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住自己的“爱好”

2010-08-15欧阳兆标

政工学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桓公例子权力

●欧阳兆标

人有七情六欲,自有“爱好”各异,或好琴棋书画,或好花鸟鱼虫,或好游山玩水,既有益健康,又自得其乐,不仅是消遣和享受,也是性情的陶冶和品位的提升。但“爱好”若与权力相结合并失去控制,便会产生魔力,使人料之不及。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桓公好味”,易牙就能把亲儿子宰了,将脑袋送给桓公尝鲜;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历史事实说明,当权者有“好”,就有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投其所“好”。投其所“好”,既是接近权力的便捷之道,也是借势为我所用的奸诈之术。“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此类现象扎根蔓延于中华大地千百年,根深蒂固,如今远未从世象百态中逝去。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好抽,有人送烟;好喝,有人赠酒;好舞,有人请你潇洒走一回;好大喜功,有人捧上一摞高帽;好色,自有人找上门来……不管好什么,只要有所好,就有人投其所好,而且命中率很高。赖昌星就曾扬言,“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言下之意,只要有“爱好”,即使是再大的领导、再高的职务,也可以通过投其所好把他“摆平”,为我所用。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就有研习书法的爱好,并据此力辟生财之道——江西不少企事业单位的招牌曾是他的“墨宝”。有人正是看准了他的这个“爱好”,从送一支毛笔、一个砚台开始,进而以“有偿题词”为幌子,大肆行贿,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胡长清之所以走向犯罪的深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与他管不住自己的爱好有关。

古今许多因“好”无度而失足的事实警示我们:“爱好”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怡情益智,用得不好伤己害人。对于平常人而言,有“好”而管不住自己,就会变成一事无成的小人。领导干部若是有“好”而不注重修德、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便会更危险。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么,如何才能管住自己的“爱好”呢?一是雅“好”。就是使爱好文雅,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通过爱好养浩然正气,强自身素质。二是宜“好”。就是使爱好适宜,培养与身份地位、收入待遇相匹配的爱好。从腐败警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古玩和艺术品收藏、打高尔夫等所耗与个人收入相距太大的爱好,是使领导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助推器。三是隐“好”。就是使爱好隐蔽。领导干部要像保护个人隐私一样保护好个人爱好,不要到处显“好”、示“好”,给喜欢投人所“好”者以机会。

猜你喜欢

桓公例子权力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齐桓公知人善任
如此乐观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齐桓公现象
商界求生
齐桓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