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要闻

2010-08-15

科技传播 2010年9期

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在休斯敦开幕

2010年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OTC 2010)5月3日在休斯顿开幕。中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及其旗下的数十家公司,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一起,在博览会上竞相展出各自最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技术和设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长城钻井公司总工程师助理顾伟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会中国公司都带来了各自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总体来看,中国公司提供的用于陆地勘探和生产的技术设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挖掘老油井和废气油井资源能力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过在近海特别是在深海油气勘探和生产方面,中国公司的技术设备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每年一届的国际海洋技术博览会始于1969年,一般在5月第一周于美国休斯敦举行。它是全球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领域最重要展会之一。此次会议为期4天,与会代表约8万人。

与会专家认为,压裂技术、水平钻井技术和3D、4D成像技术将成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

接受采访的专家大都对201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们认为,世界经济已走出衰退谷底,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回升速度有可能快于其他行业。

有关专家还预测,2010年至2014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在近海的钻井总数可能达到2万口,比前5年增长12%,投资总额将达到3870亿美元。

新华网

我国研制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曙光龙芯防火墙

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企业曙光公司,日前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龙芯处理器的网络安全产品——曙光龙芯千兆防火墙。该产品实现了从软件到硬件、从系统到芯片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曙光公司信息安全专家介绍说,中国的信息安全体系必须自主可控,但目前市场上的安全产品大都采用国外的核心芯片,存在着安全隐患。长期来看,我国的信息安全体系,无论软件还是硬件,都必须自主创新。

据了解,该产品是曙光公司基于市场需求推出的全新产品,采用龙芯处理器,曙光自主开发的防火墙硬件平台,结合曙光自主研发的安全操作系统,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完全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具有优异的低功耗特色,比同等级的国外产品低50%。

据曙光公司介绍,基于龙芯的千兆防火墙具备2-7层全方位安全防护功能,可对通过防火墙的网络访问请求进行控制,拒绝非法用户的访问试探,为用户构筑稳固的网络安全屏障,对外网络连接提供安全过滤防护,确保内部网络不受外网病毒、木马、蠕虫以及入侵等恶意行为的干扰。同时,该产品还具备高级路由、流量管理、入侵防御IPS、虚拟专网VPN等丰富功能。

曙光公司成立于1995年,实现了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生产,构建了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服务器产业链。2008年,该公司推出了我国首款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新华网

中国航天育种技术国际领先 增产13亿公斤

中国航天育种技术5月初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亩地产辣椒5000公斤,一根豇豆1米长,一个茄子重3斤……航天新品种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航天育种专家包文生说,目前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的18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已经推广到国内25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96万亩,其产量较当地主栽品种提高了10%-30%,航天辣椒中的维生素C提高了30%-183%。

包文生是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这家科研机构经过10年的培育,已培育出18个航天果茄类新品种。

航天育种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记者在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的“产量表现”鉴定上看到,在2007-2008年的多点试验中,航天育种新品种平均增产在11%到38%。

据中国农业部门统计,中国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累计推广240万公顷,增产粮食13亿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

中国的航天育种始于1987年,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国家之一。自1987年起,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植物种子、菌种和试管苗等,开展航天育种,经过多年地面种植筛选,截止今年5月初,已经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审)定的新品种达到60个,其中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占18个。

“航天育种是把地面种植的常规品种经过选择后,搭载于飞船或者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包文生说,“经过重粒子、高度磁场、超真空等太空特殊环境的诱变处理,使自身基因产生变异,然后对有益变异的种子进行选育,经过4-8年的选育,培育出合格的航天农作物新品种,所以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据了解,目前,中国进行航天育种研究的有福建农科院、中国农科院、黑龙江农科院、江西农科院、甘肃航天育种中心等科研单位。

“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航天育种在进行品种培育的同时,还进行了太空诱变环境和机理的研究,所以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包文生说,“航天育种是中国独有的育种方法之一,从已经推广的效果看,培育出的品种都是优良品种,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航天育种的产业化步伐。”

新华网

太空中又有4颗小行星以我国科学家名字命名

太空中又有4颗小行星将以我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4颗小行星,经批准分别以4位中国科学家——数学家吴文俊、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航天专家王永志和气象学家叶笃正的名字命名。他们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据了解,我国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迄今已评选出16位获奖者,在科技界产生重大影响。此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王选、刘东生和谷超豪已获得过小行星命名。

《北京晚报》

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出全聚焦摄像机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4日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新设计出了一款全聚焦摄像机(Omni-focus Video Camera),其可同时对景深不同的物体聚焦,使拍摄出来的图片更加清晰。研究人员认为,这款新摄像机或将在生产制造、医药、国防和安全领域大展拳脚,也将成为普通消费者的“新宠”。

该“全聚焦摄像机”是基于全新的距离映射法则设计的,能够实时地对远近不同的物体进行自动聚焦,产生出高清图像,拍摄出的手指图像连指纹都一目了然。

距离映射是一种在像素着色器(可用于对屏幕输出图像里的每个像素点进行精确的色彩调整)中添加小规模位移映射的技术。距离映射可提供快速计算光线与表面交点的全部所需要的信息,增加了场景中的感知物体的复杂性,同时也维持了实时的性能。

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饭冢圭吾根据距离映射原理发明了一款“发散率中心影像相机”,英文简称Divcam,它是新设计的全聚焦摄像机的关键组件。

全聚焦摄像机包含一个集成了Divcam的彩色摄像机阵列,每个彩色摄像机的聚焦距离各不相同。工作时,Divcam会实时捕捉场景中每个像素的距离信息,然后,由软件驱动的像素通信部件会使用这些距离信息从彩色摄像机获得的所有信息中选择出单个像素,得到最终的“全聚焦”单视频图像。

韦尔克斯表示,这个全聚焦摄像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同时对一个场景中的所有物体进行聚焦,不管物体的远近如何,也不管有多少物体。使用时,不需要对照相机的镜头进行调整。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更高、效果更好,同时还实现了实时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此外,摄像机更加精巧,携带也非常方便,生产成本更低。

该摄像机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但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比如,它可用于摄录音乐演唱会的现场实况。由于可对歌手和位于背景中的乐队成员同时进行聚焦,因此生成的视频图像品质更高,电视观众得以更好地欣赏演唱会的实况。

该全聚焦摄像机也可用于医药领域,利用其工作原理设计的腹腔镜可对正在进行手术的医生有所助益,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病人手术部位的全景。

《科技日报》

我国自主研发地震报警系统即将投放市场一定范围内可实现提前10秒预警

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地震报警系统4月28日通过鉴定。专家称,在一定范围内,该系统可在破坏性较强的地震横波来临前10秒预警,并按设定震级发出报警信号,为震前逃生和自救赢得宝贵时间。

据了解,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较弱;横波传播速度慢,但破坏性强。报警系统正是利用横波、纵波到达的“时间差”实现报警。

由秦皇岛开发区前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这套地震感知报警系统,由地震感知工作站、地震应急救生器和城市地震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中心三部分构成。据介绍,地震感知工作站就是一个“感知报警仪”,当震源发出的纵波和横波辐射到地球表面时,报警仪根据其强度,智能判断即将形成的面波将在本区域造成的地震震级,并自动报警,提醒逃生。

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研究员欧阳祖熙介绍说,有时地震波传播距离较远,在距震源较远的区域,这套系统有可能提前10秒感知地震信息,为人员逃生争取时间。

据欧阳祖熙介绍,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这套系统最大的亮点是有网络传输支撑功能和“个人救援终端”。

“个人救援终端”即系统中的地震应急救生器。它具有应急手摇自发电、直流电源输出、室内应急玻璃击碎、闪灯报警求救、高频声讯报警等功能,可满足自救和等待救援过程中的多种需要。

按照覆盖面的需要,地震感知工作站可区分家庭、小区、城市等多种规格。一个家庭安装需花费1千多元人民币,一个学校的系统安装则需2万元左右。

在当天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上,鉴定组专家认为,这套系统对于减灾防灾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技术上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日报》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的碳同素异形体

最近,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资助下,在石墨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人员利用六炔基苯在铜片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成功地在铜片表面上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大面积碳的新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炔(graphdiyne)薄膜。

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炔是由1,3-二炔键将苯环共轭连接形成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全碳分子,。具有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4.1913A)、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半导体性能。所获得的石墨炔薄膜面积可达3.61cm2,是高晶化的单晶薄膜,拉曼光谱显示了其特征峰在1382、1569、1926和2189cm-1,并证实该薄膜具有较高的有序度和较低的缺陷,薄膜电导率为:10-3-10-4 S m-1。

这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的发现,使得受国际科学界高度重视的碳材料“家族”又诞生了一个新的成员。石墨炔特殊的电子结构将在超导、电子、能源以及光电等领域具有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

《科学时报》

我国科学家取得耐辐射微生物研究重大突破

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者石玉瑚经过长达八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从高放射性土壤中分离出一批耐高辐射真菌(含酵母菌)。目前,新发现耐辐射放线菌已在该领域权威刊物《国际微生物系统分类学》(IJSEM)上正式发表。

石玉瑚说:“分离出耐辐射真菌实现了耐辐射微生物从原核向真核的跨越,为探索耐辐射微生物的生命起源与进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气候变化对地球物种影响提供了新的解释。”

在一般情况下,人在5戈瑞(辐射强度的计量单位)的辐射下只能存活1个小时,10戈瑞相当于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辐射剂量,普通细菌在2000戈瑞-5000戈瑞辐射下全部死亡,而石玉瑚此次分离的耐辐射真菌能在10000戈瑞-30000戈瑞的高强度辐射下存活。

石玉瑚说,经过初步试验,他们所发现的耐辐射微生物特别是耐辐射真菌还有很强的耐重金属(如铅、铬、钴、镍、铜)、耐紫外、耐有毒有机物、耐旱和耐盐等特性,对重金属具有富采、转化、释放等功能。这意味着为航天航空应用、农业及医疗新产品研发等提供了可行途径。

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积极参与者,对于环境修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包括耐辐射微生物在内的极端微生物,由于其特殊生命现象、生理特征、代谢机制和潜在的巨大开发价值等备受世界各国科技界的重视。

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经辐照灭菌腐败的肉制罐头中发现了能在5000戈瑞-25000戈瑞辐射下存活的细菌,并将其命名为“耐辐射奇异球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相继引进“耐辐射奇异球菌”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

2003年起至今,石玉瑚开始对我国高辐射污染区土壤进行耐高辐射生物资源研究,目前已经获得耐10000戈瑞-30000戈瑞辐射,包括“耐辐射奇异球菌”在内的各类耐辐射细菌、放线菌、真菌共1000余株。

石玉瑚认为,耐辐射微生物在放射性污染生物修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核素渗漏方面展现可喜前景。

从1945年7月美国第一次核试验至1998年5月的巴基斯坦核试验,全世界有8个国家在30多个核试验场进行了2083次核试验,这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

石玉瑚表示,耐辐射真菌的发现可揭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同一辐射下基因修复遗传的差异性,进一步阐明微生物耐辐射机理,为放射性污染生物修复和核废料安全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石玉瑚此前还分离出耐10000戈瑞-30000戈瑞辐射的各类细菌、放线菌,并初步确定耐辐射微生物新科1个,新属10个,新种20多个。其中1个以石玉瑚名字命名的耐辐射放线菌新属得到了国际认可,并将于近期刊出。

73岁高龄的石玉瑚,目前就职于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他先后完成过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科研成果曾获得联合国科技发明创新之星奖,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新华网

幼儿看电视多"后患"影响大脑发育和生活习惯

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幼儿看电视时间影响日后学业、社交和健康状况,看电视时间越长,“后患”越多。

长期影响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琳达•帕加尼和美国鲍灵格林大学以及密歇根大学同事研究幼儿时期看电视对日后影响,研究涉及1300多名1997年或1998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儿童。

研究人员要求父母分别报告孩子29个月和53个月大时看电视的时间。当孩子10岁左右就读4年级时,研究人员则要求老师评估他们数学和阅读水平,是否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能否与他人合作,是否具有攻击性行为,是否遭同学作弄等。

结果显示,孩子29个月大时,平均一周看电视8.82小时,即每天看电视约1.2小时。

综合考虑孩子性别、睡眠规律、性格、4年级时看电视时间、母亲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后,研究人员发现,2岁时看电视时间影响10岁时学业、社交和健康状况。具体而言,每周多看1小时电视,数学能力低6%,遭同学作弄几率增加10%,周末体育活动时间减少13%,软饮料饮用量增加9%,体重指数(BMI)增加5%。

消极活动

研究结果刊载于美国医学会下属《儿童青少年医学文献》5月刊。

路透社3日援引帕加尼的话报道:“研究结果支持先前意见,认为儿童过早看电视会降低注意力。”

帕加尼分析说,儿童过早看电视可能具有长期影响,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大脑发育和生活习惯养成阶段。

“看电视是一种消极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消极的体力活动,”她说,“生命早期,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逐渐养成,这一时期看电视具有非常消极的长期影响。”

少看为妙

帕加尼说,诚然,儿童和成人能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一定信息,但父母需要了解看电视习惯对孩子社交和学业可能造成的后果。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正是不从事其他智力活动的时间,”帕加尼说,“你必须学习社交技巧,必须知道如何运用。”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尽管美国儿科学会明确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看电视,2岁以上每天看电视时间应少于2小时,但大部分父母似乎对此指导意见了解甚少。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这项研究仅显示幼儿时期看电视和日后发展关联,并非直接因果关系。此外,研究数据来自父母和老师报告,这也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新华网

英国大学生设计环保汽车 一易拉罐油行驶80公里

英国考文垂大学7名学生设计并制造出一款环保汽车,轻便简易能耗低,一易拉罐汽油就够行驶80公里左右。

环保汽车

这款汽车造型简单,原材料均属常见。发动机取自割草机,车身则是学生们用尼龙带和胶布固定塑料薄片搭成,车内仅能容纳一人。房地产中介通常用这种薄片制作“吉屋待售”告示牌。方向盘简化成一个手柄,下方是控制油门的拉杆。此外,刹车踏板、喇叭和紧急开关一应俱全。油箱在车“屁股”处,是一个塑料容器,仅易拉罐大小。英国《每日邮报》记者保罗•哈里斯试驾后4日发表文章说,这辆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宜家出品”,仿佛某人混淆了汽车和宜家自行组装柜子的概念。身材虽小,却是节能好手,一易拉罐汽油就能支撑汽车从伦敦驶至80公里外的布赖顿。

试驾体验

哈里斯坐入这辆“考文垂战车”,准备在莱斯特郡马洛里公园赛道上试驾。学生们设计时,让车身自重尽可能轻以便行得更远,因此精简掉一切非必需品,就连安全带都是带孔的塑料制品。哈里斯因此情不自禁想到:如果之前那顿饭不吃,这辆车可能多驶数十公里;鞋子应该脱掉;口袋应该清空……设计制造小组负责人奥利弗•穆尔在油箱内注入约250毫升辛烷值95的汽油,“这可能够我在马洛里公园兜风一整天”。哈里斯说,摆弄过割草机的人应该知道这辆车的发动模式。学生们先花费数分钟给它热身,再用扳手稍作调整,然后点火,启动,出发!适应一段路程后,哈里斯发现时速提升至近20公里时,一只野鸭成功超车,飞至湖中一片陆地上。微风轻抚发丝,汽油和大自然的清新味道萦绕鼻尖,哈里斯觉得座驾不是简易汽车,而是轰炸机。感觉正妙时,汽车逐渐停了下来,原来是一个关键螺栓松动。一群鸭子摇摇摆摆步行超车而去。

节能竞技

学生们计划携这辆汽车参加5日在德国举行的环保马拉松赛,与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辆车同场竞技,决出世界最节能汽车。先前比赛中涌现出一些节能高手。一名法国人2004年驾驶混合动力汽车,取得每升燃料行驶逾3362公里的成绩;2005年,一名瑞士人更上层楼,他驾驶氢燃料汽车,每升燃料行车3835公里。女生马伊韦利•萨利将驾车出赛。她计划实施加速滑行策略,即先加速至时速32公里,然后关掉引擎滑行,待速度降至一半时再提速,如此反复。“技术要领是一切都要流畅,”萨利说。

新华网

今年汛期有极端气象灾害增多趋势

5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10年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全力做好今年的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起伏大、降水分布非常不均匀,气象灾害影响广、程度重。西南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秋冬春连旱;东北、华北自去冬开始发生1971年以来罕见的持续低温灾害;江淮、江南降水异常偏多,江西、浙江等地3月初就出现了罕见早汛,3月下旬到4月,湘江、漓江、赣江出现了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洪涝;新疆北部地区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入春后又出现严重的融雪性洪灾;春季沙尘天气发生时段集中,影响范围大,3月19日至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累计影响21个省区,4月24日至26日,甘肃民勤等地出现了特强沙尘暴。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充分反映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复杂严峻、难预难防的特点。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面对极端气象灾害趋强增多的形势,要对气象防灾减灾的严峻性有清醒的判断;面对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的形势,要对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艰巨性作足够的准备;面对气象服务保障多线作战的形势,要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有统筹的安排。他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汛期气象监测业务稳定运行,并全力做好面向“三农”的气象服务,努力提高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科技日报》

5月20日是今年观看金星最佳日期

近日,在晴朗的黄昏,西南方天幕之上有一颗异常明亮的星星独步夜空,它就是有着“维纳斯”之称的金星。天文专家提醒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星会越来越亮,今年9月24日将达到最亮,为-4.8星等。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进入5月后,公众迎来了观看金星的最佳时机。傍晚时分,整个天幕成了金星“一枝独秀”的舞台。在西南方天空,金星如一块璀璨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此时,由于没有月亮干扰,其亮度更是夺目。

金星是除太阳和月亮之外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我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早上出现在东方时又叫启明、晓星、晨星,傍晚出现在西方时也叫长庚、昏星。近距离接触太阳的金星,接收的阳光比地球多了一倍,笼罩金星的厚密云层将大约75%的阳光反射到空间,使它变得光彩夺目。

赵之珩介绍说,进入5月,金星运行到了全年纬度最高的位置,5月20日,是今年观看金星的最佳日期,其亮度为-3.9星等,犹如一盏明灯高挂天宇,异常醒目。虽然9月24日金星将达到最亮,但它的位置会越来越低,观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赵之珩特别提醒说,眼下,仰望欣赏金星的最佳时间是天刚黑至天黑后2个小时,借助于放大倍数20倍以上的望远镜,金星就像半轮小月亮,娇小玲珑、可爱非常。

新华网

我国1.55亿人用手机阅读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随时随地用手机阅读正在成为现实。在今天举行的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商用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说,截至去年底,我国手机阅读用户已有1.55亿户,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手机阅读相关标准,助力电子阅读产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优势。

手机阅读将带来“全新的图书发行渠道”,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盗版,使作者获得应有的回报。中国移动数据部总经理高念书表示,在手机阅读业务中,内容提供者和中国移动的分成比例大约为4:6。

手机阅读将比传统书籍阅读便宜得多。据中国移动数据部总经理高念书介绍,手机阅读分为“单本电子书”和“手机书包”两种订制方式。“单本电子书”按次点播,每本书平均费用在1元至10元之间,连载图书平均每章节为0.04元至0.12元,平均价格为传统书籍的1/10。高念书举例说:“购买一本《跌荡一百年》,图书价格是42元,电子书售价仅2元。”

《光明日报》

2010城市社区科普工作座谈会召开

4月27日,2010年全国部分省、市社区科普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新疆等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市、城区科协负责同志约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财政部教科文司科学处处长项贤春、中国科协计财部副部长公坤后、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梁明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主持。

与会代表总结交流了“十一五”期间城市社区科普工作的经验和成效,围绕“十二五”期间城市社区科普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机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程东红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社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今年年初在中国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上,韩启德主席和邓楠书记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科普工作。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22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6.6%,“十二五”期间全国将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由城镇社区承载。因此,加强社区科普工作,提高城镇居民科学素质,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趋突出,目前正在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十二五”规划中将要把社区科普工作作为重要内容。

她还指出,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核心是益民,目的是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要通过大力开展科普活动、培训和科普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各级科协要以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结合各地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探索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形式。

她还要求,中国科协要为地方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要结合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建设工作加强社区科普工作,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平台提供社区科普资源。中国科协科普部、计财部要继续采取嵌入式的工作格局,共同谋划社区科普工作,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