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研究
2010-08-15郑植友
郑植友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人文”一词是模糊性和包容性较强的哲学概念,人文精神与人性论、人道主义、人的现代化、价值论及人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学者关于人文一词的起点的讨论都可以追溯到雅斯贝尔斯笔下的 “轴心时代”,但对中西是否已在 “轴心时代”产生了人文精神却存在很大争议。争论的双方或多或少的围绕民族主义的情节、市场经济理论、文化转型的理论[1]和庞朴先生提出的西方人是 “个体人格”而中国人是 “社会人格”的观点[2]各抒己见,多向度的探索中国文化的可能出路,透析现代化进程,反思传统观念和人文知识分子自身。
人文精神是我国近现代才产生的新词,从以人为出发点,“人文精神”可定义为人性——对于人类的爱,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3]。体育学界胡小明[4]教授认为: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就是 “人文精神”。体育人文价值是指体育对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以及社会文化进步的作用和意义[5]。全民健身的人文价值可以被理解为,体育的人文精神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即用人文精神的理念分析全民健身运动这一系统工程的人文价值。
1 体育人文理论研究概况
以 “人文”为关键词对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体育理论”分库“总论”部分1999-2009年录入文章模糊检索发现,以 “人文”为关键词的文章共有320余篇,其中从1999-2002年3年间只有52篇。可见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人的主体价值在社会发展体系中逐渐占据核心位置,对体育人文理论的讨论有越演越烈之势,无论从 “人文理论”出发探讨 “人文奥运”、 “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还是 “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这些从宏观体育学科分类角度进行的阐述,还是 “竞技运动的异化”、“体育的科学和人文问题”、“体育与人”以及“举国体制的改造”这些从不同视角分析体育的人文意蕴,都不断在向理论深层推进。在各类核心体育学刊物上的相关人文理论的文章也是越来越多,而对并不缺乏人文精神的全民健身的人文探讨却极少涉及。
胡小明[6]教授早在1999年就在国内体育学术界引入了人文体育的理论,他指出人文体育观是在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之相对的生物体育观则注重体育生物和政治效果。他诠释了体育人文精神,指出其核心就是要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跨世纪的体育呼唤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学会关心,实施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7]。胡教授对中国古代无“人文”,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概念的辨析等人文理论的介绍和引入,使处于懵懂状态的体育界全面觉醒,不断挖掘出旧有体制下人文精神的缺失。但新事物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往往需要在曲折中前进。《评 “人文体育观”》[8]一文率先对人文体育观进行了评论和驳斥。这些学者固守生物体育观和政治观念[9],认为模糊、抽象,带有资产阶级品质的人文体育观无法指导中国的体育实践,中国体育从古至今并不缺乏人文精神。
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向前推进,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涌现出很多人文精神探讨,体育领域也出现了从 “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体现了人文体育观念的内在核心价值。体育界的大批学者很快抓住了 “人文理论”这一良药,试图解救深陷泥潭的中国体育。其中包括:从宏观视角探讨我国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10],这类文章数量非常庞大,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忽视人文学科,带来种种隐患,新世纪体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重构现代体育的价值。运用人文理念来构建体育学的学科体系[11],我国体育发展应体现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重视体育人文学科的建设,构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转化的人文体育观,走为体育实践服务的道路。竞技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12],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实行反人性的训练体制,把运动员看作生物体,造成竞技体育对人的负面异化,竞技运动应探求人、竞技、社会三者协调发展。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应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3],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北京奥运会也绕不开人文, “人文奥运”理念是其三大理念之首[14]。很多学者也从各种视角提出了人文理念与我国体育的联系,其中包括:西方体育人文精神介绍[15],从古希腊先哲 “人啊,认识你自己!”到近代马克思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再到现代萨特存在主义人生观,西方产生了很多璀璨的人文主义思想。体育与人[16],体育是一种属于人的活动,体育人文精神从人的类、群体、个体三重角度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体育与社会的变革[17]。体育人文精神包容许多关键词,如自由、平等、民主等等,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国人树立了积极进取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有利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反过来,改革开放也要促使我国体育体制人文转变。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18],人类有自身的生物弱点,面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知识分子、农民工、残疾人等体育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加强照顾,施以关怀。 “举国体制”的改革[19],“举国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政治服务的产物,运用人文理念加以如下改造从中央集权到政府控制;从花钱到赚钱;从充当 “工具”到制造“玩具”。体育科学与人文的关系[20],体育应建立在人本位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随着体育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体育理论界开始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体育发展重要条件。人文理念也被应用于许多体育学科,包括体育文化学、体育原理、体育哲学、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运动休闲娱乐理论、体育传播学、体育产业经济学等学科。
众多的研究和讨论人文体育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文体育理论具有极强的普适性,做为一种主流体育文化价值观念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影响非常深。体育学术界普遍认清了人文体育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人文体育理论被学者们接受和吸收,慢慢形成各自领域的体育人文理论,开始指导我国体育实践。体育人文精神淡化了 “举国体制”长期给我国体育发展带来的拜金主义和锦标主义的工具理性倾向,这种转变反映了体育人文学在体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 我国全民健身的研究回顾
“全民健身”是概念集合,由于 “全民健身”是我国的特殊词汇,已经成了社会体育的代名词,相当于国际通称的大众体育,全民健身也成为 “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事业”、“全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战略”等的代名词。本文特指我国政府倡导并负责的大众体育运动为 “全面健身运动”或“全民健身”。由于全民健身运动包容的概念很多,给予准确的定义也比较困难,本文是从宏观视角研究学校体育、军队体育以外的那一部分体育,即社会体育。以 “全民健身”为关键词对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 和 “教育与社会科学”分库1999~2006年录入文章精确检索发现,以 “全民健身”为关键词的文章共4762篇,通过阅读、分析,大致把它们分成以下十类:1)全民健身运动理论研究[21],这部分文章占有较重比例,主要回顾全民健身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注重全民健身运动的政府行为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2)各省市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状况[22],这类文章涉及范围广泛,既有针对大中城市的研究,也有针对小城市的研究;既有针对沿海地区的研究,也有针对内陆地区的研究;既有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也有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3)全民健身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实施状况[23],涉及大中小学学生,提出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 “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等学校体育理念,为检验全民健身以 “青少年和儿童为实施重点对象”提供了客观的依据。4)运动人体科学研究应用于全民健身运动[24],利用体质监测结果说明全民健身实施状况,解析各类运动项目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5)全民健身与人的发展[25],这类文章尚显匮乏,全民健身运动应更多关怀和照顾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6)全民健身法律法规与政府政策及其实施状况研究[26],为保障全民健身的顺利实施,各省市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全民健身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法律法规的完善。7)全民健身实施与社会经济的关系[27],全民健身运动所属体育健身娱乐业应成为体育本体产业,重点建设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应关注大众的体育消费,许多经济学理论也被应用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8)各类体育发展模式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应用[28],如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辅助作用。9)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29],后现代的到来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太极拳、推手、毽子等一些民族传统项目成了深受大众喜爱的锻炼项目。10)国外大众体育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比较[30]。虽然有如此众多的与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相关的研究,但某些方面仍待加强:
2.1 全民健身运动理论研究的不足
通过阅读、分析各类论文,发现虽然第一类文献数量庞大,文献中对于全民健身运动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对全民健身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理论问题研究较少,更缺乏一种能够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价值理念,如缺乏全民健身的理论价值,全民健身自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全民健身作为引导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纲领性文件,其制定和实施需要有很强的理论支持,尽管在某些研究中能够看到一些踪迹,但深度挖掘不够,在此方面留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2.2 缺乏对全民健身运动存在问题的剖析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指导全民健身的纲领性文件,仅仅用五个部分、26条、3000余字来概括显然无法指导13亿人的全民健身运动。汤亚平在 《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文中提出:全民健身的部分内容是矛盾的,在同一时段内,既然“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何还说 “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第一条中对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肯定,但第二条却将那些成绩否定了。另外一篇是胡小明教授的 《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31],胡小明教授认为全民健身目前仍然停留在宣传号召性质的 “纲要”阶段,缺少运用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大众体育制定详尽的制度性发展的 “规划”。他认为全民健身已经颁发10年之久,至今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运行机制也尚在摸索之中,其中重要的技术原因,是因为没有硬指标,“无规划”、“弱管理”和 “缺机制”。他认为全民健身的当务之急是要制订由全社会各个有关方面都能积极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 “规划”,然后成立国家各有关部门参与实施这个规划的领导协调机构[32]。
2.3 缺乏对全民健身实施以来的全面总结和未来展望
在现有研究中,没有发现关于对全民健身实施状况做纵向总结的论文,全民健身自1995年开始实施以来,历经十余年完成了全民健身的第一期与第二期的第一阶段,这十余年中,我国无论从体育场地的硬件设施,体育人口、体育组织、社会指导员的数量,体育法律、法规,还是从体育市场建设、国民的体质状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必须深刻地意识到我国存在的众多不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全民健身实施十年以来的各个领域做一个全面地回顾与总结,为制定面向2010年之后的大众体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3 全民健身人文价值的研究意义
无论是我们在奥运会上争夺金牌,还是我们推行全民健身计划,都深有着树立民族形象、弘扬民族精神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而这种民族意识往往以历史道德为标准[33],不考虑每个体育参与者的主体价值,全民健身运动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体育长期受工具理性意识的支配,致使中国体育缺乏面向未来的崇高目标,我们只重视金牌,我们只看重竞技比赛的成绩,甚至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政治利益驱动下体育必定是不完善和不能持久的,我国体育只有在人的根本需求驱动下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只有把我国的体育价值观上升到人文精神的高度,深入人们思想意识领域,大众自觉地认识到全民健身事业的内在价值,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才能体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有未来学家预测,未来财富的五大趋势是——生命经济、永生经济、娱乐经济、人本经济、宇宙经济[34],前四种经济与全民健身事业和人文精神密切相关。全民健身是群众体育的代名词,体育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作为体育活动主体的价值,许多人心中全民健身运动的符号是五颜六色的马路全民健身路径,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而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利用这些器材,体现这些器材以人为本的品性才是体育人文精神应该赋予全民健身运动的价值。体育是生活的符号,体育应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西方体育人文观通过众多实践体现出来,我国的体育压抑人性,目标直指金牌,我们所弘扬体育的人文精神应主动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人文体育观强调人文精神、审美理想[35],只有理想的模式、高尚的境界才会不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全民健身运动没有理想走不远,我们应该用人文理念来建构未来的全民健身运动。
[1]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庞朴.中国文明的人文精神(论纲)[N].光明日报,1986-01-06
[3]翁芝光,许苏民.中西人文精神比较研究 [M].海南:海风出版社,2003:6
[4]姜艺.体育的人文精神 [J].体育文史,2001(3):21
[5]刘一民.略论体育的人文价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 (3):66
[6]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入与生物体育观的淡出 [J].中国学校体育,1999(2):65
[7]姜艺,狐鸣,等.体育的人文精神 [J].体育文史,2001(3):22
[8]体育学刊评论员.评 “人文体育观” [J].体育学刊,1999(3):1
[9]毕世明.人文精神与中国体育的几个问题 [J].中国体育报[N].2002-05-30
[10]姜艺,狐鸣.体育的人文精神 [J].体育文史,2001(3):21~22
[11]胡小明.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论眺望 [J].——关于“两条腿” 和后现代意识,2003(12):18~20
[12]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郭叶.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05,12(1):132~ 134
[14]彭永捷等.人文奥运 [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15]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 [J].体育与科学,2001,22(1):5~ 7
[16]杨文轩.体育与人的现代化 [J].体育学刊,2003,10(1):1~5
[17]胡小明.体育精神与改革开放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09~113
[18]李力研.来自中关村的健康报告[J].福建体育科技,1996,15 (2):15~ 21
[19]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 [J].体育学刊,2000,7(1):1~3
[20]王波.论体育科学与体育人文的融合 [J].体育文化导刊,2006 (9):26~28
[21]胡小明.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 [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3~5
[22]宋允清.对珠江三角洲全民健身新趋势的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6):90~92
[23]张向群.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 [J].体育学刊,2000(2):34~36
[24]熊妹珍,等.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及软件的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1):61~66
[25]熊丽华.论残疾人全民健身的社会制约和社会动员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299~1331
[26]于善旭.试论我国全民健身法治系统[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36~41
[27]梁进,等.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经济学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53~56
[28]周传志.家庭体育——全民健身的突破口[J].体育文史,2001(3):44~45
[29]刘卫中.试论传统体育特征——兼谈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J].体育文史,1999(3):32~33
[30]齐国强.域外大众体育发展状况思考 [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47
[31]汤亚平.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J].中国科学教育,2005(6):93
[32]胡小明.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 [J].体育文化导刊,2005(12):3
[33]卢元镇、胡小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3
[34]王小平.第二次宣言 [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576
[35]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 [J].体育与科学,2001,2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