族文字,提炼文字学的普遍理论。王先生在后记中写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老祖宗把文字称为‘文字’,从而也把研究汉字的学科称为‘文字学’,这主要地是由于信息的限制使老祖宗们不了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汉字之外还有各种其他的文字系统。如果说老祖宗们的认识和做法情有可原,那么,时至今日,当我们已经清楚地了解世界上还存在和存在着种种别的文字系统,而且即便中国的文字也远远不止汉字这一种的时候,要是仍把‘文字学’作为‘汉字学’的代称,便几乎是无可谅解的事了。”[15]
区分汉字学研究与文字学研究,不仅对于汉字研究的深入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将促使我们关注和思考汉字以外的文字系统,并由此研究文字的普遍规律和细微特征,促进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从历时的角度进行考察,中国文字学观念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识字教育阶段:最初用“小学”指称识字教育和识字教育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传统小学到传统汉字学阶段:研究解决书面语中的实际问题,逐渐扩展到包含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的传统小学。近代以来,随着现代语言学观念的引进,从经学附庸独立出来,成为“语言文字之学”,名称再进一步固定成“文字学”。再后来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分离:研究音和义的部分独立成为音韵学、训诂学,只保留研究字形及其规律的部分成为文字学;第三个阶段是汉字学研究领域拓展阶段:表现在古文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的兴起和壮大,都成为汉字学的重要部分;第四个阶段是文字学与汉字学分野的阶段:将过去研究汉字的学问专门用“汉字学”这个术语指称,而文字学则用来指称以不同民族文字为对象,研究其起源、发展演变、性质和特点、不同文字体系间的关系,揭示人类文字发生发展、构成和运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每一次观念的的变化,都导致研究内容相应发生变化,如由最早的解决识字教育中的问题扩充到训释经典中的形、音、义问题,再扩充到研究古文字学、现代汉字学。最后再扩展到研究包含汉字、国内少数民族文字和国外文字在内的所有文字的研究。
这其中有三次观念的变化最值得关注:第一个变化是传统小学到科学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变化,体现了学科的自觉。第二个变化是文字学与音韵学、训诂学分离,真正地确立了汉字学的理论基础。第三个变化是从汉字学到人类文字研究的变化,这是建立包含汉字研究在内所有文字研究的文字学的一个起点。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阮元.古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章太炎.论语言文字之学[J].国粹学报,1907(2卷12.13号).
[6]胡奇光.中国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浑然.中国文字学说略[J].教育今语杂识,1910,(1).
[8]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王国维.观堂集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0]周有光.汉字声旁读音便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11]周有光.现代汉字学发凡[A].语文现代化从刊(第2辑)[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12]费锦昌.汉字研究中的两个术语[J].语文建设,1989,(5).
[13]蒋善国.汉字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14]沙宗元."文字学"与"汉字学"辨析[J].科技术语研究,2005,(2).
[15]王元鹿.普通文字学概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Abstract: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philology has undergone some changes in different times:from the earliest Chinese character literacy to traditional philological studies serving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lassics,to scientific research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then to the respective establishment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character studies,and finally to the philology in the world.
Key words:philology;conception;evolution
责任编辑:周延云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Philology
Deng Zhangying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ocument,South 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H02
A
1672-335X(2010)03-0053-04
2009-10-06
邓章应(1977- ),男,四川开江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字学、普通文字学和民族文字研究。
*本文曾在中国文字学会第五届年会暨汉字国际学术研讨论会(2009,武夷山)上宣读,此次发表,作了一些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