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设备购置及设备资产结构优化
2010-08-15黄令庆
黄令庆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505
0 引言
机械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拥有量比较大,其机械设备总值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也相当高而机械设备向大型化、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抓好企业的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能否维持稳定协调的发展。
1 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购置、管理及合理使用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制约了工程机械设备结构的优化,影响了整体的施工水平。
1)机械设备落后,技术进步重视不够。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机械设备如果过于陈旧,大批机械老化,在“重、大、难”项目上就无法形成集团式专业化生产线,在部分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就会受到限制。目前,机械设备的装备水平已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设备技术进步重视不够,对设备水平升级率的目标考核不力,还未制定出具体的考核办法。
2)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供需失调。各施工部门的机械管理各自为政、自成一体,无法进行统一的调配,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工程的需要而协调合作,统筹安排使用,因而机械设备难以全面和配套地投入到工程之中。由于工程项目阶段性强,往往工程忙时机械短缺,在非施工时期,大量施工机械闲置,造成资产积压浪费,投资效益低下。在施工项目间隙,项目经理部解体,会出现设备管理、维修的真空。
3)机械设备盲目配置,设备更新滞后。因为投资主体是上级部门,下属单位往往不考虑实际需要,盲目争投资、争设备。由于施工单位在购置设备时缺乏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尽管一些设备在闲置,却仍不断引进更先进的设备,从而造成更新设备资金短缺。
2 做好机械设备购置及设备资产结构优化
1)进行机械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技术更新步伐越来越快,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由于一般单位的旧机械拥有量较大,资金又有限,所以不可能把旧机械都淘汰。为解决这一矛盾,出现了局部更新进行技术改造,给旧设备换上新部件、新装备、新附件,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使之达到和局部达到新设备水平,扩大设备生产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已逐步演变为人才与设备的竞争,因此要根据施工需要和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机械设备的添置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与此同时,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招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势,购置机械就成为一种必要性,施工企业就需要适当的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更新购置设备要和企业施工状况及发展情况相适应
同时,要根据市场预测和产品的开发情况,认真做好设备规划和选型,使企业所选购的设备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环节相匹配,要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制定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前景。
2)精心考虑经济利益
无论是新购(或自制)还是对现有机械进行技术改造,都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考虑其经济利益,将投资风险控制在预可研或决策阶段,考虑设备投资的偿还速度。净态投资回收期则是反映设备投资偿还速度的指标,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准则。
什么样的计算静态回收期,以取得最佳经济利益呢?下面以购置JS500B型混凝土搅拌机为例计算净态投资回收期:设备原值53670元、年折旧费6440元、年工作台班180个、每班8小时、混凝土生产率10m3/h。灌注混凝土配套设备为HBT30混凝土输送泵、PLD800配料机、ZLM30装载机各一台。平均浇灌每混凝土的总设备费用为17.5元,售价(不包括材料费)22元/m3,按各设备台班费占配套设备总台班费的比例分配收益。混凝土搅拌机台班费(184元)占配套涉笔总台班费(1544元)的12%,则灌注1 m3混凝土搅拌机净收益为4.5×12%=0.54元,年净收益=0.54×10×8×180=7776元,则净态投资回收期: Pt=设备原值/(年净收益+年折旧费)=3.8年。 计算表明:该设备投资偿还速度快,自己占用周期较短,比较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加速扩大再生产,单纯从资金回收角度看购置还是合算的。
这样就为企业减少了对一些闲置资产的投入,充分的考虑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对于一些资金状况不是很好的企业来说不仅增加了流动的的资金,同时也优化了企业的设备结构,为企业谋求了更大的发展。
3)合理进行机械设备配套
在机械设备购置时,应考虑同现有机械设备的配套,因为机械设备在品种、型号和规格数量应有合理的比例。作为企业应加强设备配置的规划管理,严格审核各单位提供的购置计划,杜绝同类设备重复现象,着力解决设备利用率底下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机械设备,在规格上不必过分的求大,有的机械设备过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降低工程的质量,因此机械设备应合理的配套和配备,不搞重复建设,力求最优配置,使机械设备的结构达最佳的优化。
4)注重维护保养、配件来源和售后服务
在设备购置时,当各项资金预算完成后,还应充分的考虑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方便,配件的来源是否快捷以及售后服务是否齐全,尤其是售后服务,用户购买了一台机械设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购买了一种“服务”,而机械设备本身只是这项服务的一部分。对于设备结构复杂,操作及维护保养技术要求高,而企业内部缺乏维护保养的技术能力,费用较高的这类设备的购置应慎重考虑。对配件来源困难的机械不易添置。企业添置机械设备,应编制机械设备的购置计划,并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在企业进行设备投资决策后,在选厂订货之前,设备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设备的调研比选工作,应评估机械设备本身及其制造厂商的技术支持条件,选择性能和质量全优的产品作为订货的目标,然后通过洽谈再订货。在国家政策、法律及有关规定的范围内,协助互助,认真负责的签定合同,并信守合同,合理合法的购置机械设备。
3 结论
总之,在规格上不过分的求大,在技术性能方面也不过多的求全求好,扬长避短,以适应工程需要为先,在品牌制造上选择面不过多的求洋求偏,以适中的价格、承受能力和满足技术支持优势为先。通过合理合法购置机械设备,才能够优化企业的机械设备,使施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郑王成.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思考[J].建筑安全,2007(4).
[2]王云.浅谈施工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6(18).