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的探究

2010-08-15罗洁蕊

科学之友 2010年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人文精神语文课

罗洁蕊

(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3)

新生开学的第一堂课,笔者给他们讲的是“中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的学习意义”。有些学生以为多此一举,“我们是来学习专业和职业技术的,学语文有什么用?够用就可以了”。不知道他们所指的“够用”是如何界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一直是重中之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基础文化课,课时大减,甚至不再是必修课。种种迹象表明,中等职业院校的语文课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到底是什么导致中等职业院校的语文处于这种尴尬的境地,语文又该如何走出这种尴尬呢?文章就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走向边缘化现状

就目前语文在中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现状,大体可以从3个方面分析其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

1.1 社会原因

中等职业院校的语文不受重视,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目前在各大中专院校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变成一个普遍现象,归根结底的社会原因,是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不自信。在大学英语过级考试成为学校卡学位的一个关键筹码,所有的人都在追求国际化,恰恰忽略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汉语是联合国五大常用语言之一,在它的发源地却比不过英语的热度。整个社会、家长、学校、未来的工作岗位,都开始忽略掉语文该有的地位。这直接导致学校就算想有所建树,也是有心无力,得不到支持。整个社会正在逐渐地把自己的母语逼到一个死角。

1.2 学校原因

因为上述社会原因,导致学校对语文重视程度下降,绝大多数中专院校将语文列为考察科目,客观上更导致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下降到冰点。这种学校的不重视,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教材陈旧落后,教育方式单调枯燥。中等职业学院的语文教材无标准、不规范,语文内容和中学语文内容有重复,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且编者对现有时代变化没有准确掌握,没有适应新时代职业学生口味的变化,更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母语的重视作用。

1.3 个人原因

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导致在相当多的学生心中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来学技能的,只要把我所需要的专业学好,语文有什么用?会说话会写字就够了呗,所以很多学生对这门课重视度很差,再加上学校也不做要求,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自然每况愈下。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人之一的徐中玉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过这样的担心:“大学语文当前在高校教学中,似乎仍处在边缘状态,极不平衡。教时未规定,教师缺乏编制上的保证;在一些高校《大学语文》是否开课,时常决定于校系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他说,“由于近年来社会上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高校一般均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技术、政治等的教育,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这种现象令人费解,令人忧虑。

这些忧虑与担心说的是大学语文的情况,可想而知中等职业院校被人关注的就相对更少一些,情况就更加严重。

2 对语文课程的分析

语文如此的被忽略,是不是说明我们不需要语文,语文没用了呢?笔者不敢苟同,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2.1 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文学是其中极其厚重的组成部分,它凝聚了我们祖先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深刻感悟与宝贵体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品德、审美情趣,这些积淀为浓厚的民族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炎黄子孙,是前贤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而语文课程恰恰特别重视吸收这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2 语文不能等同于语文教材,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1)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通常人们往往只看到学生文字能力差是一大问题,却不知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缺乏则更令人忧虑。而职业语文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中专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这些方面,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现在有些学生即使从中学进入新的职业院校学习,语文水平仍很一般,而且水平比较差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有些学生学习很好,但人文精神却很缺乏;有些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很差,不会写实验报告,甚至连日常的一般应用文也写不好;有些更是错别字连篇,文理欠通,词不达意。因此,进一步培养、提高中专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语文课必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因而,笔者要说职业学校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非常有用。就在于它的看似无用,实则是“无用之用,乃大有用”。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发展方向的思考

既然语文在职业教育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语文现在的尴尬地位?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组建机构,强化师资

这首先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是对于职业教育中语文的发展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提升整个社会对语文的认识。改变现状,首先要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这份自信心和自豪感,语文的地位在整个社会都会得到改善,自然在学校中就会有更好的地位;其次要加强中职语文师资建设,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有活力、有内涵、爱母语的年轻队伍。

3.2 科学定位,目标明确

解决了社会层面对于职业教育中语文的轻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如何才能在传统的人文教育和现代化的职业竞争中求得平衡,以便既能给学生带来美学上的享受,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语文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我们面向主攻职业技能的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课程;以提高综合人文素质为宗旨,以培养语文读写能力为核心。

只有准确的定位,语文才能健康的发展。夸大语文的涵盖范围与贬抑语文的综合作用都只会让这门传统科目走向衰落。

3.3 优选篇目,改革教法

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开设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使语文与时俱进,首先要优选教材。并不是原有的篇目、体系不好,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新的,更适合当今社会的教育内容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篇目、理念,如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百家讲坛》,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使我们对经典文学名著有了新的认识,对宝玉、黛玉的爱情重新审视,就受到现代学生的广泛欢迎;其次,加大语文课时,而不是减少课时,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地位,份额的增加必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他们才有时间领略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化;最后,改革教法,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引导和传播,凸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学生做事之前先做人,先学职业道德后学职业技术,让语文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4 结束语

正是出于以上的这些认识,笔者在教授这门课的第一节都拿出相当的课时来,开宗明义地阐述笔者对“语文”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主导思想。笔者认为要做一名胜任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了对当代人类社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自己对此作出的价值评判,以及对学科教学的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和学科理论知识渗透理解。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人文精神语文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