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频道制管理下的资源整合

2010-08-15郭宇风

科学之友 2010年9期
关键词:全台新闻节目频道

郭宇风

(山西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山西 太原 030001)

1 频道制的弊端

2010年4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人们祭祖踏青的日子,然而这一天世人的关注焦点却并不在此,而是被一场电视直播深深吸引。在经历了8天8夜的努力后,山西临汾3.28透水事故被困的153名工人,有115人在这一天成功获救,开创了中国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史上的奇迹。

同是这一天,也必将载入山西广播电视的发展史。山西广播电视台首次在卫星频道和公共频道并机全程直播了115名工人获救的经过,记录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这次直播,山西台首次打破频道间的界线,整合了中央电视台和山西台新闻中心的新闻资源,整合了卫星频道、公共频道、经济频道、科教频道技术中心的人员、设备、场地,可以说是一次全台大动员。这次直播,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山西台在现有频道制体制下,整合各种资源办好电视节目的一次成功尝试。

20世纪末,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频道不再是稀缺资源,各种电视频道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家电视台拥有几个甚至十几个频道成为常态。为了调动各频道的积极性,提高收视率,许多电视台采用了频道制管理体制,以频道为单元进行管理。频道制的实施,有效地挖掘了频道内广告经营、节目的创新潜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随着电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频道制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

有一个极端事例最能说明这些弊端的严重性。几年前,国家某部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内外记者数十人到会。发布会还没开始,现场就出现了意外,两位摄像记者为争夺一个机位发生了斗殴。一开始人们还为记者的敬业精神而赞叹,随后的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发生冲突的两位记者都来自中央电视台,调查人员一个是二套,一个是四套,是自家人的内讧。细究事情发生的原因,调查人员发现这绝不是一场误会,而是频道制管理体制下的一种必然,“两军交兵各为其主”,频道间的竞争和隔离最终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频道制的弊端绝不仅仅导致了斗殴,它还涉及到了新闻资源、节目资源、电视剧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的使用和广告经营创收等许多方面。

首先以山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为例,为了提升收视,各频道纷纷打出民生新闻牌。截至目前,卫星频道、经济频道、公共频道、科教频道和黄河台就有《新闻午报》、《直播山西》、《都市110》、《黄河新闻》、《晚间报道》、《公共新视界》、《不差片》等多档民生新闻节目。虽然播出时间不同,但各档新闻内容基本雷同,除了个别栏目收视较好外,其他节目大多收视平平。频道间民生新闻的争夺不仅导致了节目的重复设置,更重要的是导致了各种资源的浪费,甚至滋生不少坏的风气。

第一是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在许多会议和新闻突发事件现场发现,仅山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就有两三组甚至四五组,雷同的报道除了让活动主办方高兴之外,对全台来说只有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重大活动,多侧面报道除外)。

第二是资金的浪费。一次新闻采访无论重要与否,每组记者在报道之后都会领到相应的稿费,再加上摄像机、编辑机的使用费用,都要付出相当的资金。重复的采访必然导致资金的浪费。

第三是滋生了坏的风气。雷同的节目,内容必然雷同,一些记者利用这一机会互相抄袭甚至倒片,经常出现一组记者采访,全台各节目都播出,但却又署不同记者名字的现象。

频道制对台内自办节目的重复利用不利。因为各档节目分别由不同的频道制作播出,由于付出了成本,谁也不愿意将好的节目拿到其他频道播出,导致许多成本较高、制作精良、观众收视率高的节目只能在一个频道播出,大大降低了节目的重复使用效率,这不仅是好的节目资源的浪费,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全台播出节目的平均成本。

频道制管理对电视剧的采购播出不利。当前情况下,包括各省级卫视在内绝大多数的电视台都以电视剧为主要拉动收视的电视节目,好的电视剧炙手可热,价格也居高不下。各电视频道为了拼收视,不愿意共同购剧,好的剧捂在手中也不愿意在各频道间流转,导致购剧成本增加,最愿意看到这一幕的莫过于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单位。

频道制管理对全台广告经营创收不利。由于广告经营各自为战,为了争夺广告资源、争夺客户,增加创收,不惜竞相压价,不仅扰乱了广告价格,对全台经营创收也弊大于利。

现行的频道制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弊端,总体来说,就是由于各频道各自单独运作、独立经营、无序竞争导致各种资源在频道间无法共享,全台的总体利益也无法达到最大化。

2 频道制管理资源整合的途径

针对这种现状,各台都在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改进,在充分发挥频道制管理体制优点的同时,打破频道间的壁垒,最大限度整合全台的各种资源,以实现全台效益的最大化。其中,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的作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第一是明确频道分工。在一家电视台内,各频道要按各自定位分工明确,无论是综合频道、经济频道、影视频道或其他频道,在节目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频道定位,互相之间不交差或少交差,最大程度上避免节目的重复和雷同。中央电视台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示范,无论财经、文艺、国际、体育,还是电影、电视剧、科教和新闻频道,各频道定位鲜明、服务对象准确,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频道、喜欢的节目。

第二是成立大新闻中心,实现新闻资源共享。各频道根据各自定位设置的新闻节目不再由各频道采制,而是由大的新闻中心统一制作。记者也不再隶属于各个栏目,而是根据不同行业分组,采制的新闻在全台共享。不同的栏目根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选取不同的新闻,编辑制作成适合所属频道播出的新闻节目,从而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都有很好的经验。以本文开始提到的临汾3.28透水事故采访报道为例,央视各频道各主要新闻节目都对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但在事故现场的多名央视记者,不是仅仅为某一档节目服务,而是通过分工合作,从不同的侧面对营救被困工人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不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员和设备的效率,也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是成立统一的节目采购中心。主要是在电视剧的采购方面,要通过整合各频道对电视剧的要求,集中采购,最大限度降低单集剧的成本;在播出方面,要通过科学安排电视剧在各频道的播出档期,提高播出效果。

第四是成立统一的广告经营中心,从制度上避免各频道广告经营的无序竞争,实现全台利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全台新闻节目频道
探寻电视新闻节目主播如何应对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仙境”
古礼祭孔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专家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